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陵山區的旅游效率測度與評價

2015-06-30 09:04龍祖坤杜倩文
長江師范學院學報 2015年4期
關鍵詞:武陵山規模景區

龍祖坤,杜倩文

(湘潭大學 旅游管理學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武陵山區是云貴高原東端的余脈,是中部4省 (重慶、湖南、貴州、湖北)的交界,是實際意義上的 “中國之中”。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山巒疊嶂,河谷幽深,民族文化獨特。根據 《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武陵山區旅游資源總量由8個主類,28個亞類,155個基本類型構成。這些都是武陵山發展旅游產業與身俱來的極為有利的優勢。以往對于武陵山區旅游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定性研究。重點是武陵山區旅游競爭力現狀[1]和武陵山區旅游產業發展對策。學術界普遍推崇以民俗及生態特色打造武陵山區旅游產業[2][3][4],也有一些學者研究如何從行政區域聯合及政策優惠普及角度研究武陵山區旅游產業的發展[5]。定量研究較為少見,其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空間結構的整合優化[6]。缺乏對其旅游效率的整體評價。目前,國內外對旅游效率研究熱點基本集中于旅游企業的經營效率,包括酒店[7][8]、旅行社[9][10]、旅游交通[11]等多個領域,旅游業發展效率[12][13][14]、空間效應[15]也有涉及,研究內容較多涉及旅游效率的測度、區域差異和影響機理等方面[16],研究方法常采用數據包絡分析 (DEA)[17]。我們認為,武陵山區旅游產業發展的定性研究已然進入成熟階段,旅游發展的競爭力現狀雖得到完整的闡述,但缺少實證基礎上的效率評價。旅游產業前進的方向已然清晰,卻更需要對整合資源規??茖W的尺度把握。因此,我們采用DEA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對武陵山區現行旅游效率進行定量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展望武陵山區未來有望實現的量化產出以及為達到最優的產出效果,探索改進的優化組合方案。

一、問題的提出

武陵山區位于黔渝湘鄂四省的結合部,包括71個縣 (區、市),區域內GDP旅游業發展概況約為全國水平的2/5,有37個國家級重點扶貧縣 (區、市),17個省級貧困縣 (市),是國務院重點扶持的18個貧困地區之一。由于自然環境惡劣,地理區位不具有政治地緣和經濟效益的雙重價值,發展傳統產業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富集的民族文化資源和綠色生態資源卻使得旅游產業逐漸成為區域內經濟新的增長極?,F階段,武陵山區區域內的旅游資源已經得到了相當程度上的重視,形成了以張家界、鳳凰為核心的旅游集聚地。盡管武陵山區旅游業伴隨著整個旅游事業的發展而不斷發展,但在當地經濟中擁有的地位和作用,還沒有清晰地為人們所認識。再加旅游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旅游業已然成為區域內戰略性支柱產業。武陵山區富集的旅游資源有些被重點開發,例如張家界。有的尚未開發,如重慶;有的目前還停留在低層次的發展階段,如湖南懷化以及湘西州的各景區景點,布局零散,投入較少,且缺乏凝聚效應與吸引力,巨大潛力尚待挖掘。地理位置上的完整性使得武陵山區的戰略性聯合成為其旅游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一枝獨秀并不能撐起整個武陵山區旅游產業的未來,彼此的聯合能夠使武陵山區面對外界的有效競爭,整體的繁榮更能帶給武陵山區各縣 (市)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所以武陵山區整體的旅游投入是否得到充分科學的利用,旅游產業能否有效地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決定著其旅游產業發展的潛力,更是武陵山區旅游扶貧能否成功的關鍵。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方法

數據包絡分析方法是研究多投入、多產出的決策單元 (DMU,Decision Making Unit)間相對有效性的一種系統分析方法[18]。選取決策單位多項投入、產出數據,利用數學規劃模型求解得到效率邊界線的點,構成所謂的數據包絡線。凡是落在邊界上的DMU,則被認為具有最有效的投入產出組合,效率值標定為1,而不在邊界上的DMU則被認定為無效率,并給予一個相對的效率值指標 (大于0而小于1)。另外,DEA給出不具效率的決策單位如何減少投入或增加產出使其達到效率值為1的建議。依據DEA模型方法可知,DEA模型中的旅游綜合效率指數反映的是旅游資源配置、利用和規模集聚等效率,而技術效率指數則表示的是旅游資源的配置和利用的效率,規模效率指數表示的是旅游資源規模集聚的效率。根據DEA的思想,旅游效率評價的本質是將縣 (市)作為實際DMU??紤]到在旅游產業生產過程中投入要素的可控制性,本研究采用在產出既定條件下不同投入組合的投入導向模式。公式如下:

