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教師的童心是“生長”出來的

2015-07-04 07:05朱純潔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5期
關鍵詞:于永正童心生長

朱純潔

于永正從事40多年小學語文教學,強調用生長的眼光看兒童。于永正的童心是用生命“生長”出來的。于永正在教學中童心不泯,想學生之所想,做學生之所做,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用孩子的童年延續了自己的童年。他遵循兒童的天性,將游戲引入語文課堂,讓孩子快樂的學習,擁有精彩的童年生活。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影響下,讓自己“退居二線”,把更多的“發現”留給孩子,讓兒童做學習的主人。

當今,課堂改革仍處在持續不斷地升溫中,對于語文課堂改革大家是各顯神通。但課堂改革的目的則是如葉瀾教授所說,“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以生長的眼光看教育,還兒童一個充滿童真、童趣的課堂,最終讓兒童實現自己的生命自覺。于永正遵循兒童的生命成長規律,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興趣愛好以及生活方式展開了于式風格的語文課堂教學。于永正的語文課堂是動態生成的生命課堂,在自由王國里可以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豐厚的語文素養。

一、永葆童心,把自己教成孩子

(一)保持一顆好奇心

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美,而對于充滿好奇心的孩子來說則善于發現美。有了美的發現,才會給孩子帶來美好的情感,才能有審美情趣。而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也是《語文課程標準》的目標之一。①于永正年過古稀仍然童心不泯,保持了一顆孩子般的好奇心。他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了好奇,甚至有時會像孩子一樣癡迷地看著一件事物發呆。

于老師帶學生去看菊展,忽然看到一盆名叫“玉佛座”的菊花,他竟然興奮地大喊:“快來看,這盆花堪稱菊花之王?!雹谶@一喊竟然讓學生們全都圍觀過來,在美的享受中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力。于永正的好奇心有時比孩子還強呢!他帶著一顆好奇心去觀察生活,領略自然萬物之美。在逛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時,便被那顆長得像芭蕉似的大樹吸引了,他竟然撲了上去,圍著樹轉圈圈并與它擁抱合影。這次旅行為語文課文《旅行家樹》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和美好的情感。保持一顆好奇心,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并與語文教學聯系起來,這樣的語文課堂必定充滿審美情趣,為孩子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糧。

(二)擁有一顆同理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想告訴你,一個極其簡單又及其復雜的教育秘訣。這個秘訣,對于熱愛兒童的教師來說很容易掌握,而對于鐵石心腸的人卻是根本無法理解的。這個秘訣就是:只有教師關心學生的人的尊嚴感,才能使學生通過學習而受到教育?!雹圩鳛橐幻處熜枰鹬睾屠斫夂⒆?。于永正蹲下來看學生,理解孩子犯得錯誤,尊重那些所謂的“問題生”和“后進生”,這些孩子也因此而改變。當你擁有一顆同理心時,就會克制發脾氣的次數,因為孩子不頑皮怎么還叫孩子呢?于永正說:“發脾氣很容易,忍耐卻很難。雖然,只需要幾秒鐘?!雹?/p>

于老師班上有個出了名的“淘氣鬼”。有一次用掃帚掩門砸了一個女同學的頭,于永正知道后,竟然親自給這個女生道歉。在于老師心理早就做好了“淘氣鬼”會犯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錯誤的準備。于永正用一顆包容和理解之心原諒了他,教師要有這種海納百川的度量。后來,這個“淘氣鬼”轉學了,給予教師寫了一封信:“我永遠忘不了您對我的寬容。您沒有把我看死、盯死。您的寬容使我懂得了怎樣做人。要知道,在您以前,沒有一個老師喜歡我,我一動,他們就瞪眼、發火,斥責……”⑤

(三)散發一股孩子氣

于永正認為:“老師的臉上,不能只有嚴肅和莊重,也不能只有慈祥和和藹,還要有些許孩子氣?!雹抻谟勒3T谡n上和課下與孩子打成一片,做了“孩子王”。語文課上與同學們分角色朗讀《愛如茉莉》中媽媽和女兒的角色,于老師選擇扮演女兒。習作課上,于永正和孩子們一起演小品《傻小猴》,竟然興高采烈地表演起了小猴子的角色。這些充滿孩子氣的表演形式,正是于永正教學藝術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不要總是扮演大人的角色,與學生換換位置,學生會有更深切的感受,這樣的教學不但童趣十足,更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學生與老師這樣評價道:“學生說于永正是他們的“大朋友”;老師們則說他是個“老頑童”,也有說他是“沒長大”的?!雹叩拇_,于永正是個名副其實的“老頑童”,走到哪都散發一股孩子氣。秋季野餐中,于老師與孩子們一起進行了捉螞蚱大戰。他因為踩了兩個大蘑菇而高興地唱起了自編的《采蘑菇的“老姑娘”》。于永正最終把自己教成了孩子,用學生的童年延續了自己的童年,童顏易老,童心永不老,是于永正教學的真實寫照。

