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字體設計》課程改革中的幾點問題

2015-05-30 20:16汪泓
現代裝飾·理論 2015年6期
關鍵詞:字體設計字體文字

汪泓

《字體設計》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重要的必修課,在新形勢下,課程內容設置應該更具有拓展性,強調設計視野的維度,注重對傳統文字的學習研究,通過練習訓練學生的多元設計思路。本文就《字體設計》課程改革中所涉及到的幾點內容進行思考,提出個人的一些觀點。

學習歷史脈絡中的經典

文字的發展,記錄著人類文明的推進,是人類溝通的重要傳播載體。文字,作為記錄信息的符號,記載著不同區域人類活動的發展歷程。隨著人類的進化、文明的發展、社會的變遷,文字呈現出不斷被革新、被豐富、被衍生的發展趨勢,逐漸形成具有典型特征的文字語系,并帶有相對獨立的審美傾向。不同的文字語系又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相互交融,彼此影響,派生出新的文字體系。宗教、科學、藝術、技術等外在因素,都影響著文字語系的發展。因此,文字形態在不同的文字語系中存在明顯差異,并在各自的文化體系中不斷自我完善。然而,信息技術的革新、多元文化的碰撞、社會形態的變革等多方面因素,使得不同文字體系交織共生,在越發密集地交流、溝通與碰撞之下,文字開始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與多變性。文字的未來發展引人深思,是堅守傳統?還是融合拓展?值得學生不斷探究。

1.對字體精神氣韻的理解

字體可理解為文字的形象、形態、形式,是文字的視覺呈現。不同的文字依據各異的文化土壤成長,與使用者密切相關。人作為文明的中心,創造和改變著文字的歷史,有的文字字體是功能所需,有的是權利的依附,有的是宗教信仰的傳誦,字體既要滿足使用者的需要,更要適應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質。所以,人的精神會融入字體,字體形態也同樣呈現著人的氣質和文化韻味。

2.把握字體的形態美感

字體可理解為文字的形象、形態、形式,是文字的視覺呈現。不同的文字依據各異的文化土壤成長,與使用者密切相關。人作為文明的中心,創造和改變著文字的歷史,有的文字字體是功能所需,有的是權利的依附,有的是宗教信仰的傳誦,字體既要滿足使用者的需要,更要適應于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質。所以,人的精神會融入字體,字體形態也同樣呈現著人的氣質和文化韻味。

對字體的閱讀與識別功能的講解

1.關于字體的閱讀功能

人類需要記錄事與物,因而產生文字;文字因閱讀方式不同而形成字體。文字以符合時代、文化、信仰、美學的形態呈現。字體也應該符合特定主題、載體、人群的閱讀習慣傳達信息。因此,字體的閱讀性既是文字信息傳播的關鍵,又是文字形成字體的視覺意義。除了在字型設計上需要發揮必要的識別性外,字體應用在不同場合中還要講求閱讀性。字型設計上的可讀性代表字體是否在視覺上均稱、均衡,讓閱讀者以特定的方式閱讀,涉及到載體材質、版面安排、信息層級分布等實際運用問題。

不同觀者有不同的閱讀環境、閱讀意圖和閱讀習慣,會呈現出不同的閱讀行為?;驋咭暬蚰?,相應的文字排印也不盡相同,對于字號大小、字體選擇、行長、行距、字間距、排版中的對比與和諧、恰好的留白等排印學問題,都影響著觀者對信息的理解,如何做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并持續引導閱讀,成為排印中需要思考的問題。西方字體,大小寫呈現出不同的文字形狀和節奏感,對于字體的閱讀性會造成不同的影響,觀者的閱讀感受也不盡相同。而中文字體因筆畫結構不同,展現出不同的對比度,因而對字號和字體的選擇也成為調節和均衡的中介。

2.關于字體的識別功能

文字語言具有描述性功能,能夠表述復雜的信息內容;而圖形語言具備視覺感知功能,能夠有意味的轉述文字語言信息。設計中,文字與圖形時?;Q兼容、圖文并茂的表達內容。當文字以特定視覺化形態表現時,其設計形態投射出文字的內在意義。在視覺轉換中,字體講求形意統一,“形”是“意”的生動表現,可以加強文字意念的視覺表現力。文字和圖形相互滲透,但又互為依據。圖形自身有語言承載功能,觀者在閱讀圖形符號時,可以用文字語言進行描述,具有文字的表意特征;相反,文字也可以描繪形象,可以將圖像抽象化表述,保留圖像的生動和直接。因此,強調文字的形態創意,推敲字體的視覺美感,可以實現更有效的信息傳達,

文字用于閱讀,字體更需要識別。字體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即是對文字進行視覺化的設計,以達到合適的視覺呈現。如果將字比作人,高矮胖瘦形態不一,形態結構就如同視覺表現的骨架。字體視覺化設計可以使字體的“面孔”更加圖形化,易于記憶。也可以對字型進行精細化改造,從細節識別中強化字體的唯一性。