公式中第j個決策單元DMUj的第i類輸入為xij,第r類輸出為yrj;xio、yro是DMUjo對應的輸入值和輸出值;θ為目標值,λi是決策變量,分別是輸入和輸出的松弛變量。當最優值θ*=1時,且同時都等于0時,表示DMUj此時DEA有效,說明相對于其它被評價單元,該決策單元既沒有因投入多余而造成資源使用上的浪費,也沒有因產出不足而產生資源分配上的效率損失,表明該決策單元指標狀態相對最合理,配置效率相對最優,決策單元的經濟行為同時為技術有效和規模有效;僅僅最優值θ*=1,表示DMUj只是DEA弱有效,說明該決策單元處于相對最優狀態,但還有改進的余地;當θ*<1,表示決策單元DMUj是非DEA有效,說明與其它評價決策單元相比,該決策單元沒有達到資源最優配置狀態,經濟活動既不是技術效率最佳,也不是規模最佳。對于非DEA有效的DMUj,可將其投影到DEA有效面,即把非DEA有效的DMUj變成有效的DMUj。投影有效面對應的投影為分別稱為輸入冗余和輸出虧空?!鱴i0和△yi0是調整指標DEA有效性,設立目標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對象選取

為了使研究更具代表性,在武陵山區各縣 (市)中,跨地域選取擁有3A及以上級別旅游區 (點)的縣 (市)作為實際的DMU。3A及以上級別旅游區 (點)在景區建設與景區吸引力上表現更明顯,景區投入更具規模,而且其旅游的發展是區域旅游發展的命脈,即對于所有模型指標都具備典型性。鑒于后文對景區吸引力的討論涉及到景區的戰略性聯合,同時由于僅有一個3A景區對其縣 (市)吸引力與旅游收入對經濟的帶動效應相對而言都不十分明顯,因而將僅擁有一個3A景點的銅仁松桃縣、石阡縣、中方縣、會同縣、靖州縣而湘西州花垣縣未納入研究范圍。同時由于景區投入資金數據的可得性,張家界桑植縣,懷化的洪江市、沅陵縣,湘西州永順縣、古丈縣也無法被選擇。選取對象縣 (市,區)及旅游景區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縣 (市區)及代表性旅游景區分布

(三)指標體系建立與數據來源

文獻分析結果顯示,選用可計算的替代性指標是實現對旅游生產過程進行表征和效率評價的通常做法。對于投入指標體系,經濟學中生產要素的投入一般分成3部分:勞動、土地和自然資源、資本[18]。勞動力對游客城市旅游滿意度的提高具有影響,但目前相關統計年鑒并沒有做出細致的數據梳理。土地和自然資源在旅游產業內的用途實質上是指旅游資源本身對于游客的一種吸引力。因此,采用旅游資源吸引力這一指標來衡量自然資源投入,具體計算方法為使用經國家旅游局審定的3A、4A和5A級旅游區 (點)來反映各城市旅游資源的綜合吸引力[19],以旅游景區需具備的最低分值作為相應級別景區對游客的吸引力,并認為相同級別的旅游景區對游客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并將縣 (市)中所有3A、4A和5A級旅游區/點的分值加總求和。資本投入采用縣 (市)內所有3A、4A、5A旅游區/點的累計投入資金合計數衡量。對于產出指標體系,由于研究的問題是旅游投入的有效利用以及旅游產業對地方經濟的帶動效應,因此選取縣 (市)旅游綜合收入與國民生產總值兩個指標構成產出指標體系。資金投入數據來源于景區開發公司官方網站,旅游綜合收入與區域GDP數據來源于各縣 (市)政府工作報告。

三、研究結論與解釋

利用DEA模型,計算出2013年武陵山區15主要縣 (市)旅游的綜合效率,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如表2所示:

表2 2013年武陵山區主要縣 (市)旅游的綜合效率、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

(續表2)

