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文化建設的“五個一”

2015-09-10 07:22杜兆義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5年9期
關鍵詞:五個一布置教室

杜兆義

班級是學生最重要的成長環境之一,班級建設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展。班級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化建設在學校管理和德育工作中至關重要,如何進行班級文化建設呢?在前幾個學期我們做了一些嘗試,得到了一些經驗教訓。

一、一個溫馨的家

何為班級文化?只有搞清它的全部含義,才能有足夠的思想認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才能真正把各項工作落實到位。筆者同意這樣的觀點:所謂班級文化,是指一個班集體內教師和學生共同認可并遵守的價值觀念和審美趨向,是由班級全體成員通過教育、教學、管理、活動所創建和形成的精神財富、文化氛圍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文化氛圍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它扮演著傳遞社會規范、價值觀念、科學知識、傳統習俗和促進兒童個性社會化的角色。班級只有在被賦予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生命意義時,它才可能成為一種真正的教育力量,學生才能在優秀的班級文化中茁壯成長。

一個班級就是幾十名學生共同的家,把教室(包括宿舍)布置成一個溫馨的家,是班級所有成員共同的心愿。一些優秀班主任無不為教室的布置精心構思設計。因為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交際的主要場所,是師生交流情感的地方,整潔、明麗、溫馨的教室環境可以激發感情、陶冶情操,給人以教育啟迪。有些教師認為,何必花那么多的時間去把教室打扮得花花綠綠,教室里沒有這些布置,還不是照樣上課。有這些閑工夫,還不如多批幾本作業。但從我的觀察了解看,整潔明麗、布置精巧的班級,它的班風學風好,正氣足,而那些亂糟糟,學風不好的班級,教室里基本上沒有什么布置。

如何建設一個溫馨的家,教室可做哪些布置呢?國外一些成功經驗可以借鑒。根據“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他們的教室設計與我國是不同的,教室大,分學習、閱讀、電腦、教師辦公區等部分,教室布置生活化、家庭化。通常我們的教室很擠,空間不大。但我們有“螺螄殼里做道場”的傳統,靠師生的智慧,也能把教室布置出我們的特色。自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后,有些教室里布置了生物角、圖書角、閱報角,黑板報、學習園地從內容到形式都煥然一新。有些教室把全班學生的照片貼成一個家,把競賽表設計成一棵大樹,用不同顏色的樹葉表示不同的結果,把優秀作業展示設計成一個家庭成員的勞動成果展示。把大家討論出的班風、班級公約、集體獲獎證書貼在最顯眼處。特別是到了元旦、六一等重大節日,教室更是裝飾得漂漂亮亮,像家里辦喜事似的。這些布置本身就是一個載體,如沒有這個載體,教師的教育思想、班級的共同目標、學生的愿望如何展示?誠然,教室布置的構思設計操作是師生共同完成的,這是一個幫助師生建立感情的契機。是教師走近學生的橋梁,是學生接納教師的過程。一個好的教室布置就是師生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圍繞這些精神財富組織的活動也是一個學生鍛煉提升的過程。

宿舍文化建設是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宿舍文化的建設更要有“家”的感覺。住在同一宿舍的一般都是同班同學,幾個人就組成一個“小家”。家庭化、生活化的味道可更濃些。這是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最有效的途徑。

二、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

我在前面強調教室布置的重要性,不是說教室布置好后,萬事大吉,這些就是所謂的班級文化。實際上如果這樣理解就太膚淺了。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之一就是營造一個和諧的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里學習,對好的學風的形成有積極的意義。我們曾在一個班級實驗過,這個班級的學生來自10多個鄉鎮,四年級時來到我校,他們吃住在學校。根據這個情況我們與班主任一起設計班級文化建設方案,組織開展班級文化建設活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操作:1.班隊活動;2.學科滲透;3.早讀晚自修;4.宿舍生活。一個學年的實驗,學生在以下幾個方面取得實效:

1.早讀非常自覺。在班主任教師不在場的情況下,學生能自覺地按時早讀。沒有遲到或亂糟糟的現象。

2.課堂討論熱烈。不管是個別發言還是小組討論,發言的量和度都是欣喜的。新教育實驗中的構建理想課堂“六度三層”“三個基本性質”,得到較好的體現。教師尊重學生的思路,珍惜學生思維中的合理因素。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循循善誘,保護學生的創造力。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鼓勵學生發問、懷疑,甚至反對教師的看法。在學生的認識一時跟不上時,做到以理服人,巧妙引導,決不強制學生盲目服從教師的見解。

3.作業很少有拖拉。很多教師經常為班級中那么幾個學生拖拉作業而煩心,實際上,學生拖拉作業也與班級學風有很大的關系。在這個班學生拖拉作業的情況很少出現,這也要歸功于班級文化建設,歸功于班級有一個好的學習氛圍。

4.愛讀課外書。這是這個班級的又一特色。除了向學校圖書室借書外,班級自設圖書箱,大家把自己買的書放到班級圖書箱,供全體學生閱讀,從沒有丟書的事發生。大家以買到好書讀到好書為榮,很多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多篇習作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獎或在報刊上發表。

