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務員醉死酒桌,一千年前的官場就很拼

2015-06-01 12:30李曉巧
山海經 2015年23期
關鍵詞:酒桌契丹大臣

●李曉巧

公務員醉死酒桌,一千年前的官場就很拼

●李曉巧

五代時,中國北方契丹所建立的遼對當時中原局勢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后晉、后漢以及北漢幾乎是在契丹扶持下建立的政權,所以,這幾個政權想方設法地討好契丹統治者。

公元951年,后漢滅亡,節度使劉崇在晉陽建立了北漢政權,為了能與后周抗衡,他極力與契丹人套近乎,不斷地向契丹派出使者請求結盟、庇護。

契丹統治者一邊接受北漢的援助請求,一邊還與后周“眉來眼去”,還派人去祝賀郭威成功上位,即位大周皇帝。對于契丹首鼠兩端的做法,后周與北漢都知道,但是誰也沒辦法,誰叫它實力強呢。

后周廣順元年(951年)四月,契丹主遼穆宗派人告訴劉崇說,大周的皇帝郭威派特使來契丹訪問,答應只要遼國同意和周朝建交,此后每年周朝贈送契丹十萬緡(讀mín,古代計量單位,錢十緡即十串銅錢,一般每串一千文)的巨款。

劉崇一聽就明白了,這是契丹人在亮底牌、抬價碼??!既然要依靠契丹抵御大周,出的價碼當然不能低于周朝的十萬緡了,好在,有十二州的百姓來承擔賦稅。

于是,“北漢主使鄭珙以厚賂謝契丹,自稱‘侄皇帝致書于叔天授皇帝’,請行冊禮”。僅從這行字里,就不難看出,北漢對于契丹的巴結討好達到什么程度!

“特使”鄭珙是什么人?他是北漢皇帝的心腹大臣,職務是禮部侍郎、同平章事,相當于宰相,您想北漢皇帝都稱契丹皇帝為“叔皇帝”了,絕不可能派個一般官員出使契丹擔負重大使命的。但是,鄭大人怎么也沒想到,這趟差事竟使他客死異鄉。

鄭珙在契丹暴斃身亡,死時肚腸腐爛,他到底是怎么死的?是病死,還是被毒藥暗害?

其實,鄭珙是喝酒醉死的。契丹人好酒,以酒池肉林為時髦。當時的契丹君主耶律璟,不管寒冬還是盛夏,只要高興,便去游獵,游獵之時必須喝酒,每次游獵、喝酒都要玩七晝夜才肯罷休。

而且,他還喜歡搞宮廷Party,喝酒如牛飲,接近黎明時才允許散場,什么政務也不管,只顧呼呼大睡,常常是一睡睡到中午,為此得了個“睡王”的雅號。上行下效,契丹國上上下下都“以能喝酒為榮,以不善飲為恥”,酒文化相當濃厚。

鄭珙到了契丹,又是送巨款又是表達無限敬仰之意,契丹皇帝特高興,接待的規格很高,酒啊肉啊,成缸成堆地上。鄭珙當然知道契丹習俗,不喝酒就是不給契丹人面子,生性蠻橫的契丹人能當場翻臉,所以契丹人的酒一定得喝,而且,最好是“能喝八兩喝一斤”。再說,鄭大人是帶著使命而來的,

有求于人家,不喝酒,人家根本就不理睬你。鄭珙身材魁梧,在北漢也算酒名赫赫,但是契丹人來勢太猛了。契丹大臣們爭相邀請聚會喝酒,鄭珙一個也得罪不起,照單全喝。

于是,喝了皇帝的喝大臣的,喝了大臣的再陪皇帝喝,古人有句話“舍命陪君子”。

果然,在契丹宮廷的宴會中,鄭大人喝了超量的酒,醉倒而歸。第二天,鄭珙肚腸腐爛而死,“因公殉職”了!

之后,契丹果然派軍隊協助北漢進攻后周,但是,大搞金元外交、拼命喝酒也沒有改變歷史走勢,北漢即使有著強大的契丹軍事援助也沒有蹦跶多久,最終于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被宋太宗給滅掉了,前后有國29年。

猜你喜歡
酒桌契丹大臣
在酒桌圈子里,你會哈酒嗎
誰的頭留下了
尋找契丹族遺跡
北漢來使 酒宴上“殉職”
轉危為安的大臣
一句不真不假的話
契丹喝死外交官
賣羊
契丹學學科體系的理論建構
84%的人直言反感當下酒桌文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