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包裝設計在互聯網時代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措施

2015-05-30 09:09李鵬
現代裝飾·理論 2015年6期
關鍵詞:設計所時代傳統

中國的互聯網消費熱潮

矛盾是對立統一的共存關系,挑戰與機遇亦然,兩者既可共生亦可共榮,這句話同樣適用于描述當下我們這個互聯網時代,這個時代引發了社會巨變,對傳統包裝設計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戰。邊際效用讓我們知曉任何東西只要相比同類優秀一點就存在很大的脫穎而出的機會,所以這一點在過去傳統的包裝設計中運用到了極致,甚至包裝過度。當下這個時代已然發生了改變,如何應對?我們可以利用SWOT分析法,從內部與外部對包裝設計重新進行綜合考量,從內部的“優勢”(Strength)與“弱勢”(Weakness),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s)這四個角度進行考慮。這樣我們可以理清電子商務大潮中包裝設計這一小環節所面臨的現狀,并找到解決措施。目前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絡已經逐漸成型,大型企業包括阿里、京東、亞馬遜、當當、騰訊、百度等等,各有優劣,在這種局勢下,事關商品包裝設計所面臨的挑戰與應對則是一個亟需立刻解決的問題。相對傳統包裝設計而言復雜、華麗、冗贅的包裝設計的需求減少,商家試圖通過形式上的夸張以及繁復的包裝設計來吸引顧客的可能性降低。

傳統商品流通渠道中包裝設計的特點

傳統商品流通渠道可簡略概括為:供應商——零售商——消費者,商品銷售的最重要的同時也是價格大幅提升的一個階段是從零售商到消費者這個環節,這一階段中消費者得以通過各種感官直接接觸商品,因此,商品的外包裝是吸引客戶的重要砝碼。因而造成設計師制作了大量迎合各種品味與階層的華麗包裝、冗余包裝層出不窮,雖然豐富了消費者的視覺、觸覺感受,但卻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且提升了制作成本。從傳統到當下,并不意味著走單純的線性發展模式,絕非意味著走從簡單到復雜再至衰亡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式進化論式發展模式,出路就在于多元,包括設計思維的多元以及包裝設計的多元。

互聯網購物熱潮中未來包裝設計所面臨的局面

既然挑戰客觀存在,設計就應當表現出與傳統不同的表征,所以首先要明確互聯網購物熱潮中未來包裝設計所面臨的局面?;ヂ摼W時代消費的最大特點是便捷,同時更為重要的是改變簡化了商品流通的渠道,更多的情況是可以省略零售商這一階段,商品直接從供應商通過物流到達消費者手中。因而,包裝設計不再具有絕對性的視覺吸引力優勢。網絡購物流程中,消費者可以通過產品的詳細介紹以及圖片、視頻等網絡信息對商品了解得極為透徹?;ヂ摼W時代商品銷售這個環節的減少乃至消失,導致多余冗贅包裝的生長土壤也逐漸地瓦解,包裝設計必然要回歸到簡樸、實用以及理性的道路上去?;ヂ摼W所提供的信息獲取的便利性導致社會從根本上發生一系列變化,物與人之間的渠道、路徑發生了變化。網絡最大的好處在于,便捷的信息獲取手段降低了圍繞商品的“產”與“用”兩者之間產生的信息溝通成本。理論上而言,溝通成本越低,成本下降,價格就應該越低。電子商務發展前期僅僅是讓品牌商和消費者中間的經銷商和代理商減少或消失,就已經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與便利。但必須面對的另外的問題為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極端豐富的時代,互聯網的帶來的挑戰同時也不可忽視,所以我們容易墜入信息爆炸的漩渦之中,如何擺脫過量信息的沖擊,亟需準確地找出真實所需,就需要設計師的篩選。

