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滬兩地打出“穩健”牌

2015-08-25 00:10旭然
中國收藏 2015年8期
關鍵詞:西泠印社成交率拍品

旭然

近期,內地藝術品拍賣市場第二輪春拍落幕,上海朵云軒、北京翰海、北京榮寶、西泠印社等拍賣公司都相繼收槌,并各有佳績斬獲。從此輪拍賣來看,由于受整體經濟環境的影響,藏家普遍表現出謹慎而理性的態度,但精品仍然備受追捧,整體成交穩定。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市場經過盤整后會越來越好。

北京翰海:中檔價位精品成熱點

北京翰海今年春拍推出了16個專場、2500余件拍品,總成交額達5.5億元,整體表現平穩。其中“寶聚集珍—寶聚齋中國書畫”和“為之動容—寶聚齋重要藏家藏中國書畫”兩個專場成交額近億元,成交率均超過9成。

近現代書畫和古代書畫專場拍賣整體成交平穩,著錄詳實、多次出版、展覽,或經名家鑒藏、遞藏有緒的作品,成為拍場競爭的熱點。在古代書畫專場中,多件《中國古代書畫圖目》著錄的作品成交良好,王鐸《草書》以457.7萬元成交。近現代書畫部分,吳冠中《蘇州園林》以747.5萬元成交。

油畫雕塑板塊,在“小雅觀心—插畫連環畫手稿”專場中,古元創作于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的150件水彩作品作為一個標的整體上拍,拍前即備受矚目。在當天的拍場上,此標的以1000萬元起拍,經過多位買家激烈爭奪,最終以1702萬元成交,被機構整體收藏。

“伏藏——金銅佛像”專場人氣頗旺,現場座無虛席。本場圖錄封面作品“10世紀克什米爾風格蓮花手觀音”以2300萬元成交。此尊觀音為蓮花手觀音的典型造型,具有重要的歷史和學術價值。古董珍玩部分,清三代官窯瓷器依然是拍場熱點,晚清時期的官窯瓷器精品也備受藏界關注。拍前重點推出的清嘉慶紫地粉彩海屋添籌雙耳瓶以1782.5萬元成交。

此外,本次“紫甌凝香——紫砂藝術專場”持續工藝大師名品與中青年藝術家精品雙管齊下的市場方針,受到市場認可。名家名品達到市場應有的價位,顧景舟《藏六方壺》以598萬元成交。

從本次春拍可以看出,在當前的市場行情下,高價作品并非拍場惟一的亮點,也不是拍賣公司惟一的著力點,品質可靠、估價適中的作品,以及市場認可度高、流通性強的題材及作品,成為拍場的主力。同時,業績穩定、表現良好的成長類板塊,也將成為拍場的潛力股。

北京榮寶:名家舊藏眾望所歸

北京榮寶今春推出的940余件拍品成交624件,成交率為65.96%,總成交額達1.01億元。拍前備受關注的“靜悟堂藏畫”專場再次以100%的成交率收槌。

在靜悟堂藏畫專場中,以傳統水墨南北大家精品為主。其中,徐悲鴻《雙貓圖》將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西畫的造型之法結合,以224萬元成交;張大千《自畫像與黑虎》經過多輪競價,最終以201.6萬元拍出。

在近現代書畫專場中,圖錄封底作品林風眠《雙美圖》受到藏家的激烈爭奪,最終以425.6萬元成交,位居該專場榜首。在當代書畫專場中,李老十專題頗受矚目,藝術家獨特的藝術風格,引起藏家們的廣泛關注。其中,李老十《人物》用夸張變形的手法表達對生活的思考,以336萬元成交。

當代新水墨板塊本次也有佳績誕生,如曾健勇《黑領巾》拍得26.32萬元的佳績,馮鐘云《鴿》以21.28萬元成交。有市場人士認為,當代新水墨反映了當代人的生活和思想,更易為市場所接受,藏家群體也在快速成長,雖然目前市場表現不如傳統水墨強勁,但其未來市場值得期待。