二、 游戲課堂,讓孩子快樂學習

(一)游戲“玩轉”詞語教學

在小學階段詞語教學決定著語文學習的質量,由于兒童的認知水平還比較低,對于一些晦澀的詞語很難充分理解其含義。這就要教師們想點高招了。于永正將游戲引入課堂,使同學們在“玩”中輕松理解詞語的含義并學會使用,游戲“玩轉”了整個詞語教學課堂。在講“面頰”一詞時,于老師沒有直接解釋為“臉的兩邊”,而是請學生到前面摸出于老師的面頰是哪個部位。這下有意思了,有摸額頭的,有摸鬢角的,終于有學生摸對了,但就摸了一面。這時于老師開玩笑地問:“我只長了半邊臉?”⑧于是,這個同學用雙手摸了臉的兩邊。在教授“回眸一笑”、“莞爾一笑”詞語時,于永正請同學們演示詞語意思,有幾個男同學爭先恐后地要表演。于永正借機說:“對不起,這是女生的“專利”,雖然你可能笑得很動人?!雹嵩谳p松的氛圍中,于老師自然而然地讓學生們了解了詞語的意思和使用范圍,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怎能會記得不扎實呢?于永正的課堂是輕松活潑的,學生和老師打成一片,于永正用游戲做“表”,用學習做“里”,實現了“表里如一”。

(二)游戲“點燃”閱讀課堂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對怎樣上好閱讀課,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思考。于永正抓住了兒童的生活方式,將游戲這汩新鮮血液引入閱讀課堂,使閱讀課充滿歡聲笑語,使孩子愛上閱讀,并享受著屬于他們的學習方式。于永正認為,“課堂教學要順應兒童的生活方式,盡可能和他們的生活方式有某些相似。因此,在我的課堂上,我會時不時地與學生“游戲”一把,讓課堂教學充滿生機與情趣?!雹庠趫探獭逗倩⑼返拈喿x課上,于永正就帶學生“游戲”了一把。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狐貍騙老虎的話,比誰讀得像,讀出真正地味來了,課堂中笑聲連連。最有趣的是于永正和學生一起分角色表演起了老虎和狐貍(于永正演老虎)。學生和教師好像真的進入了角色,學生表演得神氣十足,仿佛就是高高在上的狐貍,眼里充滿了對老虎的蔑視,教師則更是表演得活靈活現。寓教學于游戲之中,特別再加上老師的參與,整個課堂就被迅速“點燃”了,達到了一個快樂與學習相結合的制高點。通過充滿童趣的游戲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課文的寓意,變抽象為具體,這樣一“玩”,不用教師說學生也體會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三)游戲“沖擊”習作樂園

小學教師普遍反映作文難教,孩子不愿意寫,家長經常把孩子送到作文班,結果寫出來的作文都一個樣,套話連篇。難道作文真的是補課補出來的嗎?《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習作的目標之一:“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眥11}習作教學追求的是一種快樂的表達,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思考怎樣才能讓學生去樂于表達呢?

于永正實踐著寓寫的訓練在游戲中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快樂的習作。于永正執教的《歇后語編故事》一課中,開展了豐富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親自體驗著樂趣。他和學生一起表演“雞給黃鼠狼拜年——自投羅網”,于老師扮演的老母雞演的活靈活現,學生們演的惟妙惟肖。游戲環節使課堂更生動活潑了,讓同學們的想象力更豐富了,激發了習作熱情。在這妙趣橫生的游戲中,孩子們編造出許多鮮活的故事。比如說,《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豬鼻子插蔥——裝象》等都是同學們自己編寫的,有的同學一時興起,竟然寫了好幾篇。這就是游戲神奇的魔力,游戲的開展能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使孩子們在“玩”中享受習作的快樂。

