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新生兒貧血的臨床治療體會

2015-07-04 00:10仲坤
家庭心理醫生 2015年7期
關鍵詞:治療貧血新生兒

仲坤

摘要:目的 探討對新生兒貧血的治療。方法 選取2014年3月——2014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新生兒貧血60例,分為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給予相應的治療。結果新生兒貧血60例中為治療組治愈率為96.66%,對照組治愈率為86.66%。照組治愈率明顯低于治療組。結論選擇治療組治更好的治療,提供充足的液體、熱量加強護理,保暖,吸氧;藥物治療是對急性大量失血者給予輸血、補鐵治療,慢性貧血可給予重組人類紅細胞生成素;出血應該用全血治療;鐵劑治療時至少3個月,為保證嬰兒生長需要,甚至要繼續用1年。

關鍵詞:新生兒;貧血;治療

新生兒貧血可分為新生兒失血性貧血,新生兒溶血性貧血,新生兒缺血性貧血等,新生兒失血性貧血主要是在胎-胎之間輸血,供血者需交換輸血或單純輸血來提高紅細胞壓積至安全水平,受血者可有紅細胞增多癥,可能需要用膠體液進行部分交換輸血(交換放血)治療,使紅細胞壓積降至安全水平[1]。

產前出血主要是由于經胎盤失血,包括胎兒-胎盤出血、胎-母輸血及雙胎間輸血等。由于出血隱匿,出血量多少不等,出血速度可急可緩,因此,臨床表現各不相同;產時失血多由于分娩時產科意外情況、胎盤及臍帶畸形而引起。嚴重失血常發生于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或剖宮產時誤切胎盤而致失血,胎盤畸形以多葉胎盤較常見[2]。正常臍帶可由于過度牽扯而突然出血,臍帶畸形如臍帶血管瘤、迷走血管等,后者是臍帶達到其植入處前分出1條或多條血管,其血管壁薄,缺乏臍帶膠樣組織的保護,極易破裂;臍帶帆狀植入胎盤,血管亦在無保護情況下穿過羊膜和絨毛膜之間,生后失血以臍部、胃腸道和內出血多見。

1資料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4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新生兒貧血60例,全部病例符合小兒貧血的診斷標準。按隨機法分治療組30例,對照組30例。治療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10個月至5歲。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1至4歲。

1.2方法

1.2.1藥物治療 對患兒提供充足的液體、熱量加強護理;保暖;吸氧。對急性大量失血的患兒應給予輸血、補鐵治療[3],慢性貧血可給予重組人類紅細胞生成素(rhuEpo)。出生在24h內,靜脈血Hb<130g/L;急性失血≥10%總血量;氣急、心動過速或迂緩病兒應給予輸血。所需輸全血量(ml)=體重(kg)×(預期達到的Hb值-實際Hb值)×6。大量失血病兒除輸血,還應加用元素鐵。元素鐵2~3mg(kg·d) po bid或tid。用于預防和治療未成熟兒與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有關的慢性貧血。rhuEpo 100~200U/(kg·次) iv或ih qd連用5d停2d。繼后 400U/(kg·次) iv或ih 1次/d 3次/周,繼后 150~200U(kg·次) iv或ih 1次/3d 用2次

1.2.2全血治療 對于血溶量不減少時的貧血,可輸壓縮紅細胞,為所需全血量的1/2。輸血治療應權衡輸血可能獲得的感染,例如巨細胞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乙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等。

1.2.3鐵劑治療 該療法至少3個月,為保證嬰兒生長需要[3],甚至要繼續用1年。

1.2.4rhuEpo治療 治療后血清鐵、鐵蛋白及轉鐵蛋白飽和度均下降,并與rhuEpo劑量有關,故在治療時應補較大量鐵7~8mg/(kg·d),同時加用維生素E。偶可見暫時性的中性粒細胞減少。

1.3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χ?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30例患者,有效處理29例,處理有效率為96.66%;對照組30例患者,有效處理26例,治療有效率為86.66%。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胎-胎輸血若能在產前確診,受血胎兒穿刺抽取過多的羊水,可緩解癥狀,并為病因治療的方法[4]。發生在產時和產后的失血,需提高接生技術,加強圍生期保健,防止難產和早產,生后常規補充維生素K等均為有效措施。發生在產前的胎-母失血是胎兒失血最常見類型,其病因和機制仍不明確,發現羊膜穿刺,外倒轉,靜脈注射催產素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時皆可發生,除積極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外,其他操作應慎重,并注意鑒別本癥的發生,及時采取有效診治措施。