互聯網發展的勃興導致信息獲取的便利性催生了全球社會的巨變,由于信息大爆炸導致從產品構思到生產再到銷售,已經成為了一條完整不斷裂的產業鏈,倉儲和物流成本大為降低,從而致使產品提供者可以對人的需求進行全面的解讀,生產出更為符合人性需求的產品,并且以此營銷。成功的企業家以及產品,都是從對人性的透徹了解的基礎上產生的?;ヂ摼W思維下可對人性加以深層地了解以便對服務與產品特點做出及時地調整。喬治·桑塔亞納在《藝術的理性》中曾談及,人的本能迫使他去適應或改造物質客體,所以客體的制作過程中必須要推知人的生物、情感行為規律。但考慮到人畢竟不是一種完全的理性生物體,因此包裝設計除了需要堅持其本身的物理性保護、倉儲、運輸以及信息傳遞的功能之外,還是為設計師們留存在一部分感性發揮的空間,首要的基礎是需要完善對人性的考察,同時豐富自我的知識框架,尊重這些無生命的物體的靈魂,不忽視其中存在的隱喻力量。

未來包裝設計的設計趨勢

(1)將商品本身的設計的重要性排在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包裝設計之前,產品本身的設計成為重中之重,以往通過包裝取勝的產品開發流程中關鍵性的元素轉變,包裝設計所節省的部分成本轉移到產品設計之上。

(2)包裝的便于儲存與運輸功能放大——價廉物美類快速消費產品中包裝設計的美觀因素在設計中所占比重下降。

(3)雖然美觀、創意等比重下降,但個性化的包裝設計的需求依然存在一定的空間,在高檔以及定制類品牌產品中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切不可忽視“定制思維”的重要性?!把b飾”作為設計環節中的進步因素,不可或缺。即便是同樣的產品,在面對不同的客戶時,商家可以有不同的包裝設計方案,針對不同用戶的具體需求而量身定制,從而充分地踐行互聯網的“定制思維”,甚至可以做到千人千面。

(4)目前互聯網購物較傳統購物模式最大的短板在于缺乏實際體驗感,問題的關鍵在于包裝與產品只能在物流的終端環節才能與消費者直接接觸,因此包裝設計在吸引消費的作用力上影響力趨弱,對它們的設計要訣是務必不可對其他流程以及產品質量造成負面影響,最好能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因此,使用的便利性需要更多地被考慮。

(5)挖掘儒家文化中適應商品經濟的理念原則并加以現代化改造。當前,我們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將深厚的儒家文化中適合商品經濟以及現代互聯網時代物質主義文明的理念原則篩選出來加以現代化改造,如中庸之道、禮儀、家族凝聚力、祖先崇拜等思想,這些傳統文化積淀當中巨大的價值如若投之于現代包裝設計中,對各方均善莫大焉。既可以保護延續傳統文化,又能讓當代設計充滿人文情懷,讓已經失去生命的東西獲得新生并且最大化其價值,而不是單調的現代主義的機械冷漠,因為多元的互聯網社會自然需要多元的文化來作支撐,這樣才可以看到包裝設計在后現代時代未來的明朗的發展方向。

小結

影響巨大的互聯網對未來世界的影響早已有學者進行了討論,托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談及了伴隨互聯網而加劇的全球化發展致特色變少甚至消失,但是也讓現代化程度低的人們享受到了現代化的益處,比如便捷的藥物、純凈水等等。便利獲取的信息使得大部分人能夠逐漸擺脫不知不覺的蒙昧狀態,互聯網時代導致的各行各業的成本與門檻的降低最終將使大部分人受益。這個如此便捷的溝通工具讓商品的流通如此順暢,生長于斯時的我們可以稱之為是幸運的,而互聯網留給包裝設計師與產品設計團隊則是更多的合作與思考的巨大空間。只有直面這樣的挑戰,我們才可能正視現實環境中的包裝設計所處的境地,并在正視其在當下這種前所未有的局面中的局限性,結合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機遇,在此基礎上才可能重新“發現”設計。

(作者單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 美術學院)

作者簡介:李鵬(1985-),男,漢族,山東濱州人,四川文化藝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藝術史、設計史相關研究。

猜你喜歡
設計所時代傳統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信息技術與自動化研究設計所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選礦研究設計所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選礦研究設計所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信息技術與自動化研究設計所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