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綠地植物配置的生態景觀表現研究

2015-05-30 20:16劉斯榮蔡歆
現代裝飾·理論 2015年6期
關鍵詞:校園環境功能區綠地

劉斯榮?蔡歆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斯文凈地,是培養國家未來建設人才的重要基地,校園環境能夠直接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情操。因此,人們對于校園學習環境越來越重視,校園綠地植物配置也逐漸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綠地植物配置不僅能夠起到綠化校園的作用,更是打造良好校園氛圍的基礎,而當前我國多數學校的綠化水平都較低,且沒有呈現出表現特色生態景觀的作用。本文基于校園綠地植物的配置現狀進行研究,提出根據校園特色和風格的需求進行科學化配置,分析了綠地植物配置如何更好地表現生態景觀,從而打造出更高水平的校園綠化。

伴隨著社會整體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于環境綠化的意識越來越高。而作為備受關注的校園環境,其綠地植物的配置能表現的生態景觀更是成為了當前校園環境打造的重點。校園綠地配置所表現的生態景觀不僅是一個校園文明建設的體現,更是校園環境的一個縮影,是為教師與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打造舒適的學習環境的重要措施。而生態景觀的打造離不開校園文化,這也是體現出校園人文精神的重要因素,也是學校發展重大的核心動力。下文就校園綠地植物配置的功能與特征進行分析,就校園綠地植物配置的生態景觀表現進行研究。

校園綠地植物配置的特點與功能

1.校園綠地的概念

隨著人們對于校園生態景觀的關注不斷深入,校園環境的景觀設計融入了更多的新元素,目的就是為打造建立在師生校園環境需求的基礎上的,符合校園特色的生態景觀。而從景觀設計的角度來看,對于生態景觀的表現應從景面、視面以及景物等方面來進行設計,利用具體的手法對校園空間進行處理,使得景物能夠按照風景欣賞的線路一一展現出來。校園是學生與教師生活學習的地方,綠地則是指校園內部的綠化面積最為集中的綠地空間,是表現校園生態景觀的精華所在。校園綠地的作用就是調和校園建筑、注重空間組織與綠面層次,以豐富校園綠度,更好的融入生態文化。具體一點來說,校園綠地植物配置應以生態景觀的理論作為指導,做到見微知著,打造一個實用、美觀、經濟的校園綠地生態文化氛圍。

2.校園綠地的功能

校園綠地算得上是校園中師生的第二課堂,是更好的融入文化性與藝術性的綠色空間。校園綠地的設置具有統領性,起到領導校園綠地風格與氛圍的作用。而校園綠地的植物配置更要與建筑、水體以及校園中的雕塑、園林等要素緊密結合,相互呼應,完美的體現出校園的生態環境和校園文化,并有良好的陶冶性情,寓教于景的作用。其次,站在總體的角度來講,校園綠地還擁有改善校園生態環境的作用,不僅有遮陰納涼的功能,更是美化、綠化校園環境的最佳設施。因此校園綠地具有一定的功能性。除此之外,校園綠地還具有一定的行為導向與激勵作用,是積極向上的導向。綠地景觀中的豐富植物與優雅的環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探求心理,能夠激發其對學習的熱情和對世界的思考,從而促進知識的積累與探索。此外,校園綠地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健的作用,對于學習壓力大,長期處于緊張狀態的學生舒緩心情和緩解視覺疲勞都很有幫助。

校園綠地植物配置的原則與選擇植物的基本思路

1.校園綠地植物配置應遵循的原則

校園綠地的重要因素就是植物,植物配置就是體現校園生態景觀最主要的因素。而要利用綠地植物配置表現出校園的生態景觀,就必須充分考慮到造景的需求,對于樹木、花草、藤木、常綠、落葉等植物都要進行適當的選擇,必須考慮到校園環境的需求與學校的性質和功能??偟膩碚f,校園綠地植物的配置應注重以下幾點原則:首先,應充分體現出校園的生態文化造景,以景觀樹種來強化校園文化的主題。其次,將花草樹木、落葉以及常綠等植物相結合,搭配出四季植物季節替換的原則。最后,根據種類的區分,適當選擇校園香化、果化等植物配置,以豐富綠地品種,還要突出校園一定的特色原則。

2.校園綠地的植物選擇基本思路

就分析目前我國很多校園綠地植物配置情況來看,多數校園的綠地植物選擇上,表現出廣泛的現象,沒有突出校園生態景觀與校園文化特色等。選擇適當的植物來配置綠地并表現校園生態景觀,應重視起地域性的適生植物,最好能夠體現地方的景觀特色。比如南方的環境就應選擇適應南方天氣和環境的植物,這樣的植物有很多,而在設計綠地時也應做到一定的物種豐富性,保證資源的種類。其次,校園綠地的植物選擇還應突出植物組景的層次性,以展現校園生態豐富性為目的來設計。在這一方面,一定要講究好上層樹種的單純、中層的耐陰性以及下層植物的耐濕性,充分保證每一種類植物的優良生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設計綠地時,還應關注突出校園植物的四季變化特點,以突顯植物景觀的物候性,表現出植物的特性。

