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建設時期的農村垃圾治理探析

2015-07-29 20:56鄭冬月
關鍵詞:困境對策農村

鄭冬月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的農村已經舊貌換新顏,農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提升,但隨之而來的垃圾治理成為農村建設的一道新難題。本文通過綜合分析農村治理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并借鑒當前國內外的治理經驗,為新農村的垃圾治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村;垃圾治理;困境;對策

0 引言

近年來,新型城鎮化建設給農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之而來的垃圾治理卻成了令人頭痛的難題。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村每年產生生活垃圾約1.1億噸,其中0.7億噸未做任何處理,直接危及6.5億農民的生活環境,因此垃圾圍村并不是危言聳聽。在習近平總書記大力提倡建設生態文明新常態的背景下,解決好農村垃圾治理問題也將是未來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主題。

1 農村垃圾治理現狀

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農村垃圾的種類和數量都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然而治理方面卻還是處于亂丟亂棄、自然消解的狀態。除了日常的生活垃圾、牲畜糞便、農藥化肥包裝袋、廢棄電池等危險有害物污染也值得警惕,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常常會隨著降雨、地下水滲透,污染土壤,危害作物,直接造成環境污染,同時也間接造成人體健康危害,因此農村垃圾治理刻不容緩。

2 農村垃圾治理面臨的困境

雖然基層農村的管理者已經意識到治理的重要性,也開始著手治理,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農村垃圾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整個治理狀態仍不容樂觀。就各種歷史原因和現實情況來說,農村垃圾治理面臨著如下困境。

2.1 九龍治水,無人統管

農村的垃圾治理問題同城市一樣,涉及到多個管理部門,“九龍治水”的情況同樣存在,由于治理有困難,職責又不清,部門間相互推諉的現象時有存在。此外,在經濟發展為重心的思維影響下,鄉鎮的主要領導普遍都將精力投入到了招商引資、發展項目上,而垃圾治理則成為最后的選擇,被動應付的現象十分普遍。

2.2 經費有限,設施落后

垃圾治理就必然涉及到資金問題,由于鄉鎮基礎的財政收入有限,村集體又無法拿出大量資金,像城市里一樣收取垃圾處理費在農村又行不通,費用問題變成了切切實實的攔路虎。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保潔員配備嚴重不足。

2.3 處置簡單,缺乏規劃

目前,農村垃圾治理奉行的還是簡單粗暴的原則,要么堆放掩埋,要么集中焚燒,沒有一套科學的處理機制。使用過的廢舊蛇皮袋、保溫用的地膜和廢棄的農藥瓶等垃圾亂丟亂棄,成為一個重要的污染源。而一些為規避監察而生存于農村的工業作坊也因為沒有管制規劃,廢棄物亂排亂放,嚴重污染農村環境。

2.4 隊伍老化,不便管理

當前農村多以老人、婦女和留守兒童為主,垃圾清掃、處理工作也只能由他們來完成,不過相較日常農活家務,清潔只是兼職性質的工作。再加上缺乏日常管理與監督,沒有任務與考核,清理效果無法達到真正的需要。此外,工資低,任務重,容易遭人歧視,導致整個隊伍一直處于不穩定狀態,不便管理。

2.5 陋習嚴重,意識薄弱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民對于戶內衛生的重視逐步提高,但對于戶外衛生卻還是事不關己的心態。長期養成的亂扔亂倒、亂堆亂放習慣很難在短時內得到改變。此外在農村還流行著這樣一種觀念,在城里都是政府負責衛生處置,在鄉下也理所應當地是政府的事。

3 消解農村垃圾治理困境的對策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背景下,新農村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在“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號召下,轉變農村垃圾圍城的困境尤為必要。綜合分析來看,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3.1 建立管理部門,讓鄉鎮垃圾治理制度化

鄉鎮垃圾的治理離不開權責分明的管理部門,通過編制農村垃圾管理辦法,完善農村垃圾處理管理機制,理順各級行政部門及官民的聯動機制,促進鄉鎮垃圾治理的制度化,推動鄉鎮垃圾治理的穩定發展。同時還要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將垃圾治理納入干部工作的量化考核范圍,給予治理好的村集體獎勵,提供示范效應,對于拖拉應付的則要扣除相應的經費,并一票否決,取消其他評優,以示懲戒。

3.2 拓寬籌資渠道,確保農村垃圾治理有序進行

在現階段,單單依靠財政投入是行不通的,必須擴大籌資方式和渠道。除了市縣級財政撥出專項資金,加大農村垃圾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外,還需要采取多種補貼的形式,加快垃圾中轉站、填埋場等配套設施建設。同時還要積極拓展其他資金渠道,如群眾集資、企業家捐資等。此外,還可以利用農村的集體資源置換,吸引社會和力量投身農村垃圾整治,并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來提高垃圾處理的效率。美國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采用了垃圾服務招標的形式,根據美國官方調查顯示,私營機構承包比政府直接提供服務便宜25%,這對于居住分散程度更高的中國農村來說,更具有借鑒意義。

3.3 完善管培體系,提高農村保潔員隊伍的專業化

有好的體制還需要好的人去執行。作為農村垃圾治理的中堅力量,保潔員隊伍必須進行規劃化、制度化管理。從制度層面定區域、定人員、定責任、定報酬,確保責任落實到人,管理到位。同時還要制定培訓制度,通過專業化培訓,讓他們更加專業化、職業化地去做好垃圾處理工作。

3.4 加強宣傳教育,引導農民垃圾治理的自覺性

農民永遠是新農村環境衛生建設的主體,是農村垃圾治理的重要力量。宣傳教育和動員農民參與農村垃圾治理是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宣傳科普垃圾處理基本知識,引導教育他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生量,同時通過垃圾分類也可以提高再生資源的回收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麗麗.農村垃圾處理問題淺析[J].青春歲月,2012(18):4.

[2]王波,黃光偉.我國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研究[J].生態經濟,2006(12):33.

[3]李威.美國農村垃圾治理經驗與啟示[J].農村財政與財務,2014(3):63.

[4]付姝宏.談如何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加速城鄉一體化[J].農業經濟,2012(4):42.

猜你喜歡
困境對策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