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配電系統降低線損的措施

2015-05-30 08:55姜亮
關鍵詞:技術措施管理措施

摘 要:我國現有配網系統中,大多數是通過10kV輸電線路和380/220V低壓配電作為向用戶供電的主體。此過程中電流通過變壓器、低壓線路、各類開關和電表等設備時,會產生損耗,損失的有功電量和該系統總電量之比就是我們所說的線路損耗。線路損耗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也是企業營抄管理、電網建設、設備設施狀態以及人員管理優劣的體現,因此通過對線損的科學分析,查找在生產、管理、營抄、收費等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線損降低;技術措施;管理措施

1 線損產生分析

1.1 電網結構薄弱

供電線路相對滯后,供電半徑長、裸導線比例大且截面小,線路老化嚴重。

1.2 設備設施更新慢

一些國家強制淘汰型產品如高耗能變壓器等仍在繼續使用中;設備容量與用電負荷不符。

1.3 供電量與售電量考核不同步

售電量未能進行實時跟蹤,另外由于負荷的快速增長,造成了滯留電量的增加。

1.4 人員素質不高,綜合能力有待加強

超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估抄、錯抄、漏抄以及涉及人情等現象;線損管理制度、績效獎懲制度和各項規章制度執行不到位。

1.5 無功補償容量不足

由于感性負荷較多且增長速度,而各臺區和變電站的無功補償設備容量不足,導致了無功功率增加,功率因數偏低,從而增加了線損率。

1.6 計量誤差大

電流互感器、電能計量表等誤差不符合規定要求,精度不夠。二次線截面過小,二次壓降過大。

2 技術措施

2.1 巡線和清障

通過定期和不定期的進行線路和設備巡視、檢查來發現設備設施存在的各種故障,并對電力線路下端的樹木進行經常性的清障,杜絕樹障對供電設備的磨損,減少故障點和泄漏電流,降低能損失。

2.2 提高施工工藝

如果施工工藝較差,接觸電阻將猛增,而此處的電能損耗和接觸電阻成正比,因此提高對接頭的工藝處理水平(如在銅鋁線對接時采取導電膏或銅鋁鼻子等相應措施)以減少接觸電阻,即有效防治接頭發熱而引起電能損耗,還提高了線路的安全系數。

2.3 加強反竊電工作

加強反竊電工作,其實也是職工責任心的反應,有些管理人員心存僥幸心理,對于用戶用電檢查走馬觀花、敷衍了事。

加強對線路巡查人員的管理,除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外,用績效考核、抽查等方式增強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2.4 提高功率因素

對供電系統增設補償裝置,按“分級補償,就地平衡”的原則,將電網的功率因數保持在0.9以上;加強電網系統運行特性的管理,合理調整運行方式,合理投切電網的無功補償裝置,對變壓器的各電壓等級的輸入輸出電壓,做及時調整,以保證各電壓等級下首末兩端電壓值在額定值的±5%范圍內運行,以減少電能損失和提高供電質量。

2.5 諧波管理

隨著非線性用電設備的增加,諧波污染也變得越來越嚴重,諧波會使設備設施和輸電線路產生發熱,繼而導致電能損失,因此,應加強對本供區內諧波測,并采取相應措施抑制諧波。

2.6 電網改造

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電網規劃不合理,如送電容量不足,變壓器遠離負荷中心;中低壓線路老化嚴重,導線絕緣化程度低等都不但使電網損耗變高,還影響了設備設施和人身的安全。通過增加投資費用,對電力系統硬件進行建設,更新改造原有的設施,淘汰高耗能變壓器。

2.7 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如導線中的ACCC碳纖維復合芯導線,與傳統導線相比具有重量輕、強度大、低線損、弛度小、耐高溫、耐腐蝕、與環境親和等優點,可以較快捷和較低成本替換現有的輸配電線路來提高線路傳輸容量,從而緩解供電容量瓶頸的窘境,降低線路損耗,為電力公司帶來顯著的效益,最終為工業企業、商業和居民用電帶來便利。

3 管理措施

3.1 制度管理

建立和完善各類管理體系。采取分級管理,層層分解,落實到人。建立和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將線損與個人績效掛鉤,提高人員工作積極性。

3.2 計量管理

對電網系統內計量裝置和互感器等進行檢查和校驗,淘汰各類機械表,降低計量誤差;對預改造農網、城網和大用戶盡可能采用可遠程傳輸、查閱數據的智能電表。

3.3 保證線損率計算的精確度

嚴格考核力度,杜絕代抄、估抄、錯抄、漏抄表計。抄表到戶工作很繁重,也很復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加上農電工的普遍素質不高,往往出現總表和分表不能及時抄收,影響了同步抄表的時效性。所以抄表人員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是達到同步抄表的保證,要加強職工的大局意識,加強為企業發展著想的集體觀念。同步抄表對于目前的狀況來說雖然存在一定的難度,但只要組織合理,安排得當,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3.4 加大系統普查的力度

根據電網用戶的性質和數量,核實各臺區的營業效益,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對線損高的線路和臺區進行聯合檢查,檢查帳、卡、表相符情況,堵塞營業管理上的漏洞,提高抄收和計量準確性消滅因人為原因造成的電量損失。

3.5 加強職工的素質教育

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個人能力同等重要,通過對職工各方面的教育培訓,養成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的能力,杜絕形成各種問題都要靠投入改造來解決的懶人思想。

4 結束語

降低線損和線損的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隨著經濟體制不斷發展和電力體制改革的到來,電力行業必須堅持提高用電管理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投入,不斷采用新技術,提高配網降損管理水平,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作者簡介:姜亮(1982-),男,河南焦作人,工程師,現任職于長江水利委員會陸水樞紐工程局。

猜你喜歡
技術措施管理措施
淺談如何提高煤礦綜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術措施
淺談加強煤礦礦井通風安全技術措施
高壓輸電線路防雷接地技術與措施
淺談變電站變電運行的管理措施
10kV配電網施工安全管理及技術措施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