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夏玉米產量的因素及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2015-09-11 23:18王振學史紅志
科學種養 2015年9期
關鍵詞:鄒城市夏玉米除草劑

王振學++史紅志

夏玉米是山東省鄒城市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種面積為63.5萬畝,占鄒城市耕種面積的50%左右。平均單產550千克左右,夏玉米高產攻關田連續三年平均單產750.4千克。筆者通過分析全市夏玉米產量的限制因素,依據鄒城市夏玉米生產實際,提出了夏玉米高產栽培管理技術,對進一步提高夏玉米產量以及改善其商品品質,增加農民收入,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影響夏玉米產量的主要因素

1. 品種選擇盲信,造成夏玉米產量提升空間變窄

很多夏玉米種植戶,在夏玉米品種選擇過程中,熱衷于種植新品種,盲目地認為新品種會帶來更好的效益,某些農資經銷商為了使利潤最大化,極力向種植戶推薦自己也不十分了解的夏玉米品種,致使部分沒有通過當地種子管理部門審定的夏玉米品種在當地種植,因氣候不適應或者種植方式不合理等原因,出現空桿、禿頂現象,造成夏玉米減產甚至部分地塊絕產。

2. 農家肥投入少,化肥使用不合理

調查發現85%土地常年不施用農家肥,夏玉米所需養分基本依賴化肥供給,因常年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板結、酸化,通透性差,根系活性降低,植株生長不良,部分地塊甚至出現僵苗現象。肥料的單一性,致使土壤環境趨于惡化,土壤中有益菌活性降低,引起各種土傳性病害發生,如根腐病、苗枯病、莖基腐病等,嚴重影響了夏玉米的安全生產。出現了年年增施化肥,年年不增產,病蟲害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的惡性循環。

3. 除草劑危害

90%以上的夏玉米田采取田間噴施除草劑的方法,防止雜草對夏玉米的為害。除草劑的連年使用,致使雜草對除草劑抗性增強,為了達到理想的除草效果,種植戶不得不增加除草劑用量,除草劑不合理的大量使用,在生產上對夏玉米造成兩種不利影響。一是影響玉米正常生長,植株節間短,生長緩慢,葉片小,嚴重時停止生長,不利于玉米產量的形成。二是大量除草劑殘留在土壤中,致使土壤酸化,直接對玉米根系造成危害。

4. 病蟲害呈現加重趨勢

近幾年苗枯病、莖腐病、根腐病、褐斑病、青枯病、粗縮病等病害對夏玉米的為害呈加重趨勢,如2012年至2014年苗枯病、根腐病發生較為嚴重,個別地塊出現缺苗斷壟現象,減產10%左右。2014年青枯病發生危害較為嚴重,夏玉米出現早衰現象。近幾年推廣了夏玉米“一增四改”種植技術,粗縮病發病率得到了控制,但是夏玉米根腐病、莖基腐病呈現上升趨勢。

為害夏玉米的主要蟲害有金龜甲、薊馬、玉米螟、二點委夜蛾、蚜蟲等,近幾年二點委夜蛾以及薊馬對夏玉米為害較為嚴重,如2013年在鄒城市夏玉米田大面積發生,造成缺苗斷壟現象。從2015年種植的春玉米蟲害發生情況預測,薊馬田間存有量將會加大。薊馬為害玉米后,玉米心葉扭曲,植株停止生長,造成單株絕產。蚜蟲多發生在玉米生長后期,即9月中下旬,為害夏玉米的雄穗以及雌穗,致使夏玉米授粉不良,對夏玉米產量造成不利影響。

5. 干旱因素

干旱是制約旱田玉米產量的主要因子。鄒城市處于魯西南地區,近幾年春夏連旱現象較為普遍,對于水利條件較差的夏玉米種植區郭里、石墻等鎮,由于受天氣干旱的影響,播種時間如需推遲到6月20日前后,遇到秋寒年份,往往出現灌漿不好,籽粒不飽滿,甚至出現晚熟倒青現象。如2012年、2013年夏玉米大喇叭口期遇到干旱,因水分供應不足,直接造成夏玉米延遲抽雄和授粉,進而影響夏玉米產量,在一些灌溉條件差的鎮,大部分玉米田減產甚至絕產。

6. 突發性自然災害因素

魯南、魯西南地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大風天氣以及冰雹。大風是造成夏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生產中常見的倒伏有2種,一種是根倒伏,多因雨后或者灌溉后1~2天突遇大風天氣,出現根倒伏。另一種是莖倒伏,莖倒伏是出現在土壤干旱,大風天氣倒伏,莖倒伏往往造成夏玉米減產甚至絕產。冰雹出現在大喇叭口期,如冰雹造成夏玉米生長點受損,對產量影響較大,如只是葉片受損,夏玉米減產不大。2013年山東泗水玉米田灌漿期出現冰雹天氣,造成夏玉米減產50%以上。

二、夏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針對影響夏玉米產量的6大因素,綜合采用農藝農技技術措施,避災減災,深挖夏玉米生產潛力,確保夏玉米高產、穩產,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1. 因地制宜,選用優良品種