校園綠地植物配置以表現生態景觀的具體方法

校園綠地植物配置要將突出生態景觀作為設計的目標,要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要將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校園綠地植物配置的重中之重。在建設生態型校園的過程中必須從學校的具體情況出發,根據校園特色和風格的需求進行科學化配置,要注重學校綠地景觀在設計中的獨特風格以及生態景觀的情趣與品味。

1.針對校園道路的綠地植物配置

校園中的主干線就是道路,而校園綠地植物的配置必須要突出校園的區域特色,以更好的融入校園的文化因素,基于當地植物為基礎,在主道路上體現出文化性特征。根據道路的名稱或者區域性的文化特點來種植植物。例如,道路的名字叫做“金山路”,則可以以道路名字的基礎上,種植帶“金”字名稱的植物。包括金錢松、金縷梅等上層植物,也可以種植如金花茶、郁金香、金雞菊等下層開花植物,不僅如此,還可以種植名字中偏旁部首帶“金”字的植物,如銀葉菊、銀芽柳、蘇鐵或者銀杏等植物。目的就是體現出道路的文化性,但必須符合適生植物的基礎與植物的季節性等特征。

2.針對各功能區的植物配置

首先,校園內的功能區非常多,包括校門辦公樓區、圖書館區、教學主樓區以及學生公寓、體育活動區等等區域。對于辦公樓區的綠地植物配置設計必須要突出學校的前景即視感,要求配制出規范大方、整體性較強的生態景觀。一般們來說,校園的校門生態景觀常常以景石等要素來裝扮,或者噴泉石等元素,在此基礎上配置一些黃素梅、蘇鐵等植物做點綴,景石的背后可以種植一些針葵等植物做背景,以協調景石的生硬,保證石面的美觀。其次,針對圖書館等較為有文化氣息的功能區綠地設置,必須要體現出生態環境的“靜”的特點。通過植物來創造意境,強調圖書館功能區的空間滲透,以景示情。與此同時,利用中庭、后庭等設計,通過綠色植物為背景、利用山石的疊加等設計方式,來突出主題,體現出“靜”的氛圍,更進一步強調了圖書館功能區的意境。

而針對主教學樓區的綠地設計,需要呈現出塊狀的分區,因教學區的面積非常大,且空間圍合度高,受到建筑的影響,綠地設計應依托于建筑來造勢。通過組織適當的小片空間,再加以輔助裝飾,最終營造出良好的學習環境。在設計教學區的綠地空間時,應注重創設的文化點景,可以通過植物的減弱來突出建筑的即視感,設計出富含層次的景面。最后,針對學生公寓區等功能區的綠地設計,應特別注意建筑的空間小氣候,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日常接觸。此功能區的綠地設計需要尤為注意,要注意植物與建筑的相互融合與襯托,以營造出安靜、舒適的居住環境。實際上,在進行公寓區設計時,因建筑空間的限制,一般不會采取過高的植物種植,以避免形成空間小氣候,或者影響學生的休息。而針對體育活動功能區,因其即視感較強,面積一般非常大,所以綠地設計最好能夠達到強化景面的作用,最好起到適當的障景作用,以突出平面綠化,簡單大方的特點。

3.體現校園生態景觀的整體性

雖說校園環境應體現出一定的區域性和層次性,但整體來說,校園還是一個整體,各功能區的劃分也只是為了體現功能區的特點,所以校園生態環境的設計應體現出校園的整體性質。因此,在綠地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必須經過充分的了解和選擇,以滿足校園的功能區環境綠化要求,進一步實現生態景觀聯系校園內各區域的功能。同時,通過合理的綠地植物配置,將不同的分區串聯,使得校園在景觀上與功能上達到和諧統一,充分體現出校園的整體性。

結語

終上所述,校園的綠地植物配置實際上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能夠實現功能區的劃分,體現校園的文化特色,突出校園文明,更能打造舒適的校園環境的生態景觀對于校園的景觀建設來說非常重要。設計出一個具有自然生態景觀的校園環境不但有利于教育教學,而且對陶冶廣大師生的情操,提高人們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美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更好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穎. 榆林市校園綠地植物配置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

[2].魏梅琳. 福州大學城綠地植物景觀評價[D].福建農林大學,2013.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作者簡介:劉斯榮(1971-),女,湖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教授;

蔡歆(1990-),女, 湖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設計藝術碩士(在讀)。

猜你喜歡
校園環境功能區綠地
嚴格落實從業禁止制度 建設平安清朗校園環境
可進入式綠地的養護與管理的研究
老城區綠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區綠地提升為例
燒結混合機各功能區的研究與優化
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校園環境優化研究
衡水市不同功能區土壤營養元素的比較
數字化校園環境下學生綜合管理系統的設計與開發
杭州市區春季綠地對PM2.5消減作用的研究
走進綠地
生態學視角的大學校園環境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