5.各科均衡發展。小學生還在打基礎階段,所以既要讓其自由發展,又要讓其和諧均衡發展。這個班基本上做到了這一點。有書法繪畫樂器英語特長的,更有各科和諧均衡發展的。

因此,班級文化建設,不僅看這個班的教室布置得如何,更要看這個班級的學習氛圍、學風、班風如何。學生學得是否輕松活潑,是否學會學習,是否和諧均衡發展。

三、一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心理行為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能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氣氛中獲得高效的學習效果。許多教師和班主任都非常重視這種關系的建立,使教學活動始終充滿活力。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路的引路人?!睅熒g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共同促進,是一種朋友式的關系。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我們的教師善于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任何時候都把自己擺在孩子的位置上,和他們同歡樂,共憂愁,用他們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用他們的思維去考慮問題,用他們的感情去理解周圍事物。教師要做到:堅持“愛”字當頭,關心學生;堅持“情”字相融,細雨潤物;堅持“誠”字相伴,家?;ネ?。通過“愛”的傳遞,“情”的交流,“誠”的溝通,給孩子建立一種心靈相通、互相關愛、彼此接納的人際關系,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教育獲得成功。

教師對學生平等交流的態度和家人式的關懷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尤為重要,這是開展班級文化建設的另一目的所在。別林斯基說過:“愛,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是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班主任要關心、愛護學生,理解尊重學生的情感,平等、真誠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在班級中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從而形成良好的班級的情感氛圍。在班級文化建設實驗中,我們努力使師生關系達到以下三個目標:一是平等,二是信任,三是民主。

四、一個友愛合作的生生關系

目前在校的學生90﹪以上是獨生子女,他們一生下來就享受著父母對他們的關愛,外公外婆對他們的溺愛,他們需要什么給他們什么,想說什么就算什么,在家里是個小祖宗,是重點保護對象。他們都以自我為中心,除了不知道關心別人以外,勞動觀念也差,動手能力也差,生活自理能力也差;在公共汽車上也不會讓座位,老人站著,他覺得很自然,他覺得在家奶奶都站著讓我坐;缺乏多子女之間的兄弟姐妹之間的交流,適應能力很差?;ブ?、友愛、合作是聯結每一個學生心靈的紐帶。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要講“競爭”,但還是多講互助友愛合作,到了大學也許要多講一些競爭。學會尊重他人,團結協作,互相友愛,互相謙讓,使獨生子女的教育由家庭個體式的教育轉向學校集體式的教育即群體教育。學校的教師就是為這些獨生子女創設一個“群體生活”環境。無論是教室漂亮的布置,還是生動活潑的班隊活動的開展,還是自主自由的課堂教學都需要全體成員的互助合作、共同努力。為學生提供參與交往活動的機會,讓他們與同齡孩子一起游戲、學習、勞動、嬉戲、模仿,甚至“爭吵”,在交往中互相理解、溝通童心,共享童年的歡樂。通過兒童群體進行教育,利用孩子的樂群心理,幫助孩子結交朋友,建立與發展小伙伴之間的友誼。這是班級文化建設的又一目的。

小學生之間無事打打鬧鬧、為一塊橡皮斤斤計較、這個要報告那個在哭了。煩瑣的同學間的小事整天包圍著我們的老師,不解決又不好,解決又沒個完,備課批作業只能放到晚上。這是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最大的苦惱。班級文化建設就是要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自律的能力,把教師從繁雜的班級事務中解放出來。成立班級自治委員會(由學生選舉產生,與一般由優秀學生組成的班委會互補)解決學生間的爭端是班級文化建設中重要一環。有一次,一位學生丟了十幾元錢,按慣例由班主任處理,但這次班主任交給班級自治委員會處理。通過小委員的努力工作,后來失主找回了丟失的錢。特別是住宿生間的事由自治委員會解決的更是不少。在學習中,學生間友愛合作互相幫助的事更多,很多教師采用“一幫一、雙幫一”、學習小組等方法,就是很好的例證。

五、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團結向上共同進步成為全體班級成員的共同愿景,我們評價一個班級的文化建設搞得好不好,主要是看這個班級有沒有這個愿景,有沒有團結向上的班風和正確的輿論,有沒有集體榮譽感,有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否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這個集體里獲得成就感,產生幸福感。為了這個愿景,我們覺得可開展這樣一些活動:

1.為自己班級甚至每個小組或小隊起一個響亮的名字。2.設計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班徽。3.討論確定班風口號。4.制訂一個班級公約或班規。5.為班級運動隊設計一個鍛煉目標。6.為班級啦啦隊設計幾句鼓勵口號。7.制訂個人奮斗目標或班級奮斗目標。8.建立班級文學社、書畫社、小樂隊、武術隊等社團,并為之起個好聽的名字。這些活動的開展,一定會使班級顯得更加生機勃勃,文化建設豐富多彩。

教師還可以根據課程要求,開展一些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活動,如參觀美術展,觀看海洋世界和家鄉發展成果展。特別是班際比賽、遠足踏青、夏令營等活動同學們特喜歡,這些活動最能拉近師生的距離,最能體現班集體的精神風貌。

綜上所述,班級文化的建設是一個細致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建設一個溫馨的家,營造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一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友愛合作的生生關系,創造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使我們的學生成長為體魄健,品行優,思維活,能力強,知識豐富的一代新人,這是以學生為本,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

(作者單位:甘肅會寧縣教育局)

猜你喜歡
五個一布置教室
不要在教室打鬧
長時間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視
醞釀睡意
特別號都有了
做好民族工作“五個一”工程鞏固發展民族團結大好局面
“五個一”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長寧縣“五個一”打造智慧城市
重慶實施扶貧攻堅“五個一”
坦克的組成和總體布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