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淡宮頸癌陰道出血的治療體會

2015-07-04 13:56臧冰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治療手術

臧冰

摘要:目的淺淡宮頸癌陰道出血的治療方法。方法選取2012年至2013年,我科室收治的宮頸癌陰道出血患者30例,對臨床病患臨床表癥狀及手術方法進行總結分析。結果30患者經手術治療后大出血控制情況28/30(93.3%)有效,臨床出血因感染導致發熱情況得到控制24/30(80%)。結論及時有效的手術治療能夠及時挽救患者生命,控制病情惡化。

關鍵詞:陰道出血;手術;治療

宮頸癌是婦科最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發展中國家其發病率占女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的首位。隨著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其中宮頸鱗狀細胞癌占80%~85%。其主要癥狀為白帶增多、接觸性出血及不規則流血史等。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2年至2013年,我科室收治的宮頸癌陰道出血患者30例,年齡27-45歲,平均年齡35歲?;颊吲R床出現中、晚期宮頸癌潰瘍出血及空洞出血。

1.2方法手術可做腹下動脈結扎,也可行介入動脈栓塞法治療。髂內動脈結扎法:在開腹后,摸清髂總、髂內、髂外動脈交叉部位及輸尿管走向,以髂內外動脈分支處為中心,在髂內動脈內側縱向剪開后腹膜約6cm長,左右拉開腹膜,鈍性分離髂總及髂內動脈周圍的結締組織,暴露髂總及髂內動脈,以闌尾鉗在距髂總動脈約2cm處提起髂內動脈,用中彎鉗在髂內動脈與髂內靜脈之間進行分離,以引線針或小直角鉗將l0號絲線二條自髂內動脈下方引出,結扎髂內動脈[1]。兩結相距約1cm,結扎后不必剪斷動脈。介入動脈栓塞法:采用Selding方法,經皮股動脈穿刺,放置4F或5F動脈導管,經髂外動脈、腹主動脈依次至對側或同側髂內動脈,用60%泛影葡胺行子宮血管造影,確定出血血管,使用栓塞劑阻斷血管,拔除導管,局部加壓包扎,患者平臥位24h,穿刺部位局部沙袋加壓6h,防止出現血腫。

1.3統計分析應用spss17.0軟件建立數據庫,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30例患者經手術治療后大出血控制情況28/30(93.3%)有效,臨床出血因感染導致發熱情況得到控制24/30(80%),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宮頸癌是宮頸黏膜細胞受致癌因素影響而失去生理性調控致使細胞無節制地增生、蔓延而成,細胞在增生過程中可不斷地侵蝕破壞周圍組織,最終因全身消耗至衰竭而死亡。臨床上按侵犯范圍可將宮頸癌分為5期:異型細胞開始在黏膜表層內出現,核增大深染或輕微核分裂,基底完整,細胞排列尚無明顯混亂時稱為宮頸上皮內瘤變(CIN),按病變程度分為CINl、CIN2、CIN3(即0期,相當于原位癌);工期為細胞典型癌化,成團突破基底膜,但仍尚未侵犯宮頸周圍組織及宮體宮腔;當癌變侵犯宮腔及周圍組織,但未達盆壁,或侵犯陰道未達下1/3時可診斷為Ⅱ期;若侵及盆壁但未及鄰近器官者即為Ⅲ期;侵蝕膀胱或直腸或超出真骨盆者,稱為Ⅳ期;其中擴散到鄰近器官者為Ⅳa期,擴散至遠處器官者為Ⅳb期。癌細胞不斷地增殖、壞死、脫落,沿著淋巴轉移至腹股溝、閉孔、髂內外、骶前及腰等處淋巴結,形成癌灶,血行轉移很少見,個別可轉移至肺、肝、腎、骨。