夏玉米品種選擇原則:選用多抗(抗倒、抗病、抗早衰)、豐產、穩產、種植兩年以上中早熟玉米品種,如鄭單958、浚單20、魯單818等。引進的新品種必須先經過3年以上的小面積試驗示范,綜合性狀確實優良的才可進行大面積推廣。防止夏玉米推廣、種植的盲目性、隨意性。

2. 適時播種配方施肥

魯西南地區播種時間為小麥收獲后的2~3天,即6月8日前后,采取機械單粒直播,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每畝種植株數4500株,隨著播種追肥,每畝使用64%磷酸二銨15~17千克,播種行與施肥行間距不低于15厘米,防止距離近,出現肥料燒苗。夏玉米大喇叭口期進行追肥,每畝用15-8-22氮磷鉀復合肥45~50千克,硫酸鋅0.8~1.0千克。有條件的地方推廣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以及隨播種一次性深施控釋肥免追肥技術。

3. 正確使用除草劑

目前90%以上的玉米田使用除草劑防治一年生雜草,在實際生產中,因除草劑使用不當,對夏玉米生產造成損害的事例屢見不鮮。慎重選擇夏玉米除草劑,科學的用量,恰當的使用時期,是規避除草劑對夏玉米造成傷害主要手段。適合玉米田除草的除草劑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三大類,一類是播后苗期除草劑,如40%乙阿合劑、52%乙·莠,每畝用量為150~200毫升;另一類是苗后早期(玉米1-4葉期)除草劑,如23%煙密·莠去津,每畝用量為100~120毫升、50%玉寶可濕性粉劑每畝用量100克。還有一類是玉米生長中后期除草劑,如10%草甘膦水劑200~300毫升/畝、20%百草枯水劑100~150毫升/畝,在無風條件下混合定向噴施。除草劑使用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上的使用時期、用量等。使用時不得將藥液噴灑在夏玉米植株上,也不得和任何殺菌劑殺蟲劑混合使用。天氣干旱時,使用藥劑量不變,但必須增加用水量。

4. 科學防治病蟲害

小麥收獲前3~4天,采用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混合噴霧,夏玉米播種前、出苗后,再用同樣的藥劑以同樣的濃度噴施,能夠有效防治白粉虱、灰飛虱、煙飛虱以及玉米螟等害蟲對夏玉米幼苗的為害,降低夏玉米粗縮病、心腐病的發生蔓延。玉米灌漿期采用40%辛硫磷乳油2000~2500倍液、4.2%高氯甲維鹽乳油3000倍液混合噴施雌穗,能夠有效防治金龜甲、玉米螟以及二點委夜蛾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蟲。玉米灌漿后期重點防治雄穗穗蚜,常用藥劑為70%吡蟲啉乳油4000~5000倍液,重點噴施雄穗,防治穗蚜對夏玉米的為害。

在夏玉米苗期采用8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防治苗枯病、心腐病的為害。進入大喇叭口期采用30%苯醚甲環唑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葉面噴施,預防夏玉米大小褐斑病。

5. 科學避災減災

近幾年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嚴重威脅著夏玉米的生產安全,只有采取有效避災措施,才能減少災害對夏玉米生產的威脅。避災措施主要有:培育壯苗,夏玉米苗期以蹲苗為主,防止田間積水和出現徒長苗。適當推遲追肥時間,有徒長跡象的玉米苗,追肥時間推遲到大喇叭口期之后進行。夏玉米進入灌漿期,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增強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因大風天氣造成的根部倒伏,雨停后需及時扶正,給莖基部培土,并用腳踩緊實。2~3天可長出新根,迅速恢復生長,對產量影響較小。在拔節前期,若遭遇強風暴雨危害,只要倒伏程度不超過45度,經過5~7天,可自然恢復生長。灌漿成熟期,遭受強風暴雨危害時,因自身負荷重,最容易發生嚴重倒伏、莖折,若不及時采取救治措施,會嚴重影響產量,若培土扶正難度大,且效果也不明顯時,可采取多株捆扎。具體做法是:將鄰近3~4株玉米順勢扶起,用植株葉片將其捆扎在一起,使植株相互支撐,免受倒壓、堆漚,以減輕危害,有利灌漿成熟,減少產量損失。如在夏玉米孕穗前期遭受冰雹危害,及時清潔田園,加強管理,追施速效肥料,促使玉米迅速恢復生長,將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作者聯系地址:山東省鄒城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郵編:273500)

猜你喜歡
鄒城市夏玉米除草劑
山東省鄒城市飛行畫室學生作品展示
山東省鄒城市第二中學
小麥收割之后 如何種植夏玉米才能高產
封閉式除草劑什么時間噴最合適
如何正確選擇使用農藥及除草劑
夏玉米高產的關鍵栽培技術措施
玉米田除草劑的那些事
加拿大:擬修訂除草劑Pyroxasulfone的最大殘留限量
天津市2011年良種補貼推介品種目錄
控釋肥對夏玉米碳、氮代謝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