(一)綜合效率分析

在武陵山區15個主要旅游縣 (市)中,綜合效率有效的城市有兩個,即湘西州鳳凰縣與吉首市區,其他13個縣 (市)綜合效率是缺乏效率的,說明2014年只有上述兩個縣 (市)在給定旅游發展資源投入條件下獲得的實際產出位于生產的最佳前沿面上,并處于生產曲線的拐點,即在最合適的規模下達到了產出最大化,而大部分城市沒有實現產出最大化??傂首钚≈禐?.161,平均值為0.493,標準差為0.287。說明市縣之間旅游效率差距較大,分布不均勻。其中,恩施州的巴東縣、利川縣、咸豐縣,懷化市的通道縣,張家界市區以及綜合效率有效的湘西州鳳凰縣、吉首市其旅游效率高于該平均值,占縣 (市)總數的46.67%。恩施州的建始縣、恩施市區、銅仁市區、懷化市的芷江縣、張家界的慈利縣、邵陽市的新寧縣,四川黔江區,重慶武隆縣均低于該均值,占縣 (市)總數的53.33%。從平均值上看,城市旅游生產過程中,有49%的投入資源獲得了效率,而其他51%則處于利用的無效率狀態,即使減少現有投入資源規模的51%,縣 (市)仍可以通過加強利用能力獲得相等的產出,說明現今武陵山區旅游生產過程中對資源利用的水平較低,資源存在較大浪費和不經濟性。

(二)技術效率分析

純技術效率方面,武陵山區技術效率有效的縣 (市)也只有4個,即恩施州的咸豐縣、張家界市區、湘西州的鳳凰縣和吉首市,占整個武陵山區重要縣 (市)的26.67%。說明上述4個縣 (市)在既有的旅游發展資源投入條件下實現的實際產出是位于生產的最佳前沿面上。造成其非綜合有效的原因是其規模效率過低。剩余11個縣 (市)則處于技術效率低效區域。技術效率最小值為0.201,平均值為0.603,標準差為0.57,說明各市縣之間技術效率都比較有效,但分布很不均勻,只有技術效率有效的兩個縣 (市)和恩施州的巴東縣、利川縣,銅仁市區以及懷化市的通道縣其技術效率高于該平均值。從平均值看,武陵山區技術效率略高,說明在現有旅游資源投入的條件下,其資源之間的組合結構是擁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此種合理性還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可以通過資源的優化組合進一步提升。

(三)規模效率分析

在武陵山區各縣 (市)中邵陽市新寧縣,湘西州的鳳凰縣與吉首市規模有效,其余各縣 (市)都是規模低效率。在規模低效率的各縣 (市)中,恩施州的巴東縣、利川縣、咸豐縣、恩施市、貴州銅仁市區以及張家界市區處于規模收益遞減階段,其旅游發展規模已經超過了城市本身對要素的消化能力,資源和要素的冗余已經阻礙了城市效率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必須通過提質升級等方式實現最優的發展規模,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完成旅游發展效率的提高。其余縣 (市)都處于規模效益遞增階段,意味著其旅游資源的投入總體是過少的,旅游生產規模尚不足以實現收益最大化,仍可以通過擴大生產規模取得更高的旅游效率。

(四)分解效率對總效率的貢獻影響

據DEA的效率評價原理,總效率與其各分解效率之間相互影響和制約,并據此可以判別相互關系和影響總效率的原因。為實現此目的,我們通過研究基于各城市的旅游總效率與規模效率、總效率與技術效率的二維有序坐標對散點圖 (包括均值),如圖1所示,再通過散點圖內散點的位置判斷各分解效率與總效率之間的關系。在散點圖中,橫坐標為城市的旅游總效率,縱坐標分別為對應城市旅游總效率的分解效率。根據總效率與其分解效率之間的關系可知:散點圖中的散點越接近45度對角線,說明該分解效率對總效率的影響和制約強度越強[20]。

圖1 各城市的旅游總效率與技術效率、總效率與規模效率的二維有序坐標對散點圖

從圖可見,兩幅圖內的多數散點都偏離45度對角線,沒有表現出圍繞45度對角線集中分布的特征,但有少數點是位于45度對角線周圍。相比較而言,圖 (2)中更多散點位于散點圖頂部,而圖 (1)中更多散點位于對角線周圍,因此技術效率對綜合效率的制約和影響要相對強于規模效率。