抗維生素D性佝僂病是一種腎小管遺傳缺陷性疾病,有低血磷性和低血鈣性兩種。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僂病是由于腎小管缺陷,腎臟丟磷,以致鈣、磷代謝紊亂,造成佝僂病。遺傳方式是性聯顯性遺傳,對一般生理劑量的維生素D無反應。李司忒菌病患者外周血白細胞常增多,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主。臨床上表現各不相同,主要臨床類型有化膿性腦膜腦炎、敗血癥和圍生期感染等。

生理性貧血是足月兒生后6~12周Hb下降至95~110g/L。早產兒生后4~8周Hb下降至65~90g/L。病理性貧血由溶血、出血、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皮膚黏膜蒼白。急性失血時可伴心動過速、呼吸急促、低血壓和休克。溶血病有黃疸、肝脾腫大、水腫。急性貧血通常由失血引起,通常有蒼白、氣促、心率增快和低血壓,紅細胞壓積(HCT)起初可正常,但由于血液稀釋可在6h內下降。慢性貧血可有蒼白,因代償而無臨床窘迫癥狀,肝脾可腫大,部分患兒通常會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癥狀。

紅細胞計數及Hb低于胎齡正常范圍,生后2周靜脈血Hb≤130g/L,毛細血管Hb≤145g/L。網織紅細胞計數常增加,若減少考慮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立即尋找貧血原因 檢查胎盤;血涂片觀察RBC形態、網織RBC計數;直接coombs試驗;母血涂片計算胎兒RBC與母RBC比值以除外胎-母輸血。其他選擇性檢查 特異性IgM抗體測定(風疹、CMV、弓形體、細小病毒B19);止、凝血試驗;RBC酶測定及Hb電泳;影像學檢查以尋找出血的部位 生理性貧血是足月兒生后6~12周Hb下降至95~110g/L。早產兒生后4~8周Hb下降至65~90g/L。病理性貧血由溶血、出血、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皮膚黏膜蒼白。急性失血時可伴心動過速、呼吸急促、低血壓和休克。溶血病有黃疸、肝脾腫大、水腫。急性貧血通常由失血引起,通常有蒼白、氣促、心率增快和低血壓,紅細胞壓積(HCT)起初可正常,但由于血液稀釋可在6h內下降。慢性貧血可有蒼白,因代償而無臨床窘迫癥狀,肝脾可腫大,部分患兒通常會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癥狀。

紅細胞計數及Hb低于胎齡正常范圍,生后2周靜脈血Hb≤130g/L,毛細血管Hb≤145g/L[5]。網織紅細胞計數常增加,若減少考慮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立即尋找貧血原因 檢查胎盤;血涂片觀察RBC形態、網織RBC計數;直接coombs試驗;母血涂片計算胎兒RBC與母RBC比值以除外胎-母輸血。其他選擇性檢查 特異性IgM抗體測定(風疹、CMV、弓形體、細小病毒B19);止、凝血試驗;RBC酶測定及Hb電泳;影像學檢查以尋找出血的部位。

參考文獻

[1] 文江舸,劉艷 . 新生兒重度貧血36例臨床特點分析[M] . 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 2013,5(03).

[2] 新華,黃成姣,袁琳,陳超 . 新生兒失血性貧血臨床分析[J] .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1, 26(04).

[3] 張倩,馮星 . 早產兒貧血的常見癥狀及輸血治療[J] .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2, 27(02).

[4] 劉曼玲,王列,宋梅,李占魁 . 重組人類促紅細胞生成素配伍鐵劑防治早產兒貧血60例[J] . 陜西醫學雜志, 2008,37(01).

[5] 王莉,刁敬軍,張軍 . 新生兒貧血臨床特點及病因探討[M] . 中國小兒急救醫學, 2013, 20(05).

猜你喜歡
治療貧血新生兒
蹲久了站起來眼前發黑就是貧血?
中醫怎么防治貧血
春困需防貧血因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著”——沒有精神就是“貧血”
新生兒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檢查什么病?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新生兒臍動脈血氣分析在新生兒窒息多器官損害診斷中的應用
臍動脈血氣對新生兒窒息及預后判斷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