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至縣豬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2015-08-15 00:45李秀眉
畜牧獸醫雜志 2015年6期
關鍵詞:養豬場存欄傳染病

李秀眉

(周至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陜西 周至710400)

為了更好促進我縣生豬產業現代化發展,牢固樹立疾病風險大于市場風險觀點十分必要,開展豬病發生發展調查,研判豬病發生發展趨勢意義重大。為此,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組織業務技術骨干在基層畜牧獸醫站人員的配合下,深入到養豬場(戶)進行調查。

本次調查從2015年3月1日開始,為期2周,將養豬場(戶)分為三類(散戶、中小型規模場、大型規模場),調查2014年12月初至2015年2月底期間不同規模飼養生豬在仔豬和育肥階段的死亡率,并對其死亡原因進行了科學分析。本次共計調查散戶100戶,存欄生豬320頭;中小規模養殖場8個,存欄量1 510頭;大型規模養殖場2個,存欄3 850頭,共計存欄5 680頭。

1 調查結果

1.1 散養小豬(45日齡~70日齡)死亡率4%,大豬(70日齡至育肥出欄)死亡率1.5%。

1.2 中小規模養豬場,仔豬(1日齡~70日齡)死亡率9%,育肥階段死亡率2.3%。

1.3 大型規模養豬場,仔豬(1日齡~70日齡)死亡率2.5%,育肥豬死亡率0.8%。

2 原因分析

2.1 散戶小豬階段死亡率相對較高,仔豬死前癥狀:發熱、腹瀉、氣喘、脫水、治療效果不佳而死亡,病程3~5d,發熱、氣喘、呼吸困難癥狀者少見。發病原因購回仔豬40~45日齡,較小,保暖措施不佳,飼料變更等誘因造成病毒性腹瀉、副傷寒、副嗜血桿菌及大腸桿菌等混合感染。流感、肺疫也有個例發生。育肥階段死亡率低,有發病死亡的多因發熱、少汗、精神萎靡,有的出現可視粘膜發紺、皮膚發紅、個別出現耳朵發藍、拉稀或拉稀便秘交替,豬肺疫、藍耳病、散發豬瘟不能完全排除。

2.2 中、小規模養殖場,整個生豬養殖階段死亡率較高,特別0~7周齡,究其原因,技術力量薄弱,管理不善,人為壓死、挾死占一定比例,免疫程序不科學,比如母豬產前未防仔豬黃白痢工程苗,未接種豬流行性腹瀉和傳染性胃腸炎二聯苗,未接種豬偽狂犬疫苗等;產床、保育舍等基礎設施配比不科學;冬季寒冷只注意保暖,不注意通風,密度過大等造成呼吸道疾病增多,不良因素應激誘發副嗜血桿菌病、水腫病等;免疫注苗后未監測抗體導致一旦有病診斷困難治療盲目,治療和效果不佳等。

2.3 大型規模養殖場,仔豬、育肥豬、種豬、死亡率相對講都很低,原因在于設施、設備達到了標準化,免疫做到了程序化、管理也是科學化、飼養規范化、消毒常態化。本次調查的二個場皆做到了強免病種及危害較大的傳染病免疫抗體定期監測,因而無重大傳染病發生的良好效果。

3 形勢預測

根據本次調查及生豬傳染病發生、發展規律和動物疫病控制各環節要素綜合分析判定,春季仔豬發病死亡率比育肥豬高,其主要是由于仔豬斷奶后抵抗力低,寒冷、潮濕、飼料改變等應激因素誘發流感、病毒性腹瀉、副嗜血桿菌病、水腫病等,治療盲目,療效不佳造成。另外,春季補欄多,免疫補針不及時,豬口蹄疫、豬高致病性藍耳病、豬瘟等重要傳染病發生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周至縣生豬養殖環節還存在傳染病發生的因素,特別是中小規模養殖場及散戶,流通環節監管還不到位,周邊疫病傳入可能性不能排除,生豬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

猜你喜歡
養豬場存欄傳染病
能繁母豬存欄半年減少235萬頭
《傳染病信息》簡介
傳染病的預防
雞蛋存欄偏低 價格上漲
3種傳染病出沒 春天要格外提防
基于1500以太網養豬場的智能飼喂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7月份生豬存欄首次實現同比增長
呼吸道傳染病為何冬春多發
養豬場的提升離不開智能飼喂系統
治污關停養豬場這可不是開玩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