四、發展與建議

(一)旅游產業發展的增長潛力

武陵山區旅游效率與經濟效率綜合水準都不高,旅游資源的利用與旅游產業對當地經濟的帶動都不十分有效。假如武陵山區域內各旅游資源有效利用,旅游產業對區域經濟有效推動,利用DEA得出的各縣(市)增長潛力數據作圖。如圖2所示。恩施州的咸豐縣、懷化市的通道縣、張家界的慈利縣、湘西州的吉首市,如能實現旅游有效率,在現有的投入前提下旅游收入可以倍數增長,并帶動區域內GDP增長。恩施州的巴東縣與建始縣,其旅游業本身的發展潛力并沒有完全發揮,實現旅游有效率可以帶來旅游收入的大幅度增長。恩施州的恩施市區其旅游業的繁榮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沒有完全實現,旅游發展實現有效率則只能促進GDP的增長。其余各縣 (市)由于其分解效率有效或是接近有效已充分發揮增長潛力。綜上所述,當武陵山區各縣 (市)擁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當旅游資源能夠得以科學有效的組合,一些縣 (市)可以促進旅游業的繁榮,更多的縣 (市)也能依賴旅游產業為支點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實現旅游扶貧的預期效果。

圖2 武陵山區15個縣 (市)產出指標的增長潛力

(二)提升規模效率,實現綜合效率

根據經濟學原理,邊際收益遞減,旅游總體效益必然經過一個由低投入高產出向高投入低產出過渡的階段。由于地理位置閉塞,地區產值也處于相對貧困的階段,武陵山很多地區旅游產業的發展都處于規模不足的階段。武陵山區豐富的綠色生態資源與獨特的民族文化氛圍確實是十分珍奇而罕有的,擁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野三河、萬佛山都是國家4A級景區,但從其規模效率值來看,野三河所在的恩施州建始縣,萬佛山所在的懷化市通道縣,其規模效益都存在相當大的增長潛力。連同湖南懷化市的芷江縣、重慶黔江區以及重慶武隆縣5個縣 (市)都應該擴大區域內旅游產業的發展規模。作為湖南省旅游龍頭的張家界因其世所罕見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奇觀,加上舉世罕有的天門山等大量高品位高密度集聚于行政區域內的山水勝景,使之在世界性的旅游市場競爭中具有資源性優勢。近年來,接二連三的、具有轟動效應的促銷創意,也使張家界在國內外旅游市場上一路走高。因此張家界的旅游產業發展效益節節攀升。然而就其旅游效率來講,張家界市已經進入了規模效率遞減的階段,其旅游資源的投入已不能被城市有效的消化。其資源和要素的冗余開始阻礙城市旅游效率的提高。對于張家界以及武陵山區內與張家界情況類似的恩施州的巴東縣、利川縣、咸豐縣、恩施市以及貴州銅仁這5個縣 (市),應該更注重產品質量的提高,以及整個旅游產業的規模性升級,科學地探尋與不斷地追求最適當的發展規模。

(三)擴大技術效率,有效組合資源

利用DEA模型,若在技術效率方面追求最高產出,其投入指標的優化方案如表3所示 (--表示無需變化)。為實現旅游效率,各縣市不僅可以更有效地打造景區吸引力,同時可以更合理地利用景區資金投入來實現旅游有效率。景區吸引力方面更有效的投入表現在更有效的景區宣傳,更便捷的基礎設施建設等等。減少景區資金現階段投入即提升資金利用效率。湖北咸豐縣,湖南張家界市、鳳凰縣、吉首市由于分解效率有效或接近有效無需在投入配比及規模上進行更改。

