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與工業設計的關系

2015-05-30 09:09王樹文
現代裝飾·理論 2015年6期
關鍵詞:精神性工業傳統

中國的工藝美術是我們祖先的智慧結晶。今日,隨著科技的進步,自然與人類生存的平衡逐漸被打破,人們才猛然意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開始提倡環保、綠色設計、人性化設計等等。而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從發展之初便是通過對自然萬物的尊重,追求人與萬物達到和諧統一的風格,

近些年來,國家頒布了相關的政策,在保護傳統工藝美術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傳承”,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其應用到現代設計中,成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筆者在這里就中國的傳統工藝美術以及中國現代工業設計情況進行分析,并尋求兩者最佳的結合途徑。

對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認識

“工藝美術”一詞的產生可以追溯到19世紀60至80年代興起于英國的“藝術與手工藝運動”,也被譯為工藝美術運動。20世紀初由日本傳入中國并逐漸開始流行。通過觀察中國歷史上各個時期出現的工藝美術作品,我們可以出工藝美術具備的兩大本質屬性:精神性和功能性,所以我們可以說工藝美術既指實用美術,也指欣賞美術,還包括既有使用價值,又有審美情趣的雙重產品。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從純手工的生產模式發展到大批量、機械化的生產模式,再加上政治、經濟等各方面的因素影響,改變了“工藝美術”概念的原始含義?,F在工藝美術逐步被狹義化并逐步被“藝術設計”的概念所替代,其自身所帶有的一些設計中的情感化因素也一起被否定了。

在工藝美術的童年時代,技術上的不完善,往往能夠使作者直接表現藝術本質的東西,不加雕飾的造型和色彩,簡潔強烈,更貼近繪畫或者雕塑的本質;瓶子的漂亮的形狀可能只是為了放得更穩一點或者倒水更加方便;花紋豐富,可能預示著豐收的年景,也可能是作者的即興發揮;還有類似圖騰崇拜的宗教的功能,往往表現的器物的精神性很高。

在筆者看來,這種造物的動機和理念事實上一直在延續。各種工藝品的制作均是為了滿足功能性以及精神性。文首提到,美術設計與工藝生產的集合就是工藝美術,中國傳統的工藝美術主要依靠手工制作,而那些獨具風格的精致工藝產品之所以呈現出美的風貌與其工藝生產技藝有關。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生產技藝逐漸精湛,像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錯金博山爐,紋飾極其細膩,通體錯金,有的錯金線條細如毫發,異常精美,其高超的工藝水平,是香薰爐在滿足使用功能的同時將其裝飾功能發揮到極致。各種高超的制作技藝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能夠大放異彩重要因素。

形式與功能的完美結合是中國古代優秀設計的共同點。中國不同時代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工藝美術擁有不同風格氣質,并與實用功能緊密相連。

對中國現代工業設計的認識

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工業設計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工業設計指以工學、美學、經濟學為基礎對工業產品進行設計,它由工業的發展和勞動分工而來的,與其它的生產、藝術活動都有著明顯的不同,它是各種學科、技術和審美觀念相交叉的產物。

工業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融合。工業設計力求將藝術與科學技術統一起來,回歸到生產實踐中;二是人—產品—環境的中介。它不僅尋求美與功能性的統一,更尋求產品與人、產品與環境之間的協調一致;三是要以機械化生產為手段。工業設計是以為他人服務為目的,反映的往往是社會的意志、用戶的需求;四是重視使用者,使用者需求的滿足是工業設計的目的。

目前我國工業設計發展勢頭良好,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工業設計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事實上我們對這一行業仍有錯誤的認識:許多企業認為工業設計只限于產品的外觀,許多設計師也只是單純模仿國外的優秀設計外觀。工業設計成功秘訣是藝術與設計的結合而不是單純的外在形式。設計的內涵在于文化,工業設計也一樣,像提到德國的產品,人們會想到穩重與精細,提到芬蘭的產品,人們會聯想到親切與細膩,但提到中國的產品,卻只能想到批量生產的價格低廉。

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與工業設計的融合途徑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工業設計與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有共通點,就是功能性與精神性并存,在人、物、環境間尋求和諧,來滿足人類需求的目的。

真正的中國工業設計是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具有“民族個性”的設計,而真正能讓他具有生命力,為人們樂于接受并融入日常生活又需要“時代性”,如何讓時尚回歸傳統從傳統走向時尚使我們所要探尋的道路。

首先我們要挖掘傳統文化深層次的東西,從形成中國傳統設計風格的設計觀念出發,追求其內在的精神性進而發展出外在的形成,才能找到當代中國設計的語言。就像許多并非專業設計師的普通民間藝人制作的工藝產品,民間工藝工料俱簡,但卻清新有致,因為它靠的是韻味取勝。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有選擇的、恰當的借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的設計元素,不管是傳統工藝品的形式,紋樣還是色彩等等,這些元素中充滿生命活力之美,都是最好也是最直觀的傳達中國文化精神的形式。避免生搬硬套,盲目堆砌的借用。

結語

有研究者形容我們現在中國的工業設計只看到是傳統設計的 “文”,沒有探討傳統文化的“質”,只有“文質彬彬”,從形成中國傳統設計風格的設計觀念出發,追求其內在的精神進而發展出外在的形成,才能找到當代中國工業設計的設計語言。也才能夠將我們的傳統工藝發揚,將中國文化、文明更好的傳承。

(作者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作者姓名:王樹文,男,單位:山東工藝美術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方向:設計管理。

猜你喜歡
精神性工業傳統
多元視角下的職場精神性研究述評與未來展望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張燦 以“謙遜”的設計,賦予空間感染力和精神性
老傳統當傳承
工業人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西方精神性研究評述
掌握4大工業元素,一秒變工業風!
“工業4.0”之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