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鹽酸法測定棉/氨綸針織物中氨綸含量的方法研究

2015-06-26 13:25趙小瀧胡利晨孫佳勤
中國纖檢 2015年11期
關鍵詞:氨綸鹽酸含量

趙小瀧+胡利晨+孫佳勤

摘要:

選用常見的20D汗布、30D棉毛布、40D牛仔布、70D鏤空布、140D羅紋布棉/氨綸針織物為樣品進行氨綸含量測試,通過與手拆法比較,證明20%的稀鹽酸溶液在一定溫度下與棉/氨綸織物反應一定時間,使棉纖維水解從而測得氨綸含量的方法的可行性。同時,從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對鹽酸法的反應條件進行了優化。20%稀鹽酸溶液在70℃時與棉/氨綸織物反應20分鐘是最佳反應條件。通過掃描電鏡對反應前后纖維表面的電鏡圖比較,確保反應過程中氨綸質量基本無變化。

關鍵詞:棉/氨綸;含量;鹽酸

面料成分不僅與面料的染色和后整理密切相關,同時對于服裝的穿著舒適性、美觀性都有決定性的影響。氨綸纖維具有高彈性,能夠拉長6~7倍,且隨張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復到初始狀態,廣泛用于針織面料中[1]。氨綸不可單獨使用,只可與其他纖維交織使用。而棉纖維作為最主要的天然纖維素纖維,織物透氣性好,吸濕性強,穿著舒服。棉/氨綸混紡針織物成為最常見的織物之一。

對棉/氨綸織物進行含量測定的方法主要為拆分法和化學分析法[2]。拆分法主要是將氨綸從其他纖維中手工分離出來,然后烘干、冷卻、稱重,計算其含量百分比。手工分解法測試比較準確,但是效率低下而且對于組織復雜、結構緊密的織物手工分解比較困難。同時若拆分過程中不注意毛羽及飛花,容易造成質量損失,從而增加測試誤差。而N,N-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法所使用的試劑對人體危害較大,且溶解過程繁瑣[3]。近年來,還有學者利用近紅外對棉/氨綸面料進行成分分析定量,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建模且對設備和人員有一定的要求[4]。

本文參考FZ/T 01095[2]中對于氨綸/錦綸、氨綸/維綸面料的20%鹽酸溶液法的思路,提出一種利用實驗室現有的設備,使用稀鹽酸溶液對棉/氨綸面料進行成分分析的方法。本方法便捷實用,對設備要求低,可操作性強。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

共收集樣品26個。樣品為不同形態的針織產品,包括汗布、拉毛絨布、不拉毛絨布、羅紋面料、牛仔布、網眼面料、棉毛布、彈力布、鏤空布等。其中氨綸的纖維細度各不相同,包括常見的140D、70D、40D、30D、20D以及180D、150D、55D且含量分布1.5%~11%。

本文用其中5個(20D汗布、30D棉毛布、40D牛仔布、70D鏤空布、140D羅紋布)作為摸索鹽酸法最佳試驗條件的樣品,剩余21個用于鹽酸法與手拆法的對比測試。

1.2 試劑與儀器設備

20%(質量分數)鹽酸和稀氨溶液:配制方法參照FZ/T 01095—2002 《紡織品氨綸產品纖維含量的試驗方法》6.1.1.2.1中的步驟。

水浴恒溫振蕩器(SHA-C 江蘇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AL204,實際分度值0.0001g,梅特勒-托力多上海有限公司,量程10mg~210g),真空干燥箱(DZF-6090 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

1.3 手拆法

樣品手拆法氨綸含量按照國標GB/T 2910.1—2009附錄B中手工分解法進行測定。

1.4 鹽酸法

為了優化測試條件,本文利用20D汗布、30D棉毛布、40D牛仔布、70D鏤空布、140D羅紋布等針織物對方法的關鍵參數:溫度和時間分別進行探討,尋找最佳條件。

1.4.1 測試原理

纖維素在一定溫度和酸性催化劑條件下,發生水解,最終生成葡萄糖[3],反應式如下:纖維素(C6H10O5)n(纖維素)+nH2O→nC6H12O6 (葡萄糖)[5-6]。