表3 各縣 (市)投入指標的優化方案

實現此種優化方案的具體措施主要是以下幾點,第一,應該優化投資環境,培育特色旅游產業,以期吸引優質要素投入,推動現有旅游企業重組,激活固定資產投資資本,提高產能利用率,獲得較高的資源綜合效率;第二,應該增強景區吸引力,緩解景點多而不精的尷尬局面。此舉并不提倡減少新的珍奇旅游景點開發,而是主張不論是現在景區的投資改進,還是新的景點的初期開發,都必須盡力挖掘其有特色的吸引力。在沒有完全開發出其潛力的情況下應該盡少地開發新的景點。同時,由于武陵山區處于4省結合處,行政分割使得其景區打造失去了原本的整體性,而且局部而分散的景區旅游投入也有限。隨著全國景區間的戰略性合作成為趨勢,武陵山區應當通過彼此間的戰略性合作增強整體的吸引力,并利用共有資源資金投入科學配合,增強景區的共同吸引力。因此,武陵山區整體上應該依靠景區間戰略聯合,增強景區吸引力,形成聚集效應,輔以更有效的資源投入組合利用效率。具體看來,恩施州的建始縣、懷化市的通道縣、張家界的慈利縣3縣應該以全力打造區域內各景點,以增強區域內各景點的聯合吸引力為主,并讓各景點盡可能與地理位置上相接近的大小景點相聯合。恩施州的巴東縣、利川縣、咸豐縣、恩施市區,湖南邵陽市的新寧縣、湘西州的吉首市這6個縣 (市)則應該將擴大景區吸引力與加強資金資源投入的有效利用率相結合,應在不斷地開發該行政區域內各景點獨特魅力的同時,吸引優質要素投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完善配套設施的建設,同時優化投資環境,提高產能利用率。

[1]馬曉龍.城市旅游競爭力:基于58個中國主要旅游城市的比較研究[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144-146.

[2]楊勝華.加快武陵山區民族文化與旅游產業發展的思考[J].中國民族,2011(6):42-45.

[3]龍祖坤.民族地區村寨經濟的發展模式探析.[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1-73.

[4]龍祖坤.湖南鄉村旅游環境及持續發展分析.[J]生態經濟.2008(1):106-109.

[5]尹少華,冷志明.基于共生理論的“行政區邊緣經濟”協同發展——以武陵山區為例[J].經濟地理,2008(2):242-246.

[6]龔勝生,吳清,張濤.湖北武陵山區旅游系統空間結構研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14(9):1 222-1 228.

[7]孫景榮,張捷,章錦河,等.中國城市酒店業效率的空間特征及優化對策[J].經濟地理,2012(8):155-159.

[8]K ksal C D,Aksu AA.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A-group travel agencies with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A case study inthe Antalya region,Turkey[J].Tourism Management,2007(3):830-834.

[9]田喜洲,王渤.旅游市場效率及其博弈分析——以旅行社產品為例[J].旅游學刊,2003(6):57-60.

[10]Nooreha H,Mokhtar A,Suresh K.Evaluating public sector 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A case study in road transport department;Selangor,Malaysia[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00(4):830-836.

[11]劉長生.低碳旅游服務提供效率評價研究——以張家界景區環保交通為例[J].旅游學刊,2012(3):90-98.

[12]馬曉龍,保繼剛.基于DEA的中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使用效率評價[J].地理研究,2009(3):838-848.

[13]李艷雙,韓文秀,曾真香,等.DEA模型在旅游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中的應用[J].河北工業大學學報,2001(5):62-66.

[14]陶卓民,薛獻偉,管晶晶.基于數據包絡分析的中國旅游業發展效率特征[J].地理學報,2010,65(8):1 004-1 012.

[15]王坤,黃震方,陶玉國,方葉林.區域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間特征及溢出效應分析——以長三角為例[J].經濟地理,2013(4):161-167.

[16]梁明珠,易婷婷.廣東省城市旅游效率評價與區域差異研究[J].經濟地理,2012(10):158-164.

[17]魏權齡.評價相對有效性的DEA方法——運籌學的新領域[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18][美]薩繆爾森·保羅·A,[美]諾德豪斯·威廉·D.經濟學(12版 )[M].高鴻業,譯.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1:41.

[19]馬曉龍,保繼剛.基于數據包絡分析的中國主要城市旅游效率評價[J].資源科學,2010(1):88-97.

[20]馬曉龍,保繼剛.中國主要城市旅游效率影響因素的演化[J].經濟地理,2009(7):1 023-1 028.

猜你喜歡
武陵山規模景區
武陵山歌
50億元!目前規模最大的鄉村振興債券發行
云南發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區擬確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摘牌』
推動武陵山片區民族文化生態旅游脫貧
“摘牌”
某景區留念
規模之殤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規??蛇_15BG的Veloce Strato平臺
武陵山地區幾種民族藥用植物的研究與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