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談跑步時我想些什么

2015-05-30 10:48
高中生學習·高一版 2015年5期
關鍵詞:秒表運動服菲茨杰拉德

跑步進入我(村上春樹)的日常生活,是在1982年的秋天。那時我33歲。

開始跑步之后,有那么一段時間,我跑不了太長的距離。20分鐘,最多也就30分鐘左右,我記得,就跑這么一點點,便氣喘吁吁地幾乎窒息,心臟狂跳不已,兩腿顫顫巍巍。因為很長時間不曾做過像樣的運動,本也無奈。跑步的時候被鄰居看到,也覺得有些難為情,就和為那個偶爾加在姓名后面的、帶括號的“小說家”頭銜難為情一樣。然而堅持跑了一段時間后,身體積極地接受了跑步這事兒,與之相應,跑步的距離一點一點地增長。跑姿一類的東西也得以形成,呼吸節奏變得穩定,脈搏也安定下來了。速度與距離姑且不問,我先做到堅持每天跑步,盡量不間斷。

就這樣,跑步如同一日三餐、睡眠、家務和工作一樣,被組編進了生活循環。成了理所當然的習慣,難為情的感覺也變得淡薄了。我到體育用品商店去,買來了合用而結實的跑步鞋、便于奔跑的運動服、一塊秒表,還買了專為初練跑步的人寫的入門書。如此這般,人漸漸演變成了跑步者。

我說起每天都堅持跑步,總有人表示欽佩:“你真是意志堅強??!”得到表揚,我固然歡喜,這總比受到貶低要愜意得多。然而,并非只憑意志堅強就可以無所不能,人世不是那么單純的。老實說,我甚至覺得每天堅持跑步同意志的強弱,并沒有太大的關聯。我能夠堅持跑步30年,恐怕還是因為跑步合乎我的性情,至少“不覺得那么痛苦”。

我就這樣開始了跑步。33歲,是我當時的年齡,還足夠年輕,但不能說是“青年”了。這是耶穌死去的年齡,而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凋零從這個年紀就開始了。這也許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在這樣的年齡,我開始了長跑者的生涯,并且正式站在了小說家的出發點上——雖然為時已晚。

猜你喜歡
秒表運動服菲茨杰拉德
買運動服
認真
無時無刻不在沖刺的人生
冬季保暖戶外運動服機織面料的開發與生產實踐
干船塢中的美國“伯克”級導彈驅逐艦“菲茨杰拉德”號(DDG 62)
基于CC2500 的無線電子秒表系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