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營養液育苗與基質育苗對比試驗

2015-06-24 13:52趙立群趙景文曹玲玲
長江蔬菜·學術版 2015年6期
關鍵詞:營養液生長發育基質

趙立群 趙景文 曹玲玲 等

摘 要:為探明營養液育苗和基質育苗對番茄生長發育的影響,對比了2種育苗方式下番茄苗的壯苗指數、坐果情況及產量差異。試驗結果表明,采用營養液培育的番茄幼苗地下部更健壯,壯苗指數較高;采用基質穴盤培育的番茄定植后前期長勢、結果率、產量更好,但差異并不顯著,兩者均適宜在集約化育苗場大規模生產應用。

關鍵詞:番茄育苗;營養液;基質;生長發育

中圖分類號:S641.2;S7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3547(2015)12-0022-03

目前北京地區的集約化育苗場普遍采用基質穴盤育苗法培育蔬菜幼苗[1]。2011年以來,經過試驗和改進,無基質營養液育苗法被引進部分育苗場并在大規模生產中使用[2]。目前對這2種育苗方式的研究多集中在各自的營養物或投入品方面[3,4],而關于2種育苗方式下的幼苗苗期各項指標及定植后的田間長勢、產量指標方面的對比研究鮮有報道,為此,以番茄為試材,研究了營養液育苗和傳統基質穴盤育苗對番茄從苗期生長發育到田間長勢及產量的影響,現將試驗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番茄品種為金冠18號,試驗于2012 年1月15日至7月20日在北京市大興區長子營鎮集約化育苗溫室和塑料大棚內進行。

1.2 試驗方法

苗期對比試驗在同一育苗溫室內進行,采用北京地區目前生產中用的無基質營養液育苗和商品基質穴盤育苗2種方式,同于2012年1月15日播種,苗期均用72孔格盤或孔穴。苗期結束后同于2012年3月15日定植于同一塑料大棚內,667 m2定植2 000株,每處理3次重復,每小區3畦,按順序排列,大小行種植,株距30 cm,小行距55 cm,大行距75 cm,留5穗果,常規水肥管理。

營養液育苗操作方法為先在育苗格盤上覆蓋濕潤的播種紙,將種子播在上面,然后覆蓋紙,再覆蓋0.5~1.0 cm厚的濕潤珍珠巖;而后將播好種的格盤置于催芽箱內,催芽結束后將其置于盛裝營養液的育苗槽內,根據秧苗對環境的要求合理調節營養液[2]。

基質育苗操作方法為將含水量60%的商品基質填充入穴盤后壓穴,每穴播種1粒,再覆蓋上述濕潤基質,擺放于苗床后澆透水,并覆上地膜保溫保濕催芽,出苗后揭去地膜,根據環境要求進行常規水肥管理。

苗期試驗每個處理播種100盤以上,測量時每個處理隨機選取不同位置的5株幼苗進行各項指標的測定。田間試驗每處理隨機選取5株植株掛牌標記,測量各項指標。

1.3 測定項目

①苗期測定項目 a.形態指標測定。當幼苗生理苗齡達到6葉1心(播種后70 d)成苗后,分別測量幼苗的株高和莖粗。苗期結束時用去離子水將植株沖洗干凈,吸干表面水分,分別測定地上部和地下部鮮質量,然后于105℃殺青15 min,75℃烘至恒重,測定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質量。

b.質量指標。苗期結束時測定秧苗壯苗指數和根冠比,壯苗指數按張振賢等[5]的方法計算,壯苗指數=(莖粗/株高)×全株干質量,根冠比(R/T)用干質量比表示,R/T=植株地下部干質量/植株地上部干質量。

②田間測定項目 定植后于生長前期(4月9日)、生長中期(6月1日)和生長后期(7月11日)分別測量掛牌植株的株高、第1穗果摘果時間、第1穗果最大果徑、每穗果坐果數和摘果數、單果質量及產量。

