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后臺不一樣

2015-08-25 15:46海明
當代工人 2015年13期
關鍵詞:阿嬌前臺言行

海明

爾文·戈夫曼是美國社會學家,1982年于費城去世。他在世時沒有見到互聯網,他的一些理論,卻足可以解釋當下虛擬和現實世界的關系。

戈夫曼有一個前臺與后臺的理論。他是這樣描述后臺人們的言行特征的:相互直呼其名、共同做決定、使用褻瀆言語、公開談論有關性內容的話題、發牢騷、抽煙、衣著隨便馬虎、站姿和坐姿都不講究、說方言或不規范語言、喃喃自語或大喊大叫、玩笑似的放肆和嘲弄,輕微的身體自我涉入,如哼小調、吹口哨、咀嚼、啃東西、打嗝和放屁。等等。

戈夫曼認為:人們在前臺沒有上述表現,這些小動作常被當作不尊重人;前臺不許有這種冒犯他人的言行。他進一步說:前臺作為特定表演地點,與作為準備、排練和休整的后臺,人們的言行有清晰的界限。前者涉及到人的社會身份、職業形象和個人聲望,屬公共空間中的表演;后者作為私人空間,是人們休整放松、隨時準備登陸前臺表演的地方。

這正好解釋了網絡時代公共空間與個人空間的關系。

人們喜歡將網上被有意或無意泄露的個人和公共事件稱為什么什么門。每一扇門的坍塌,幾乎都曝光幽深處的人性。本來,若無好事者的傳播,阿嬌、畢福劍等不會大倒其霉。在這個問題上,與其關注阿嬌和畢福劍在私域的言行,不如深究那些傳播者何以將私密變成了公共事件。

門在一扇扇倒,但公私場景轉換的安全閥在何處呢?

網絡時代,人們分別所處的前臺和后臺的相互侵入,意味著傳統傳播方式中用以隔離不同場景的門——如演播區與非演播區——正在被移除、推倒。戈夫曼曾把這種即不是特定表演的前臺也不是后臺的區域,成為局外區域,就像外面人只能隔著高墻看房間里的表演一樣。這些房間不管是前臺還是后臺,對墻外的人來說,都只是局外人偶爾窺視到的一幕幕場景而已。戈夫曼指出:當人們從一名叫做德拉吉的個人博客上,源源不斷地看到對克林頓辦公室里他和他的女助手之間緋聞的描述時,網絡就成了人人皆可破門而入的、一個集名利場和窺視場于一體的局外人樂園。

網絡上充斥著如此多光怪陸離的表演,前臺表演還是前臺表演,后臺表演也成了前臺表演,有的是自曝,有的是他曝。觀者中,很少有人想要弄清兩者間的區別,就像卡斯特說的“所有驚奇都在線上”,就足夠了。

又一扇門坍塌,倒下的是畢姥爺,他的命運,或許在阿嬌艷照門時就已注定了。當我們無視他人私密被放到公共空間,自己也就快了。

猜你喜歡
阿嬌前臺言行
一場丑態百出的“變臉”
中式琴房設計方案
言行就像種子等
變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走向前臺
語錄
折壽
漫畫論語(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