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肉瘤化療臨床分析

2015-07-04 13:56王立成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化療

王立成

【摘要】目的:探討骨腫瘤患者臨床化療方案。方法:選取臨床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20例化療臨床進行分析。結果:對骨肉瘤的廣泛切除,并化療加局部放療,這些都獲得了良好的早期療效。結論:骨肉瘤的T5、T10方案都是先化療,后手術,手術后選擇合適的化療藥物。不言而喻,術前化療可以使我們有機會了解到化療的近期效果,有助于以后用藥的選擇。

【關鍵詞】骨肉瘤;化療;化療藥物

原發性骨肉瘤是間葉細胞的惡性腫瘤,其特征是由腫瘤細胞直接形成骨或骨樣組織。在骨髓瘤之后,它是第二位常見的原發骨腫瘤。多發于骺閉合之前,即年齡小于20歲的年輕人。男性患者發病率稍高。在骨肉瘤的病例中,有1%~2%的腫瘤會累及脊柱。骨肉瘤的輔助化療經過多年爭論,已經取得相當一致的意見[1]。當前術前化療(稱為新輔助化療)受到相當重視。上述骨肉瘤的T5、T10方案都是先化療,后手術,手術后選擇合適的化療藥物。選取臨床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骨肉瘤患者20例化療方法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收治的20例骨肉瘤患者,其中男9例,女11例;年齡6~43歲,平均26歲。發病部位:股骨下端10例、脛骨上端6例、肱骨上端2例、股骨上端1例、股骨干1例。

1.2 化療方案

1.2.1T7方案:BLM 12mg/m2 iv 第1天 2次/日×2;CTX 600mg/m2 iv 第1天 2次/日×2;ACD 450mg/m2 iv 第1天 2次/日×2;VCR 1.5mg/m2 iv 第14天28、35、56、63天;HDMTX 8~12g/m2 iv 第14、28、35、56、63天;CF 10~15mg,Q6h×10 第14、28、35、56、63天;ADM 45mg/(m2·d)×2 第42天;手術 第70天,術后按以上順序重復3次

1.2.2T10方案:術前:HDMTX 8~12g/m2,MTX后20小時,第0、1、2、3周各一次。第4周手術。術后根據腫瘤細胞分化程度,選擇術后化療方案,術后2周繼續化療。組織學壞死率小于90%,術后第0、3周ADM+PDD各用一次。ADM 30mg/(m2·d) 第l~2天;PDD 120mg/m2/d iv 第l天;14天為一周期×2。術后BLM+CTX+ACD第6周用一次,BLM 12mg/(m2·d) iv 第1~2天,CTX 600mg/m2 iv 推注 第1~2天,ACD 600μg/m2 iv 第1~2天,休息1~3周后重復以上方案2次,共3個療程。腫瘤細胞壞死率大于90%,BLM+CTX+ACD,HDMTX,ADM治療。術后第0周,BLM+CTX+ACDX 1次,術后第3、4、8、9周各用一次HDMTX,術后第5周,ADM 30mg/(m2·d) 第1~3天,休息1周后重復以上方案2次,共3個療程[2]。

1.2.3AD方案(96小時持續靜脈點滴):ADM 20mg/(m2·d)×4天(96小時持續靜脈點滴),PDD 120mg/(m2·d) iv 第1天,28天為一周期。

1.2.4VAC方案:VCR 1.4mg/m2 iv 每周一次×12,ACD 0.015mg/kg iv 2次/日×5,12周重復一次。

1.2.5VACA方案:VCR 1.5mg/(kg·周) iv 第1~6周,第8~13周,ACD O.015mg/(kg·d) iv 每12周的第1~5天,CTX 500mg/m2 iv 推注每周一次,ADM 30mg/m2 iv dl~3,每3周重復。

2 結果

如術后的腫瘤壞死率小于90%,術后化療時用PDD代替HDMTX。T12方案中,術前用HDMTX和BCD,如果腫瘤壞死率大于90%,術后化療重復3次,共15周;如果腫瘤壞死率小于90%,術后化療則改用ADM和DDP,并延長化療時間,療程達6次,共27周。對骨肉瘤的廣泛切除,并化療加局部放療,這些都獲得了良好的早期療效。