1.4 數據處理

試驗數據采用Excel和SAS軟件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育苗方式對番茄幼苗生長形態指標的影響

由表1可以看出,營養液處理和基質處理的植株地上部干、鮮質量,地下部干、鮮質量及根冠比差異均不顯著。而兩者株高和莖粗差異則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營養液處理的株高、莖粗均大于基質處理,整體長勢更強。營養液處理的壯苗指數也顯著優于基質處理。

2.2 不同育苗方式對番茄定植后田間長勢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基質處理的株高、各穗坐果數和摘果數均大于或等于營養液處理,整體長勢在各階段均略強,但除第1穗果的摘果數外差異均不顯著。兩處理的摘果數在第1穗果開始摘果的生長中期直至后期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且基質處理第1穗果的摘果數在生長中期明顯多于尚未開始摘果期的營養液處理,表現出成熟期更早的特性。

2.3 不同育苗方式對番茄產量指標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營養液處理的第1穗果最大果徑、單果質量均大于基質處理,但差異并不顯著。而基質處理在總坐果數和總摘果數方面均優于營養液處理,其中總摘果數差異達到顯著水平,并由于此差異最終導致了基質處理的單株產量和總產量均高于營養液處理。

3 結論與討論

3.1 不同育苗方式對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

栽培介質的不同直接影響番茄幼苗的形態指標。本試驗中使用營養液育苗更有利于番茄幼苗地下部的生長,其干、鮮質量指標均高于用基質穴盤法培育的幼苗,且株高降低、莖粗增加,顯著提高了番茄苗的壯苗指數,能夠有效提高育苗場整體的壯苗產出率。

3.2 不同育苗方式對番茄定植后田間長勢的影響

雖然采用營養液培育的番茄苗更健壯,但在定植到田間后長勢卻一直略弱于采用基質培育的穴盤苗,且在定植初期出現明顯的緩苗期,期間植株顏色微黃,且死苗率高于基質苗,這可能與懸浮培養植株轉移到固形介質中生長需要經過一定的適應階段有關。

另外,在生殖生長階段,用營養液培育的番茄苗的第1穗果最大果徑和單果質量略優于穴盤基質苗,但基質苗植株的另外3項產量評價指標始收期、摘果數和產量都更優,這是因為用營養液培育的番茄苗從營養液移入土壤后,緩苗時間增加,后期才逐步趕上穴盤基質苗。如果經過更長的生長期,其是否可以趕上或超過穴盤苗的長勢和產量,還需要進一步的試驗論證。

綜上所述,經過對全生育期多項生理指標的比較,采用營養液培育的番茄幼苗壯苗指數更高,幼苗更健壯,可以顯著提升育苗場壯苗產出率;而基質穴盤培育的幼苗在定植后優勢更明顯,其前期長勢及產量更好,但兩者差異并不顯著,因此,都適宜在集約化育苗場大規模生產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玲玲,趙景文,王永泉.北京地區蔬菜集約化育苗產業現狀及發展建議[J].中國蔬菜,2013(11):10-12.

[2] 劉明池,武占會,陳海麗,等.營養液無基質育苗栽培系統及育苗方法:中國,CN201010240105[P].2011-02-09.

[3] 陳世昌,常介田,張變莉.菌糠復合基質在番茄育苗上的效果[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1(1):73-75.

[4] 彭建偉,云驚奇,許輝,等.不同配方基質在辣椒漂浮育苗中的應用效果[J].長江蔬菜,2011(12):64-67.

[5] 張振賢,王培倫,劉世琦.蔬菜生理[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猜你喜歡
營養液生長發育基質
藍莓基質栽培幼苗根系處理不當引發苗木死亡
分配利潤
蚯蚓糞配比的泥炭基質特性及其栽培的小型西瓜幼苗生長狀況
番茄營養液無基質育苗技術
蔬菜育苗基質混配注意事項
食用菌追肥謹記“兩適兩要”
食用菌生長后期管理技巧
桂平市早稻不同育秧基質育秧對比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