三、 “退居二線”,把發現留給學生

(一)適時放權,讓學生做主人

新課程改革理念下要求教師角色的轉變,提倡從“獨奏者”轉換為“伴奏者”的身份,也就是要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還給學生,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于永正在尋找適時地時機讓自己“退居二線”。在執教《全神貫注》這一課時,于永正引導學生自己去分析課文,他則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時機成熟之時,于永正靈機一動讓同學們像茨威格一樣,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試著寫一句“名言”。孩子們興趣來了,因為名人名言都是書上的人寫的,還沒有自己寫過呢。孩子們寫道:“做什么事都要全神貫注,只要全神貫注,就一定能成功?!薄安粷M足+一絲不茍+全神貫注=成功”……其中還有一首小詩這樣寫道:“羅丹羅丹真專心,朋友在家不‘放心,我們應該學羅丹,全神貫注永記心?!眥12}于永正稱這首詩為“心”字詩。于永正把權力還給了兒童,孩子學習興趣更濃厚了,每一句“名言”都是課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這樣一來,課文要表達的文章主旨不用講學生也都領會了,而且領會的更深刻了。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兒童,讓他們享受主人翁的待遇,這樣的課堂會驚喜連連,因為孩子的潛力是不可估量的。

(二)少些“喂養”,就會多些發現

于永正認為:““告訴”,所得是有限的;而“發現”,卻受用終生?!眥13}當今的教學教師習慣于“告訴”,學生習慣于等著教師“喂食”。如果用“牛吃草”的問題來講中國與外國的教育,有這樣的一個比喻:中國的“?!笔堑戎共莩?,而外國的“?!笔亲约喝フ也莩?。喂草的數量是有限度的,吃不飽或吃撐都有可能;而自己去找草吃的牛,可以吃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不至于傷食。教師在教學中應讓孩子自己去找答案,不要一味地告訴,長期如此,可能就會犯了“牛吃草”的錯誤。于永正的識字寫字教學是不需要過多“告訴”學生的。在寫字課上,于老師都是讓學生自己去“讀帖”,認真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培養孩子細心觀察的能力。同學們自己“讀”過后,他再請同學到黑板上書寫自己的“讀帖”結果,檢驗自學情況。對黑板上出現錯誤的同學給予提示,讓學生回去繼續“讀帖”,直到“讀”準了,懂了為止。就這樣于永正反復訓練學生,學生們不僅寫好了字,同時也收獲了細心觀察的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教師不能單純地教授學生知識,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更重要,可以受用終生,這就好比古人說的“魚”與“漁”的關系。前面講教學要少些告訴,把發現留給學生,但在必要之時,一定要告訴小學生學習方法。因為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不能單純地靠自己去領悟,老師要抓住時機注意學習方法的傳授。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也強調:“小學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會兒童使用工具,一個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這個工具去掌握知識的……小學的主要任務,畢竟還是教會兒童學習?!眥14}于永正不僅把“發現”留給了學生,還把學習的工具教給了學生,使學生可以終身受用。于永正在執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學第三段時,他把權力還給學生,讓學生以教師的身份去批閱。在這個時機,于永正告訴學生批閱的方法:“所謂批閱,即像老師改作文一樣,圈圈點點,批批改改?!眥15}于永正總在學生的作文簿上“圈圈點點”,學生耳濡目染,自然是明白教師的意思。

充滿童真、童趣的課堂,應是所有教師共同的追求。于永正童心不老,最終將自己變成了孩子,只有教師擁有一顆不老的童心,才能真正地愛護孩子的童心,讓孩子可以自由地施展自己的天性,做自己想做的事。游戲化課堂應是教師不斷思考的一門教學藝術,因為游戲是課堂的調味劑,有了游戲的課堂必將異彩紛呈,教師與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共同成長與學習。從自我做起真正地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不妨“退居二線”,給兒童更多“發現”的機會。教師都擁有一顆生命生長的童心,和孩子一起在蔚藍的天空和廣闊的宇宙間任思維自由馳騁,生活在一個動態的生命成長的兒童樂園中,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注釋:

①{11}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6、11.

②⑥⑦⑧⑨⑩于永正.我的為師之道[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48、59、47、123、124、118.

③{14}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316、133-134.

④⑤{12}{13}{15}于永正.給初為人師的女兒20條貼心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191、191、253-254、255、251.

猜你喜歡
于永正童心生長
童心向黨
童心向黨 快樂成長
碗蓮生長記
童心加油,戰“疫”必勝
生長在哪里的啟示
童心繪天下
生長
于永正從教年記
不忘傳承 砥礪創新
——于永正語文教學研究所研究掠影
江蘇教育(2018年33期)2018-06-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