3 討論

骨肉瘤為最常見的原發骨腫瘤。典型的骨肉瘤包含約80%的骨肉瘤,通常為產生類骨或不成熟骨的高度惡性梭形細胞瘤。腫瘤好發于長管狀骨的干骺端,偶見于骨干,最多見于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約占全部病例的一半,其次為股骨和肱骨上端,很少見于腓骨、骨盆和椎體。早期癥狀為局部疼痛,夜間加重,疼痛最初為間斷性,易與生長疼痛混淆,以致全面檢查被延誤。隨即局部出現腫脹或腫塊,質地韌硬,皮膚溫度增高,靜脈怒張,輕度壓痛,偶可聞及血管雜音??砂l生病理性骨折。骨肉瘤最常見的血行播散轉移部位為肺。部分患者診斷時已有轉移的癥狀。

骨肉瘤的其他幾種亞型,如繼發于Paget病或既往放療的骨肉瘤。老年成視網膜細胞瘤患者放療后可轉變成侵襲性強的骨肉瘤。骨肉瘤患者的中位年齡為20歲,絕大多數為高度惡性的髓質型。骨膜外病變為皮質旁成骨肉瘤,常發生于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比典型的骨肉瘤轉移晚,惡性度低。另外一種近皮質的亞型為骨膜骨肉瘤,常侵犯脛骨,生物學行為及惡性度介于骨膜外骨肉瘤和典型骨肉瘤之間。平片示骨小梁減少,新骨形成。CT顯示骨皮質中斷。MRI顯示腫瘤與軟組織的分界。另外,骨肉瘤患者血清ALP及 LDH經常增高。

骨肉瘤臨床表現為局部侵犯及遠處轉移。治療前檢查胸部平片(用于對照)及CT,骨病變部位CT及MRL。高度惡性及各種亞型先行術前化療?;熆伸o脈內或動脈內給藥,至少含下列細胞毒藥物的兩種:多柔比星(阿霉素,ADM)、PDD、CBP、IFO及大劑量MTX(CF解救),化療藥物應足量,應用G~CSF支持[3]。術前化療2~6周期,擴大手術切除,近85%的成人骨肉瘤有可能保留肢體。手術切緣應為陰性,切緣盡量寬,將局部復發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切緣盡量精確以最大可能保留肢體功能。低度惡性的骨膜外骨肉瘤,手術切除。根據術后病理改變,評估新輔助化療方案的療效。如術后組織學明顯緩解,應用同樣的方案繼續化療幾周期,如療效差,應換不同的藥物進一步化療。聯合化療12~24周。MRI重新分期。高度惡性(分級Ⅱ、Ⅲ或透明細胞)擴大手術切除。如不能手術切除,考慮常規的質子束放療。治療結束后,低度惡性骨肉瘤復查,2年內每3個月檢查一次,3年后每4個月檢查一次,4、5年后每6個月檢查一次,包括體格檢查、胸部平片、四肢的平片。如胸部平片異常,檢查CT。每次就診重新評估功能。如復發,再次化療±手術切除。隨診應對復發后治療有效的患者。

【參考文獻】

[1] 于秀淳,劉曉平,周銀,等.MMIA術前化療在骨肉瘤保肢術中的意義[J].腫瘤防治研究,2003,30:217-219.

[2] 牛曉輝[1];王潔[2].經典型骨肉瘤診斷與治療路徑.中國骨腫瘤骨病.2010.97-100

[3] 楊迪生;范順武.骨肉瘤輔助化療方案的中遠期療效觀察.中華骨科雜志.2000.35-39

猜你喜歡
化療
跟蹤導練(二)(3)
更正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效果與化療敏感性研究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胃癌術后接受化療后再次復發因素研究
化療相關不良反應的處理
PICC個性化護理在惡性腫瘤化療中的應用
順鉑聯合多西他賽同步化療治療中晚期宮頸癌的效果
中醫辨證結合化療治療中晚期胃癌50例
新癀片糊劑治療化療致組織損傷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