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院校美術專業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途徑探究

2015-05-30 20:16王文靜
現代裝飾·理論 2015年6期
關鍵詞:美術專業院校教學模式

王文靜

近年來,考生對于藝術考試的追捧以及美術與社會、科學、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日益交融,使得地方美術院校不得不通過逐年擴大招生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地方院校的美術專業教學體系傾向于“廣”“博”“大”而不是專業美術院校的專業化美術教學體系,這就給地方院校的美術專業教學在如何使學生較快適應新的發展階段提出了新挑戰與要求。本文試圖從當前地方院校美術專業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入手,通過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培養方式等幾方面尋求一些突破點,并從地方院校的美術專業教學如何更好的與實踐緊密結合為切入點進行深入的分析與論證。

地方院校的美術專業的新挑戰

近年來,美術專業更以不可抵擋之勢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不僅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有所擴充而且將各類文科、理科以及地方綜合院校也作為擴張的對象,“美術院、系”迅速成長起來。在經濟和文化建設的快速推動下,高等教育也以跨越式的步伐迅猛推進,很多高師高專學校相繼合并,一躍成為地方本科院校,將美術教育中的傳統“小課教育”轉而發展成為大眾“大課教育”。合并后,各大院校的發展目標,辦學思路,學校定位,師資力量,規劃建設等各個方面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由于急速的擴招和增加使得美術本科專業的教學出現了新舊并存的問題,再加上隨時產生的諸多現實問題迫使美術院校的領導者開始重新審時度勢思考美術專業的發展。

教學內容與課程資源建設

教學內容和課程資源建設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美術專業的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一般是嚴格落實執行國家擬定的對口專業培養計劃以及人才培養方案。使得地方高校需要更加及時快捷的培養出為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的應用型人才。

1.課程設置

目前我國的部分地方院校的美術專業課程設置從模式、內容到形式都相對缺少自身的專業特點。隨著當今社會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課程設置也應該跟上時代的節拍,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一些有必要的調整來彰顯自己學科的優勢與獨創性。不斷明確課程設置發展方向,結合地方特色進行針對性的學習,促使學生在就業方面具備更多的素質與閱歷,能夠盡快適應社會。

2.學有所長

當今的社會迎來了一個科技,經濟,文化等迅猛發展的時代,各種知識總量在不斷地發展壯大,同時為美術教育提供了多種的發展空間。在這種發展趨勢以及大環境下,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就更應該圍繞市場需求和社會實際進行授課,為學生打造一個課堂之外的平臺,逐步使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3.推陳出新

歷史上的私塾教育存在于社會的各個階層。在傳授的過程中,老師具有絕對的權威性,其個人的言行、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展與視野。如今,我們應該在教學中警惕這種保守的“師徒相授”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實現以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發展趨勢,在共同的研究和實踐中,因材施教,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思路。

教學模式的改變

(1)要想促進教學思想和觀念的轉變,就要在學生的不斷需求中優先建好主干課程,并能科學地整合一般課程,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有序地開展課程建設。同時,注重教材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適用性,明確所學專業的實用價值和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創作的能力。通過在本學科的領域中穿插相關的外延理論,來更好的補充和完善本學科的綜合性和系統性。比如在傳統的基礎課程中融入醫學解剖、教育心理、文學歷史等方面的知識,使得單一傳統的定向培養模式得到充分的拓展和延伸。

(2)通過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有效地利用網絡教學資源以及多媒體課件教學,為學生打開更多眼界和思路,豐富傳統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隨著多媒體課件與網絡教學的不斷推廣和完善,開辟了多種形式的師生互動,在與時俱進的同時教學相長,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得到老師的答疑解惑,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成果。

(3)從教育價值的客體來看,促進學生的基本身心素質,主要是考慮采用什么樣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模式來實現這一價值體系。積極主動的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重新靈活定位“教”與“學”的關系,改變傳統以“教”為主的模式,積極倡導以“學”為主導,以“學”為主體的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通過“教”的調動、啟發引導“學”的研究、探索、創新的能力,借助展覽、競賽、調研、研討等形式培養學生進行創新意識的鍛煉,在“授人以漁”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

(4)學校實驗室、實習場所和設施的利用以及與校外相關企業簽訂實習培訓基地的協議,都會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提供社會實踐的場地和機會,考察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將課堂知識變為實際操作的轉化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畢業的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能力。

(5)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模式,聘請國內外相關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通過個人邀請展,相關學術報告,專題講座,面對面交流等形式介紹最新的發展動態,增進專業領域之間的互動和聯系,將國內外先進的辦學經驗和教學理念引進來,開拓學生們的視野,增進學生們的學術交流氣氛,努力為學生們搭建國際高水準的交流平臺,加強教育資源的共享。

建立教學與實踐雙優的培養模式

1.教學與實踐的合理轉化

在教學中建立學院教學團隊,通過教師團隊的協同合作加強專業創作能力和業務層次的提高,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多方面接觸,逐步開啟未來新局面的學養資源,培養具有理性思考與原創設計能力的人才。積極鼓勵和引領學生們參加科研項目,通過實際的操作來尋求差距與問題并在教學中進一步解決以此來逐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研思維。不斷擴充和豐富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們參與科研的積極性,將課堂上的教學成果轉化為作品、企劃、文案等,使教學活動更加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

2. 抓好課程建設

從歷史發展來看,最初美術課程的設立就是依據西方近代美術教育的體制而設置的。一個世紀后的今天的地方高校美術專業的課程應該更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順應當代新美術體制的需求。在培養學生基礎能力的同時開發其創造和創作能力,因材施教樹立勤奮執著、勇于探索的學風。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藝術創作能力,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具有廣泛的社會適應能力和較強的生存能力并且能夠從事創作、研究和教學等工作。

3.提升教學質量

如何提升教學質量,老師是關鍵。首先必須具有推陳出新的時代觀念。在講授傳統知識的同時,做到觸類旁通和啟發引導工作。其二必須要具備創造性思維和個性。不斷地創作作品,觀摩畫展,保持教師自身的藝術個性與藝術特色,進而極大程度的帶動學生的創造力。其三必須積累廣博的理論知識。知識只有不斷地積累,不斷地增加,不斷地豐富,才能使自身的素養不斷提升,來促進學生更有效的接受和吸收更為有效的知識。

事實上,就教育教學規律而言,以本科教育為主的院校應以自己的辦學實力、專業特色以及生源水平為出發點,實事求“適”的對課程教學目的與課程結構、課程設置的關系進行合理定位,從中選擇出適合自己發展,并切實解決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創業問題的教學模式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單位:山西大同大學美術學院)

山西大同大學校級教學改革項目編號:XJG2014213

猜你喜歡
美術專業院校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課改下美術專業班教學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賞析(3)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多媒體設備在高校美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