“滴泉集珍——中國現當代原創版畫專場”是本次拍賣的一大亮點,其中李樺《水田》以13.44萬元奪魁。不少藏家認為,具有強烈感染力的版畫藝術在近幾年發展迅速,但其價格還不能完全匹配作品實際具有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在古董珍玩及工藝品專場中,明清官窯依然是市場關注的熱點,本次推出的清雍正粉彩花卉紋小碟一對色彩淡雅,盤形秀巧,為雍正時期典型的粉彩器物,以77.28萬元易主。

上海朵云軒:生貨屢創佳績

在上海朵云軒春拍中,一幅方力鈞巨幅作品《無題》經過買家反復競奪,最終以1345.5萬元成交,成為今春當代藝術拍賣的一大亮點。

據了解,這幅巨作創作于2007年,寬3.6米、高2.5米,是朵云軒油畫拍賣史上尺幅最大的作品。作品曾多次參加大展,被認為是方力鈞2003年以后藝術風格轉變階段的代表作。有市場人士認為,中國當代藝術板塊近年來可謂“星光黯淡”,而此作過千萬元成交無疑給2015年的當代藝術板塊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在其他拍賣場次中,精品生貨同樣表現搶眼,今年再度推出的朱昌言藏書畫專場40余件拍品再次全部成交。而拍前廣受關注的“彭城珍藏近代名人信札專場”4個標的也全部拍出,其中被學界認為開啟了“文學革命”先聲的一封胡適23頁書信以210萬元的高價落槌。古籍版本方面,被上海圖書館權威專家推崇為“南城最善本”的《宋拓顏魯公小楷麻姑仙壇記》也以184萬元成交。

西泠印社:市場力挺新專場

經過3天的激烈競投,西泠印社本季春拍取得9.32億元的總成交額,85%的拍品都花落人家。首次登場的“吉金嘉會——西泠印社首屆金石碑帖專場”,匯集金石碑帖80余件,以成體系的名家舊藏、題跋的吉金佳拓為重點推呈。專場“首秀”93%的拍品成交,取得了1437萬元的總成交額,多數拍品還以估價的數倍成交。

其中戚叔玉、高絡園等名家舊藏專題綜合成交率達95%以上,現場競投氣氛十分激烈。而拍前就頗為引人矚目的吳昌碩、楊澥、徐渭仁、葉昌熾等十八家題跋漢建昭雁足鐙全形拓,最終以391萬元的高價成交。金石碑帖向來都在古籍善本專場中被推出,此番與古籍善本分別后,它們不但不“寂寞”,而且還獲得了藏家的格外垂青。

此外,在西泠本季春拍中,特別推出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重要文物——胡鄂公上款名人書札專場”也惹人關注,另一紀念專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專場”同樣表現不俗,超9成拍品成交。

作為歷屆拍賣會重要版塊,本次春拍“中國書畫古代作品專場”總成交額達1.7億元,成交率84%。力推的兩部古代書法大師精品均過千萬元成交,其中傅山楷書《金剛經》冊,是明朝典雅小楷風格的經典之作;而文征明的楷書《楚辭》精品冊也頗為難得,兩件力作自然少不了藏家的熱捧,成交價分別為1782.5萬元、1495萬元。

近現代書畫部分,“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中國書畫近現代名家作品專場”的成交率超過九成,其中多次出版著錄、來源清晰的作品受歡迎。像李可染1978年創作的《長征》,多次出版著錄,最終以7935萬元的高價易主;吳昌碩八旬高齡繪就的《蘭石花果》四屏,民國便被出版著錄,是其長孫吳長鄴的舊藏,以1897.5萬元的身價成交,也顯現出藏家對其的偏愛。

猜你喜歡
西泠印社成交率拍品
上海西泠印社社員暨上海書協篆刻委員會委員書畫篆刻作品展舉行
西泠的風骨
“西泠印社”文物首次在香港展出105件珍藏亮相
400萬拍下徐悲鴻畫作 買家付170萬后神秘失蹤被訴
春日尋寶指南
2011年十家拍賣公司秋拍成交拍品總表
2011年十家拍賣公司秋拍1000萬元以上成交拍品前50名明細表
華辰秋拍1.06億佳績收關積翠園基金會專場獨領風騷
藝術匯(2009年2期)2009-01-22
盤點2008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