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教師的心理壓力分析

2015-05-30 19:50陳楠
學理論·中 2015年6期
關鍵詞:壓力新課改心理健康

陳楠

摘 要:在新課改下,教師被賦予更多的責任與壓力,新課改中要求教師角色轉換、教學觀念轉變,這些都對教師提出更多的挑戰和要求。教師的壓力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以新課改為切入點,分析教師的壓力來源,幫助教師減輕舒緩工作心理壓力的措施如下:學校方面,完善教師培訓制度和課改配套的制度;社會方面,合理宣傳評價教師形象作用,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教師自身也應學會心理調適,認同新課改的價值取向。

關鍵詞:新課改;教師;壓力;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443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17-0229-02

20世紀末期,中共中央以及國務院就對教育界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創建起一套符合素質教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社會大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新課改應運而生的過程中,教師群體也面臨了更大的壓力,值得我們關注。

一、新課程下教師面臨的心理壓力

(一)新課改下教師觀念的轉變

1.注重學生主動性。新課改下,在課堂中,學生已成為主體,由被動地所接受學習變為主動自覺地學習。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誘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教師在課堂中應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輔助學生學習,而不是主導學生的學習。

2.綜合全面與實踐的教學。新課改要求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尤其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不能只教授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有更高的綜合協調能力,加強學生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許多教師,尤其是中老年教師難以適應,導致教師前所未有的焦慮緊張。

3.創新發展的觀念。創新無疑是新課改下的主流,在“新課改”下,創新教育涉及的學科很多,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將影響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二)工作強度和高要求

新課改下,教師工作強度增大,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課程結構變化。新課改更強調課程結構強調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與傳統的課程結構有很大的差異,教師要掌握新課改下課程結構的目標和要求。

2.課堂管理難度。與傳統課堂管理不同,新課改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講授書本上的知識,還要注意與學生的互動,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中如何完成課堂教學內容,維持課堂紀律,還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發問,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無疑增加了課堂管理的難度,很多教師還無法兼顧新課改下教學管理的目標。

3.對教師能力的高要求。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在課堂上傳授知識。新課改下的課程則要求要有更強的創新性和獨立性。它要求教師不僅僅是知識傳授者,更要成為學生學習中的促進者;由傳統化、單一化的教學方式轉向多元、實踐的方式。由統一規格的教育向差異教育發展。這無形中給教師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焦慮。

二、教師的職業壓力的來源

前文中主要介紹了新課改給教師帶來壓力的現狀,當然這些壓力并不完全是由新課改造成的,還有一些教師本身職業特點以及學校和社會等因素造成的。筆者認為教師的壓力主要來源為以下三個大方面。

(一)學校職業因素

1.教師教學的傳統特點決定。教師這一職業角色,無論是教師們本身還是社會各界,都賦予了它更高的要求。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化,教師職業化的推進,教師的心理壓力問題越來越引發人們的思考。教師不僅擔負教書的責任,更要擔負育人的職責。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學生身心健康思想道德的發展。教師職業有著獨立性、專業性和復雜性特點,這本身就讓教師承受著比別的職業更大的壓力。新課改不斷推進,新的學科課程標準相繼出臺,這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師勞動對象的特殊性。教師的勞動對象不同于其他職業,首先人是復雜的個體,教師不能單純機械地向學生灌輸知識,要采取創造性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相對于單純的傳輸知識,人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要更為艱巨和復雜。最后,教師要為學生樹立一個高尚偉大的榜樣,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人格師德。

3.學校管理與教師的競爭。新課改中要求教師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與其他科目的教師保持良好合作的關系,與其他教師經常溝通,關注學生在各個科目上的學習情況。但是有許多學校缺乏良好的組織合作氛圍,管理體系中過分強調“教學成果”,各種類型學生考試都成為評價教師工作績效的客觀唯一的標準。這必然導致教師之間的惡性競爭,即使不同科目的教師,也會存在合作的問題,學校的獎懲體系也增加了教師的壓力。

(二)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是教師職業壓力源中占第二位的壓力源。社會因素主要包括社會傳統的思想文化和教師的工作環境,關于社會因素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1.社會對教師的期望。教育關系著社會未來的發展,課程改革成功與否更是國家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社會各界都關注這次課程改革。同時,教師的工作質量是課改的關鍵,社會各界都關注教師發展,對教師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過高的要求和期望往往會使教師產壓力感。社會中甚至存在這樣一種聲音:將教育的失敗歸結為教師,這也使一些教師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往往導致他們出現緊張、焦慮甚至煩躁情緒。

2.傳統思想對教師的定位。傳統思想對教師定位: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長期受到這些理念的影響,教師已經養成思維惰性的行為的習慣性。而新課改中強調學生本位,教師是研究者、學生是知識建構者、家長是教育伙伴等一系列新觀念,許多教師在新舊理念的碰觸下,對新課改產生知難抵觸的情緒。教師的權威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挑戰。這對一向將自己視為權威的教師來說是一種打擊。

