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初探

2015-07-04 20:58肖明霞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5年5期
關鍵詞:解決問題數學課堂

肖明霞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可有效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通過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與教師引導作用,對于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有積極意義。下面簡要分析下小學數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1. 巧妙營造課堂合作互動氛圍。小學生本身擁有較強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游戲、故事、問題、生活常識等多種方式完成課堂導入與教學,通過改變教學組織形成,讓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或自由、或按指導組成合作小組,從而提升教學有效性。

合作分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們的知識水平、思維活躍程度、學習成績、組織能力有較為直觀的認識,確保做好均衡分組,并采取輪流制讓學生們積極負責小組合作學習。比如在《圓的認識》這一章節授課中,教師可通過讓學生廣泛接觸、討論生活中的類似事物來巧妙設置課堂情境。像學校校園內的圓形花壇,花壇內部如果要加一個噴灑裝置應當放在哪里,噴頭噴灑距離的設置要如何確定,以及為何選擇這種做法的原因?以這個生活常識問題為開端,可以幫助學生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參與積極性,并且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強化學生對個人角色的認知與責任意識。

2. 科學設計合作學習問題。小學數學課堂合作學習的展開意味著教師必須慎重且科學地設計合作學習問題,教師只有在深入把握學生學習水準與狀態的基礎上,才能夠合理分組、科學設計問題,從而為合作互動探究學習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小學數學中并非所有內容都適用合作學習模式,教師必須精心選擇學習材料進行組織設計,以便能夠在提升趣味性、保證知識含量的前提下,讓學生們調動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一般適宜作為合作學習設計的教學內容主要以學生個人單獨操作時間長且不足以完成或完成難度大的教學內容、多數學生依靠個人能力無法全面解決的教學問題、問題解決方法多且思維差異較大的問題。

學生個人無法獨立完成或者耗時耗力的問題可作為合作教學優先選擇,比如,《統計》這一課程的學習需要收集大量數據,選擇合作學習模式既能夠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每個人都發揮了自身能動性參與問題的解決。小學教學中部分內容因其自身復雜性與開放性導致學生個人無法全面、高效、優質的解決問題,這類問題較適宜安排合作學習。比如六年級數學課程中的《確定起跑線》,作為綜合類數學應用實踐活動課,其圍繞圓的概念與周長展開,教師要在此知識基礎上進行設計,利用學校田徑跑道做對照讓學生積極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在弄清跑道結構的基礎上結合所學知識與方法確定起跑線,在知識學以致用的過程中,利用合作學習激發個人能動性,提升對應用數學的感知與認識,從而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培養并鍛煉個人能力。對解法較多需要應用到發散思維的問題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優勢予以解決,學生們在交流、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火花的碰撞對于積累教學資源、拓展教學策略有積極意義,也有助于構建趣味數學課堂。比如《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章節,教師可給出2、3、4、5四個數,讓學生自由組成可被2、5、3整除的兩位數與三位數,讓學生將小組討論中所得到的至少各十個數進行特征分析,讓學生自由展開猜想,比如能被2整除的數有哪些特征,可被5整除的數有哪些特征以及能夠被3整除的數具體表現出什么特征等等。通過提問與設問的方式讓學生對討論成果進行分析總結,在提出、驗證、修改個人猜想的過程中鍛煉合作探究能力。

3. 鼓勵學生積極合作互動。對小學生而言,數學課堂教學中讓他們積極動手、動腦、動口進行教學實踐,有利于加深學生知識感官印象、培養多方位能力,可促使學生經常保持著一種追求探索知識的狀態。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直接分配、自主合作等方式展開交流學習,在于他人溝通的過程中感受到多角度看問題的益處,同時提升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達到提升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在小組合作競爭情境中,學生們可經常探索總結一些解決數學問題的經驗、對策與要點,從而構建一個活躍且充滿趣味的數學課堂,并為學生能力的培養與發揮提供一個優質的實踐平臺。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有助于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提升教學效果與質量。

猜你喜歡
解決問題數學課堂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甜蜜的烘焙課堂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美在課堂花開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