早期病例多無癥狀,如已出現癥狀則以白帶增多,周期中少量不規則流血或接觸性出血為主。中晚期病例則以中至多量的間斷性陰道流液及出血為主,陰道排液呈米湯樣,惡臭。因陰道多量流血而就急診者多為中晚期,癌組織已侵犯至宮旁但未達到盆壁,侵犯陰道壁但未達下l/3者?;颊叱TV長期白帶增多,開始為水樣,后來因為腫瘤壞死組織感染、腐敗而量變多,腐臭或腐肉狀腥臭,有的可終日不斷。也可帶血、感染、發熱、下腹墜痛。常在接觸后,如性交、跌坐及排便、粗暴地陰道檢查等,頸管及宮腔中的潰瘍、空洞面崩裂或大塊菜花狀癌塊脫落血管損傷而大量出血?;颊咭话闱闆r均較差,消瘦、貧血、疲憊無力較為多見。晚期消耗明顯者或感染者多有發熱[2]。

腹部檢查應從捫觸臍周開始,逐漸向正中恥骨上方輕按觸摸,讓病人放松腹壁后再向深處查看子宮體是否增大、變硬及活動受限等,兩側附件、宮旁及盆壁有無硬結、固定、壓痛。得到初步印象,以便與婦科內診檢查結果互相對照以較準確地判斷病情。外陰消毒后,帶消毒手套涂潤滑油,先用示指輕輕伸入陰道,觸摸陰道壁黏膜是否已被涉及,擴散癌面的部位及大小,外生菜花樣轉移灶多長在宮頸與陰道側穹窿壁上,向陰道腔生長甚快,有時形成大如拳頭的腫塊,硬而不規則,質脆而松,隨時可成塊脫落,而使創面出血不止。如遇小動脈被腐蝕發生破裂即可出血如注。如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因大出血而休克。指檢捫清宮頸大小及癌灶狀況后再做雙合診以查清附件及盆腔情況。

宮頸癌陰道出血可采用腹主動脈下端阻斷術:在左右髂總動脈分叉以上的相應部位,剪開腹膜4~5cm,分離腹主動脈周圍結締組織,暴露腹主動脈下端與髂總動脈分叉部位,用中彎鉗像游離髂內動脈一樣小心分離腹主動脈下端(完全游離約1.5cm,注意勿損傷位于放動脈右后方的下腔靜脈),以引線針將寬1cm,長20cm的棉帶,由腹主動脈游離段的下方穿過,將棉帶兩端一起套入一條長7~8cm,直徑lcm的橡皮管,在管的一側穿出,拉緊后以鉗夾住出口端的棉帶,使橡皮管另一端壓迫腹主動脈,而達到暫時阻斷血流的作用,一般阻斷20min不會造成下肢及盆腔器官缺血、壞死,在阻斷時間,應迅速找到手術野出血點縫扎止血,如時間不夠,放松阻斷5~10min,然后再阻斷20min,繼續進行止血手術(注意:在阻斷腹主動脈部位以上有腸系膜下動脈,阻斷時應避免損傷該動脈)。采用大量紗布條緊壓出血部位,關腹時紗條尾端留在創口處,術后逐日抽出。同時配合應用其他藥物(止血、消炎),能取得較好的效果[3]。應用此法時,勿使輸尿管受壓,以免引起無尿,或造成輸尿管壞死。為了防止術中出血,要求術者有一定的手術經驗,熟悉解剖,操作認真,遇到出血時不慌張,不亂下止血鉗,以免發生更多的出血和損傷。

就大出血而論,如搶救及時,措施得力,患者定能脫險,其后遺癥是貧血、感染、體力低下,只有根據條件逐步調養糾正。就宮頸癌本病來說,其預后要根據臨床分期、是否治療、以及治療條件和技術而定。

參考文獻

[1]劉慧霞.宮頸癌合并妊娠1例并文獻復習.中國醫藥指南.2014,05:201-202.

[2]王利.宮頸癌合并妊娠1例.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02):801.

[3]趙新愛.宮頸癌30例臨床特點分析.基層醫學論壇.2014,11:1402-1403.

猜你喜歡
治療手術
改良Beger手術的臨床應用
手術之后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顱腦損傷手術治療圍手術處理
淺談新型手術敷料包與手術感染的控制
中西醫干預治療腹膜透析置管手術圍手術期106例
手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