字體的閱讀性功能和識別性功能就好比天平的兩端,若是傾向字體的閱讀性,則是強調文字的閱讀功能;若是傾向字體的識別性,則是強調文字的視覺表現。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平衡與相互制約的微妙聯系,依照閱讀需求之間的差異性,而有所側重,這就需要設計師尋求最恰當的平衡度。

回歸傳統的中文字體設計的重要性

字體設計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影隨形,無處不在。作為設計師,需要具有敏銳的解析能力,對信息進行準確地分析、過濾和整合。不同的字體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或內斂、或張揚、或強調功能、或追求品位、或依附于品牌,針對不同的設計語境,需要準確把握字體設計的“度”,這個平衡點即是設計策略與視覺表現的有效對接。

字體設計的素材來源具有兩端性。一方面,傳統的文化基因在文化關聯上與設計師緊密相連,需要深入認知與解構提煉,另一方面,前沿的設計方法論以及設計理念,指引著未來設計的趨勢。設計師需要從自身文化根系中汲取營養,形成獨立的設計語言,不斷破舊立新,在兩端性中探索出路。

字體設計的創新離不開形式語言的探索,設計語言一方面可以根據已有的語言方式重新架構、組織,另一方面可以在現有的語言基礎上改良、創新。中文字體形式語言的再造與革新實質上無法摒棄中文的傳統基因,這類創新始終依托于時代語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在新時代,語言溝通的維度和效率都隨著載體的改良而得到放大,字體的語言形式作為溝通的重要依托,其形式表現的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化交流愈加頻繁,文化與文化間相互借鑒、學習、影響得更多。這種影響也表現在分屬不同語系的文字字體形態上,字體的結構、筆畫、輪廓都在發生著改變,融入多元文化的字體正以超越語系界限的形式發展,文字的屬性也逐漸變得更加多元。漢字字體雖然不如拉丁字型單一、規范,但是由于漢字的象形造字特征,使之更具多變的字型空間,其中就包括將異國字體融合其中的手法,如常有漢字字體設計結合英文元素的作法。設計中,不同的字體相融、相接、相構,極大地豐富了漢字字型的創新語境。

將多元的字體設計思路納入教學

在當下,海量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帶給我們新穎的理念、創新的科技、多元的媒介。由于龐雜的信息未經過濾,因而需要閱讀者選擇性觀看,所以篩選有價值信息的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文字作為信息傳遞的符號,它的涵義越來越豐富,文字轉化為字體的樣式也更加多樣。在新時代下,字體不再是閱讀功能的單一載體,設計師往往希望借助字體承載更多的內容,字體視覺化成為主要的趨勢。實驗性字體設計是探索字體視覺語言的一種有效途徑,相較傳統意義的字體設計,實驗性字體設計更趨于理想化,具有顛覆性,鼓勵學生通過對設計語言的嘗試,探索未來設計的潛在可能,多元、開放、包容的設計理念是其指導思想,“劍走偏鋒”是其形式特征。

學生需要突破傳統的設計觀念,融合或借鑒外來文化語言表現形式,改變文字的固有形態,革新文字的視覺形象。因此,字體表現甚至會呈現趨于“同化”的現象。文字形態的新面貌是指字體超越其固有屬性、文化基因、視覺樣式的新形態。也就是說,設計師需要扎根于自身文化土壤中,并融入新營養,而這類“營養”則可在跨文化、跨語言、跨媒介中獲取。

文字編排是文字形成版面風格的基本途徑,編排風格塑造著字體的情緒,恰當的編排形式拿捏著信息傳達的有效度。字體的編排設計絕不是簡單的擺放、羅列,它需要學生始終站在觀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無論是字型、字號、字距、行距,還是綜合的視覺表現形式,都要求與主題充分“溝通”。

多維創意在于設計的維度和廣度。在當下,所謂“創意”就是找到主流以外的創意間隙,而這類創意的縫隙空間又需要符合主流的設計動向。因而創意并非天馬行空,也不單是簡單追求個性。集成當代創新文化、設計觀念、技術手段及媒介組合,進行視覺的轉化,達成傳播的共鳴,才是創新的標準。

字體設計作為平面設計的重要領域,具有相對的嚴謹性和技術性,同時字體設計又是視覺形態的表述方式,在系統學習了基本標準規范之后,需要對常規形態不斷突破,創造富于多變性的視覺形態。

如果將字體比作容器,那么它承載著文化與信息的交融,設計師需要具有足夠的解析力,從不同的字體形態中分解出營養。字體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大設計理念下對設計進行融會貫通的綜合應用,強調設計方式的創新性。在學習字體的過程中更需要對字體設計產生共鳴,突破常規的設計思路,獨立創新,才是字體設計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作者單位:四川美術學院)

猜你喜歡
字體設計字體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熱愛與堅持
字體的產生
字體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性探析
淺談字體設計在商業運用中的創新與表達
組合字體
種出來的“逍遙居”
字體安裝步步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