?

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發展模式探析

2015-05-30 17:52趙玲玲
學理論·中 2015年6期
關鍵詞:發展困境學校管理校園文化

趙玲玲

摘 要: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的成立與發展是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專業教育實踐的重要環節。對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的發展困境,提出解決策略,為提升高校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綜合素質,促進高校社會工作社團良性發展和完善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提供參考依據。主要方法是:搞好性質和功能定位;界定宗旨和根本目標;提升服務能力;活動的專業化、特色化和品牌化;選好活動場地和實踐基地;拓寬資金來源;完善評價機制;搞好對外宣傳;有專業教師督導。

關鍵詞: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發展困境;對策;學校管理;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47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7-0203-02

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對高校校園文化、大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深化、專業技能提高和綜合素質提升等具有重要意義,是高校不可缺少的學生組織。隨著大學生對社團參與興趣越來越濃厚,對社團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社團能提供自己興趣與專業技能發展相結合的平臺,實現個性、興趣和技能的融合與統一。因此,探索社會工作社團的發展模式,實現良性和可持續性發展,對更好地發揮其功能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發展現狀

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在本文中是指高校學生以社會工作專業為共同志趣愛好,秉承社會工作價值理念,利用社會工作專業技能和方法,有組織地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和參與社會服務,以實現共同目標和理想,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一定的形式自主組織起來的開放性群體性學生團體。

至2014年11月,全國有306所院校設立社會工作本科專業,104所單位設立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學位。據調查,58%開設社會工作專業的院校成立了社會工作社團。社會工作社團主要由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發起和組成,社團成員一般在20~100人不等,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占全體成員的60%~100%。開展的活動主要秉承“助人自助”服務宗旨,結合專業教學方向和本土特色進行專業性學術研討和公益性志愿實踐活動。高校社會工作社團作為專業性和實踐性社團,對社團專業發展具有較高要求,是集興趣、理論、技能、公益于一體的組織。但其在各高校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發展困境。

二、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發展困境

第一,定位單一。一是社團性質定位單一。目前,高校社會工作社團一般是由校黨委領導、校團委指導下的學生社團聯合會監管和自我監管,作為專業技能高要求的高校社會工作社團,不能僅僅只是學生社團聯合會單一管理,需要專門的社會工作負責部門進行管理和指導。二是功能定位單一。高校社會工作社團一直被作為學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陣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繁榮校園文化的平臺,但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對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補充功能卻沒有得到專業教育重視,沒有納入專業教育管理當中。

第二,專業服務能力不強。一是社團骨干專業能力不足。從大部分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看,社團骨干主要是大二開始擔任,大三換屆,基本上是一年一屆。而高校社會工作專業課程設置一般都從大二開始,也就是,社團骨干還沒有正式掌握足夠的專業理論知識就要承擔社團專業服務。這對社團專業性來說是一種挑戰,對社團骨干來說也是一種壓力。二是社團整體專業服務能力不足。高校社會工作社團成員主要是大一大二學生居多,社團成員自身不能具備較好專業知識基礎和技能,外專業學生對專業服務更是陌生。整體社團成員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不足直接影響專業社會服務開展。

第三,活動內容專業性不強。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活動內容與社團目標相背離。很多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在執行服務時,大多停留在表面的淺層服務內容上,如講座、節日志愿活動等。二是活動沒有體現專業特色,未形成專業品牌。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的特色就是依據社會工作專業技能,開展專業公益服務,并形成社團品牌活動[1],實現可持續化發展,而很多高校社會工作社團沒有做到活動品牌化。三是活動與社會工作專業實踐相脫離。社團活動大多在學校內部開展,閉門造車,沒有與專業實踐基地結合或者是去聯系實踐單位開展社團活動,沒有結合已有專業教育資源,其實這是一種專業割裂。

第四,活動經費不足。目前,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會員費、學校撥款和社會贊助。85%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經費來源于會員費,一般是每人每年10~20元,也就是社團每年會費大概是300~2000元之間,有限的會費無法滿足日常社團公益服務的開展。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籌資渠道單一,活動經費缺乏保障,長時間發展下去,社團發展必然會受到很大制約。

第五,規范的專業學習交流平臺缺乏。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學習交流平臺缺乏表現為:一是社團內部學習交流不足。社團成員結構打破了院系、專業和年級的界限,形成了多層次、多方位的縱橫交錯的學識交流、溝通網絡,使社團成員之間能夠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2]。但社團并沒有將這種優勢資源進行運用,進行知識和經驗的相互學習和交流,而是遵從社團骨干的意見。二是校際間交流少,沒有全國性的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學習交流平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正式的規范的全國性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學習交流平臺,這導致了各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發展的封閉性和緩慢性,各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經驗得不到很好的分享與借鑒,阻礙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發展進程。