3.教師生活工作環境。工資待遇低,工作條件較差等都是導致教師職業壓力的潛在因素。平均日工作時間太長,教學準備、批改作業等工作量太大,學?;蚪逃姓块T的各種要求太多,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教師的日常生活。教師在家庭生活時間過少,導致一些教師家庭生活與工作發生沖突。

(三)教師自身方面

1.教師成就感動機。教師往往有著很高的成就動機,但是教師的成就動機在現實中經常受阻。由于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無法代替學生,僅憑教師的主觀愿望是不能實現這個目標的,教師的教育教學會有局部的挫折感。再加上社會大環境的變化,教師微薄工資待遇與教師的創造的潛在價值和超負荷勞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導致教師心理失衡,心理壓力增大。

2.培訓進修體系不健全。新課改中蘊含了許多挑戰傳統教育理念新思想,而今許多教師仍舊深受傳統教育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在教師的進修培訓中,就要從新樹立新課改種的先進理念、教材體系、價值觀等。但是我國現今的教師培訓體系并不健全,教師培訓中忽視教師的專業發展和自我需要,教師培訓的內容不能滿足教師的實際需要,解決當前事件群體面臨的切身問題。

3.教師自己職業期望。從社會對教師的期望來看,教師扮演著許多角色。在社會輿論與傳媒文化的引導下,教師自身也會對自己有著職業期望,許多教師不僅把自己看作是知識的傳授者,更認為自己是知識和道德的理想完美化身。對教師工作生活乃至人格都有著近乎完美苛刻的要求,承擔很大的心理壓力。

三、緩解教師壓力的措施

(一)學校方面

1.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完善教師培訓制度。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先培訓后上崗,培訓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師明確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標,這對新課程的實施極其有利。我國教師培訓體系有很多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明確提出,當前,為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教師培訓主要抓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集中系統的培訓;二是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這是后續培訓的關鍵。

2.完善課改配套的制度。課程改革無論是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還是教學行為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戰。要在教師的管理上體現民主科學,要讓教師學生、家長都參與進來。健全新的教師評價體系,客觀評價教師。完善學生選拔評價制度,考察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潛能。只有這樣教師才會在課改中做好自己本職工作,減輕壓力。

3.改善學校管理營造寬松環境。學校要改善管理,完善教師的獎懲體系。給教師提供一個愉快寬松的工作氛圍,學校的管理人員要主動關心教師教學生活上諸多問題,盡其所能幫助教師分擔一些任務減輕教師的壓力。完善競爭體系,要建立科學的考評、聘任制度,創設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激發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更有助解決教師的人際關系。

(二)社會方面

1.合理宣傳評價教師形象作用。教師壓力一個主要來源就是社會對教師職業寄予太高太多的期望,因為社會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往往對教師多加指責,這讓教師承受很大壓力,社會媒介合理宣傳評價教師是減緩教師壓力的一個主要方法。社會應該關注教師的壓力,家長學生要體諒教師的難處,不要在學業上過多指責教師。

2.加大新課改宣傳力度改變傳統思想。教育部加大對新課改的投入,要加強課改的宣傳力度,改變一些學校和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各地政府應多舉辦一些專家講座,對教師理論學習指導、教學現場指導和教學反指導。同時要加大經費的投入,尤其是農村和偏遠地區物質條件十分缺乏,更需要教育部和當地政府的注意。

3.提高教師地位和待遇。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要讓老師的收入足以維系基本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要使教師的職業逐漸成為一個令人羨慕的行業。

(三)教師自身方面

1.學會心理調適的技巧方法。教師在壓力情境下會有各種消極的、沖突的、痛苦的情緒反應,使教師產生更強的壓力感。因此,合理調節情緒對于緩解心理壓力非常有用。學習掌握應對壓力的心理學技巧在課改實行中是教師緩解壓力的必要方法。放松訓練是應對壓力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放松訓練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不同而不同。

2.認同新課改的價值取向。新課改中,不論是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管理等都發生很大變化,讓很多教師一時難以適應,甚至抵觸的情緒造成壓力。作為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新課改的重要性必要性,新課改是大勢所趨,教師必須要改變自己。

3.不斷提高自身能力滿足職業期望。新課改帶給教師的壓力就是:新課改挑戰教師的專業能力,面對新課改的壓力教師應該自覺主動采取一些方法減壓。首先,積極參加學校里組織的各種培訓。其次,教師要經常同自己的同時交流溝通,揚長避短、虛心求教。最后,教師提高自己教學、組織、科研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楊俊基.課程改革新教師讀本[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潘勇.論新課程理念與教師角色轉換[J].中國教育學刊,2003(4).

猜你喜歡
壓力新課改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新課改下關于學生減負的幾點思考
淺談對教師幸福感的認識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對液體壓強三種容器問題的淺析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