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治療尿道下裂的療效觀察

2015-07-12 18:35李澤祥
中國醫療美容 2015年3期
關鍵詞:尿道口陰莖成形術

李澤祥

用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治療尿道下裂的療效觀察

李澤祥

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新林區人民醫院,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023

目的 探討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治療尿道下裂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尿道下裂患者共76例,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各38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加蓋島狀皮瓣尿道成形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取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手術成功率為92.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7%,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別為7.9%、36.8%,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結論 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治療尿道下裂效果顯著,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值得在臨床上大量推廣使用。

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尿道下裂;療效

尿道下裂屬于男性常見泌尿系統疾病,患者年齡一般為2~15歲,尿道下裂對患者的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的發育影響嚴重[1],臨床上一般采用加蓋島狀皮瓣尿道成形術治療尿道下裂,此種方法雖然療效好,卻容易引起尿道狹窄的并發癥,由于手術并發癥的發生率較高,因此治療結果并不令人滿意。我院通過對76例尿道下裂患者進行研究,探討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治療尿道下裂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 料 與 方 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尿道下裂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本文選取對象均經過臨床診斷符合尿道下裂的診斷標準。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各38例,觀察組38例患者年齡2~13歲,平均年齡(7.2±1.3)歲,屬于Ⅱ度尿道下裂患者29例,屬于Ⅲ度尿道下裂9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11歲,平均年齡(6.8±1.5)歲,屬于Ⅱ度尿道下裂31例,屬于Ⅲ度尿道下裂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對比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38患者采取加蓋島狀皮瓣尿道成形術,沿尿道口向陰莖遠端保留尿道板寬4~5mm處做U形切口,環形切開包皮內板,注意距離冠狀溝5~8mm,分離陰莖白膜和深筋膜,脫離陰莖皮膚,將尿道板兩側纖維素帶切除,矯正陰莖下彎。將帶血管蒂包皮狀皮瓣橫切8~10mm,轉移至陰莖腹側并加蓋在尿道板上,采用6-0Maxon線連續縫合,用血管蒂組織覆蓋加強形成尿管,縫合陰莖頭兩側翼作為正位尿道口,最后修復陰莖腹側創面。觀察組患者采用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采用與對照組相同方法做U形切口、脫離陰莖皮膚及矯正陰莖下彎,但尿道板保留寬度增至6~8mm。之后切開尿道板正中,尿道板寬伸展為12~14mm,尿管形成方式為縫合尿道板,同樣采用血管蒂組織及陰莖腹側加強尿管,最后做尿道口的形成和陰莖附側面修復處理,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手術結束后記錄兩組患者的手術成功率及并發癥發生情況。手術成功為陰莖伸直良好,排尿正常。1.4 統計學方法

對上述兩組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患者手術成功35例,手術成功率為92.1%,對照組手術成功為28例,手術成功率為73.7%,觀察組手術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所示。

3 討 論

尿道下裂的治療方法較多,每種方法既有優點也有缺點。對于尿道下裂手術的治愈標準為[2]:陰莖外觀恢復正常,下彎糾正良好,包皮分布均勻,尿道開口達到陰莖頭部,陰莖正常伸直,排尿通暢且無濺撒。加蓋島狀皮瓣尿道成形術在進行橫切帶蒂包皮島狀皮瓣及加蓋尿道板形成尿管操作時,對陰莖背側包皮要求較高,陰莖背側包皮需豐富,在分離血管蒂組織時,要保護好陰莖背淺血管、因此,手術操作較為復雜。耗時長。而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的主要優點為:①手術具有較高成功率且術后并發癥少,由于手術的尿道修復材料僅為尿道口遠端的尿道板,血供更為豐富、組織伸展性更強,尿道更易于成形。據研究表明[3],尿道板黏膜皮下血供豐富,主要組成部分為平滑肌和膠原,并無退行組織。②手術操作簡單,易于掌握。③尿道板的完整性和連續性良好,新建尿道與原尿道之間避免出現環狀吻合口,新建尿道由于海綿體的支撐作用,降低發生扭曲的概率,同時尿道狹窄的發生率降低。④陰莖外觀更接近生理狀態,手術縱形切開陰莖頭尿道板,尿道管兩側卷向腹側方向,陰莖頭部尿道溝加深,成形后的尿道口呈縱形裂隙狀。⑤充分矯正陰莖下彎。由于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具有以上優點,因此得到了廣泛應用。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比較[n(%)]

手術后患者出現的主要并發癥為尿萎、尿道狹窄等。尿萎是術后的主要并發癥,為防止尿萎的發生,手術應注意以下幾點:術中應避免對較大血管的損傷,避免使用電凝設備。新建尿道寬度應足夠寬,尿道板正中縱形切開需切至白膜,要充分加強覆蓋新尿道。術后要確保胃管通暢,引流應順暢以免發生膀胱痙攣。術后可進行抗感染治療。尿道狹窄主要發生于尿道外口,手術時尿道板縱切避免離龜頭頂端太近,縫合部位為陰莖頭中下部,新尿道口形狀為橢圓形。

本次對76例尿道下裂患者進行研究,觀察組患者手術成功率為92.1%,對照組患者手術成功率為73.7%,觀察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別為7.9%、36.8%,觀察組手術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能有效治療尿道下裂,并且能有效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是臨床上近年來治療尿道下裂的最新方法,此方法是利用陰莖復側的組織來重新建立新的尿道,因此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尿道狹窄等手術并發癥[4],同時,此種手術方法還可以對陰莖彎曲矯正手術失敗的患者進行二次陰莖彎曲的矯正[5]。本組研究的結果提示,使用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手術成功率為92.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7%,觀察組和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別為7.9%、36.8%,觀察組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效果顯著,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值得在臨床上大量推廣使用。

[1]熊林.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在尿道下裂治療中的臨床研究[D].南方醫科大學,2012.甘瑩波.用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形術治療尿道下裂的

[2]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5(08):241-242.熊林,張小明,胡衛列,等.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成

[3]形術治療尿道下裂810例報告[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2,08(13):71-74.張小明,何恢緒,胡衛列,等.尿道板縱切卷管尿道

[4]成形治療尿道下裂臨床療效分析[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9,31(13):1321-1323.何恢緒,姚華強,李衷初,等.常用尿道下裂手術. 見:

[5]何恢緒. 尿道下裂外科學[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101-166.

李澤祥(1975-),男,主治醫師。

猜你喜歡
尿道口陰莖成形術
經皮椎體成形術中快速取出殘留骨水泥柱2例報道
男性尿道口溢液是怎么回事
隱匿性陰莖如何診治
尿道口滴血怎樣檢查確診
MTA和Vitapex用于年輕恒牙根尖誘導成形術的短期臨床療效比較
陰莖彎曲會閃性福的“腰”
什么是處女膜病
改良導尿管在尿道成形術患兒中的應用
內眥“Z”形贅皮矯正聯合重瞼成形術的臨床分析
改良DeVine's治療兒童隱匿型陰莖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