1.4.2 測試步驟

取1g左右代表性樣品,將兩頭拆平,置于(105±3)℃的真空烘箱中烘干不少于4h,直至恒重,取出置于干燥皿中冷卻并在1分鐘內完成稱重,得m1。將樣品放入150mL錐形瓶中,倒入100mL的20%鹽酸溶液,放入提前預熱好的恒溫水浴振蕩儀中。振蕩一定時間后,用濾布將試樣包裹住,然后在蒸餾水的沖洗下,輕輕揉搓樣品,直至把氨綸表面的棉纖維全部去除。將剩余氨綸放入105℃左右的真空烘箱中烘干不少于4h,直至恒重,取出置于干燥皿中冷卻并在1分鐘內完成稱重,得氨綸干重m2。利用氨綸1.0%和棉8.5%的公定回潮率利用公式(1)對氨綸含量進行計算。

1.4.3 試驗條件優化

鹽酸法的本質是鹽酸與棉的主要成分纖維素的化學反應,其主要關鍵參數為溫度和時間。本文對方法的溫度和時間進行探討,在不影響結果的情況下,優化試驗條件,減小成本。

1.4.3.1 溶解溫度的確定

分別在常溫、40℃、70℃和90℃條件下,用20%鹽酸溶液對棉/氨綸針織物進行處理。

1.4.3.2 溶解時間的確定

用20%鹽酸溶液對棉/氨綸針織物分別處理10min、20min和40min。

1.5 鹽酸法對氨綸絲損傷

利用電鏡對溶解前后的氨綸絲作分析對比。

2 結果與討論

從試驗結果看,常溫浸泡10min、20min、40min和70℃恒溫振蕩10min并不能使得纖維素完全水解,宏觀上表現為棉纖維無法從織物上去除。

2.1 鹽酸法最佳測試條件的確定

90℃恒溫振蕩處理10min、20min、40min和70℃恒溫振蕩處理20min、40min都能使纖維素基本水解完全,變成乳狀物,透過濾膜隨蒸餾水去除。不同條件下,氨綸含量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用鹽酸法測定各類針織面料氨綸含量的數據整體比較穩定??紤]到減少能源損耗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選用溫度低、加溫時間少的方案,即70℃、保溫振蕩20min為最佳方案。

2.2 鹽酸法前后氨綸絲的損耗

鹽酸處理前后,氨綸絲放大400倍左右氨綸絲表面如圖1~圖5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氨綸絲表面變化不大,說明20%鹽酸對其幾乎沒有影響。

2.3 鹽酸法的驗證

對另21塊面料同時進行手拆法和鹽酸法的測試對比,具體結果見表2。

從試驗結果看,鹽酸法與手拆法的平均決定偏差為0.14%,鹽酸法符合實際檢測標準的要求。

3 結論

3.1 采用20%鹽酸溶液對棉/氨綸針織物在不同溫度下處理不同的時間?;诮洕杀炯肮澞軠p排考慮,選擇70℃處理20min為鹽酸法測氨綸含量的最佳試驗方案。

3.2 借助于掃描電鏡,對鹽酸法處理前后,氨綸纖維的損傷進行觀察與分析。從試驗結果可以看出20%鹽酸溶液在試驗條件下,對氨綸幾乎沒有影響。符合試驗原則。

3.3 通過21個不同組織、不同氨綸含量的織物對比試驗,發現鹽酸法與手拆法氨綸含量的偏差為0.14%。鹽酸法符合實際檢測標準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桂平等. d值對棉/氨綸混紡產品化學定量分析的影響[J]. 上海紡織科技, 2012, 40(6): 48-50.

[2] FZ/T 01095—2002 紡織品氨綸產品纖維含量的試驗方法[S].

[3] 林本術. 棉氨混紡織物定量檢測方法分析[J]. 針織工業, 2013, (8): 68-70.

[4] 朱洪亮等. 棉/氨混紡織物氨綸含量快速分析方法研究[J]. 中國纖檢, 2011, (24): 54-58.

[5] 陳亞寧等. 稀鹽酸水解棉纖維反應過程的綜合研究[J]. 北京服裝學院學報, 2010, 30(2): 23-28.

[6]蔡再生. 纖維化學與物理[M].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176-177.

(作者單位:趙小瀧,寧波恒質紡織品檢測有限公司;胡利晨,浙江省寧波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孫佳勤,嘉興市恒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氨綸鹽酸含量
連云港杜鐘新奧神氨綸
鹽酸泄漏
壓濾后鹽泥中的鹽含量和水含量
醋酯纖維氨綸混紡織物定量分析方法探討
HPLC法同時測定藍桉果實中兩種marocarpal型成分含量
芪紅水煎劑化學成分的HPLC-FT-ICR-MS快速表征與HPLC多成分的含量測定
20%鹽酸法定量分析纖維素纖維/氨綸混紡產品
合成鹽酸芬戈莫德的工藝改進
鹽酸安非他酮和鹽酸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CrNi2Mo鋼中的Al含量控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