第六,管理評價制度與專業教育分離。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因為歸屬關系,社團管理評價制度都是有學生社團聯合會制定的相關制度來進行社團管理的,社團管理缺乏針對性。同時,校團委在激勵時,側重社團榮譽和個別特別優秀社團骨干或者成員進行榮譽獎勵和增加社會實踐分,沒有惠及全體社團成員。而社團成員的實踐在專業教育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卻與專業教育實踐學學分沒有聯系,這與專業教學實踐隔離開來,不利于提高社團成員的積極參與性。

三、解決策略

高校社會工作社團是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重要實踐環節,將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納入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體系,探索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下的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發展模式,克服社團發展困境,實現良性和可持續性發展。

第一,性質和功能定位。重視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地位作用,明晰高校社會工作社團不僅是學生社團聯合會監管下的一般學生社團,同時也是社會工作專業所在院系管理和指導下的專業社團,也就是在學生社團聯合會監管下,社團尋找所在專業院系作為掛靠單位,實現兩者共同監管,體現社團重要地位。同時,社團不僅是高校繁榮校園文化場地,更是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實踐的重要平臺,是提升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的重要場地,是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二,宗旨和根本目標界定。社團的宗旨及其定位決定著社團“為何而生”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的話,必將導致社團思想的盲目與混亂,活動的形式化和虛無化[3]。社團宗旨和根本目標是圍繞社會工作專業價值理念和教學特色制定的近期和長遠目標:專業助人,服務社會。

第三,專業服務能力提升。優化社團干部選拔機制,選拔具有專業能力強和具有領導風范的社團骨干,帶領其他成員一起開展特色專業服務。社團成員積極參與學校社會工作專業組織舉辦的各種專業學習交流培訓,如專業交流會、專家學者講座、社會工作知識和技能培訓班、國內社會工作專業論壇和主題會議等,以提高社會工作社團成員的學術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及創新能力,提升專業社會服務水平。

第四,活動的專業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社團活動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將課堂學習的專業社會工作理論知識開展社會服務,同時,根據學校所在地區的實情和培養特色,開展符合專業培養特色和地方本土特色的社會工作服務,可持續進行,最終形成社團的專業化、特殊化和品牌化社會服務項目,保持和不斷提升專業服務品質。

第五,活動場地和實踐基地遴選。高??梢詾樯鐣ぷ魃鐖F提供固定的校內活動場所——社會工作實驗室,保障活動場地的固定性和常態化。同時,社團活動可以在學校已經建立的社會工作實踐基地開展服務,獲取新成果和深化鞏固已有成果,或者社團先行開創新的專業實踐基地,學校根據成果將其掛牌為學校社會工作專業教學基地。

第六,服務資金來源與支持。社團活動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后,更具有計劃性、有序性、規范性和保障性。首先,日?;顒娱_展可以申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實踐經費;其次,社團可以參與申請專業教育組的比賽和專業項目,解決活動經費困難;再次,社團活動與院系共同開展專業活動,如共同舉辦社會工作文化節、學術文化周等,爭取院系資金;最后,社團活動參與到專業教育實施項目活動中,如學校與其他公益組織合作開展的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福彩基金公益創投項目等。

第七,管理評價機制的完善。將社團活動納入專業實踐成績考評。將社團活動納入專業實踐成績考評,不僅有利于社團激勵機制和考核評價機制的執行與完善,更有利于為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新增考評指標和途徑。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愿主動參與社團活動,發揮專業技能,無疑是檢驗專業教學進行專業實踐,學習與興趣吻合的良好平臺。

第八,內聚力培養與對外宣傳。一是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建立完善的網絡交流平臺,實現社團活動成果共享,也可以使社團成員之間、成員與老師之間、校內外專業同學之間互動學習與交流。二是建立全國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培訓、學習和交流平臺。通過全國性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學習交流平臺,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團交流活動,內容主要包括:社團經驗交流分享、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講座、專業社會工作技巧培訓、高校社會工作社團論壇、專業學術論文競賽、社會工作服務項目設計競賽等。

第九,專業教師督導。社團聘請社會工作專業教師擔任指導老師,對社團成員和社團活動進行專業督導。社團指導老師發揮專業老師團隊力量,對社團成員進行情感支持、技能培訓和行政督導。社團專業指導教師需要對社團活動進行長期規劃和總體把握,保障社團活動與專業教育的對口,保證活動的專業性,在活動經驗總結上,形成社團特色和品牌項目。

四、總結

重視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發展,探索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發展模式,在發揮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在培養社會工作專業學生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增強綜合素質等方面重要作用同時,將高校社會工作社團納入社會工作專業教育體系,充分體現和強化高校社會工作社團在高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中實踐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竟.大學生品牌活動建設的歷史考察和現實思考[D].西安:西北大學,2012.

[2]宋家榮.高校學生社團功能定位[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7(1).

[3]張發平.高校學生社團建設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10,27(2).

猜你喜歡
發展困境學校管理校園文化
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創新探究
新課改視閾下我國小學英語教育發展困境與對策研究
寧夏回族民族傳統體育發展困境及對策研究
大數據時代下免費手機軟件盈利模式探討
基建投資預算貼合工程造價控制階梯化管理研究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誠樸決策管理學校的探索研究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應用探析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