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發展服務業必須重視的問題

2015-08-15 00:54徐興科
杭州 2015年11期
關鍵詞:第三產業服務業制造業

文 徐興科

當前發展服務業必須重視的問題

文 徐興科

近一段時期的經濟形勢中,比較靚麗的是以服務業為主導、新業態加快涌現的結構優化更趨明顯。服務業投資增速,服務業在三產中的比例增加,讓各地方政府似乎抓到了經濟復蘇的新引擎。

的確,進行結構調整,挖掘“新活力”,發展“新經濟”,是一個基本的經濟規律,而在經濟低谷時期更是如此。但是,目前過分強調服務業,忽視第一、二產業,在未完成工業化升級的前提下,就開始去工業化的歷史進程,并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此種結構的經濟發展同樣不可持續,這是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

三產的一般分類: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是三大產業的基礎,為三大產業提供原材料、生產資料;第二產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水生產和供應業及建筑業是整個經濟發展的動力,其發展必然促進農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業等行業的發展;第三產業——服務業的發展,為第一、二產業的技術進步、人員配備、物流配送和銷售買賣等提供人員和技術的保證。

為此,有三個觀點必須明確:

首先,只有第一、二產業,能直接創造財富。服務業盡管能夠為越來越發達的社會化大生產提供更多更好的配套性服務,能夠滿足隨著收入提高和閑暇時間增多的人們對豐富多彩的物質消費和精神享受的需求,能夠為城市化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基礎,能實現財富質地高度優化、財富創造效率提升、財富歸屬分配調整;但實質上,它是從制造業內部生產服務部門而獨立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本身并不向消費者提供直接的、獨立的服務效用。認識并肯定服務業并不能夠直接創造財富,仍然是很有意義,且非常重要的。

其次,服務業依賴于第一、二產業的發展,并反作用于第一、二產業。弄懂這個問題其實并不需要太深奧的理論,只需要弄清兩個問題:一是弄清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就是從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人類主要活動的初級階段,到開始于英國工業革命,以機器大工業的迅速發展為標志,紡織、鋼鐵及機器等制造業迅速崛起和發展的第二階段,再到開始于20世紀初,大量的資本和勞動力流入非物質生產部門的第三階段。由此可知,第三產業的發展是依賴于第一、二產業的發展;二是弄清服務業服務的對象。生產性服務業如金融、科技、通訊等都依附于制造業企業而存在,貫穿于企業生產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諸環節中。生活性服務業如餐飲、住宿、醫療等是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換言之,服務業隨著制造業的興衰而興衰,隨著人們需求的提高而提高。當然,也應該看到第三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制度的完善會為第一、二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制度保證。

第三,產業分工和產業演化,有著內在規律性。某個產業的發展速度,不僅與本產業前期的發展速度有關,而且受其它產業同期和前期發展速度的影響。片面強調發展某個產業的做法,會破壞正常的產業序列,三產之間的關系會處于無序狀態,經濟社會難以協調發展。

我國目前的三產結構現狀如下:

中國經濟正在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加快轉變。2014年中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4.1%,第二產業增長7.3%,第三產業增長8.1%,服務業的比重提高到48.2%,高于第二產業5.6個百分點。中國第三產業的發展仍然滯后。無論是從第三產業就業人數的比例,還是從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來看都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也低于一般的發展中國家。此外,中國的工業化還遠遠沒有完成。中國的第一、二、三次產業,均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制造業的總體水平,包括技術水平和生產力水平,也就處于國際的中低游水平,中國的出口產品,中、低檔的為多,高端產品還很少。

既然中國的工業化還遠遠沒有完成,為什么會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

應該看到,中國的過剩產能主要集中在鋼鐵、煤炭、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船舶、光伏、風電、石化等行業。稍微分析就不難發現,這些行業企業中的產品基本都是中、低檔,即使是高端的產品,真正擁有核心技術或用自主技術來進行研發的企業并不多,大部分企業還是依賴國外的核心技術。

既然中國的工業化還遠遠沒有完成,為什么還要突出服務業的發展?

服務業主導型經濟的增長波動相對較小。服務業的產業鏈條相對短,投資的強度、短期的勞動生產率都不如工業,服務業的增長短期之內不一定能彌補工業增速下行帶來的影響。但服務業主要是滿足國內需求,受國際之間匯率和價格的變化影響相對較小,因此服務業主導型經濟的增長波動相對較小,有利于提升經濟增長的穩定性。

服務業是提供就業機會潛力最大的領域。服務業具有經營范圍廣,就業彈性大,勞動密集、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并存的特點,在吸納勞動力就業方面具有獨特優勢,能夠吸納各種不同素質的勞動者就業。發展服務業是解決和擴大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2014年,在經濟增速下降、第二產業在GDP中占比減少的情況下,我國就業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好于預期,這主要得益于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服務業是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服務業本身的勞動生產率較高,無論在宏觀上還是在微觀上,都實際地為社會節約了勞動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服務業能加強生產與消費的聯系,使產品順利地經過流通到達消費領域,同時指導和擴大消費,加速社會的再生產過程;服務業與制造業的融合,如“互聯網+”與制造業的深層融合,能整合時間與空間,加強信息傳遞,指引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方向,并促進技術進步。因此,服務業在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之間起著重要的連結、協調、促進作用。

隨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其作用遠遠不止于上述。

既然服務業有上述優勢,為什么又要強調服務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重復一下,產業分工和產業演化,有著內在規律性,三產結構有個比例合適、協調發展的問題。

現階段,中國多強調一些消費,強調一下服務業,是因為我們服務業這方面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但是我們沒必要也不能把我們服務業在三產中的比例與美國(70%以上)或其它西方發達國家去比,去彌補這個所謂的差距,因為每個國家的資源稟賦不一樣,產業成本不一樣,經濟發展階段不一樣,科技水平不一樣,而這些又恰恰是決定一國一地產業結構比例的主要因素。

問題的關鍵也就在這里——在經濟持續下行,制造業投資沒有吸引力的情況下,投資?。ㄕY金壓力?。?、污染少、就業吸納能力強的服務業成為了各地政府主要推動的產業。但是,離開了第一、二產業的服務業發展是不可持續的。過分突出服務業,將有限的資金、資源集中到服務業,而忽視第一、二產業,會使中國經濟空心化,會使中國經濟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物流業再發達,沒有貨物,其存在又有多大意義?A股滬指破一萬、二萬能創造財富嗎?許多發達國家的實踐證明,服務業比重過大也是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周而復始的重要因素。在我看來,現在制造業每況逾下、度日如年,金融業花頭百出、生機盎然,隱憂頗多。奧巴馬搞“再工業化”,就是為了調整美國服務業過高、制造業不足的經濟結構以復蘇美國經濟,可以給我們一些借鑒。

(作者單位:杭州市經合辦)

猜你喜歡
第三產業服務業制造業
做好服務業 做強魚文化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自動化正悄然無聲地重塑服務業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2.9%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6%
第三產業完成投資增長6.7%
一季度第三產業增速明顯下滑
2014上海民營服務業50強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