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集體責任感及其教育方法的歷史變遷

2015-09-25 01:24安娜林建成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5年5期
關鍵詞:歷史變遷教育方法改革開放

安娜++林建成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環境和大學生代際特征的變化,大學生的集體責任感由以社會發展為本位,到以個人發展為取向,再到以折中整合為支撐不斷變化,其教育方法也從以說理、認知為主的顯性教育,到以實踐、自律為主的顯性教育,再到以人為本、以文化人的隱性教育不斷變遷。大學生集體責任感及其教育方法在歷史演進的過程中,啟示我們應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引領;堅持集體責任感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堅持集體責任感教育方法的改革創新。

關鍵詞:改革開放;集體責任感;教育方法;歷史變遷

作者簡介:安 娜,北京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博士生(北京 100044)

林建成,北京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 100044)

集體責任感是人們在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價值評價與行為選擇,它以集體主義觀念為核心,伴隨著相應的集體主義情感與集體主義意志,通過集體主義行為體現出來。當前,集體責任感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發展的內在需求和衡量大學生素養的重要標志,增強大學生集體責任感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它是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的重要支撐,是人際和諧和社會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推動力量。按照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歷史脈絡,我們從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21世紀至今三個階段,對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嬗變及其教育方法的變遷進行總體梳理。通過分析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變化軌跡,總結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方法的創新歷程,由此探尋出大學生集體責任感及其教育方法變化的重要啟示,對于引導大學生內化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全面自由發展,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一、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變化及其特點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發生了重大變化,其變遷的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并呈現出各不相同的階段性特征。根據馬克思主義“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理論,以及知識社會學“社會過程影響思想發展”的理論,思想變遷的深層原因歸根到底要到社會存在包括社會環境的變遷中去尋找。當代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嬗變歸根到底是當代中國社會轉型和社會變遷在精神領域的表現。當代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整體發展軌跡體現了當代中國社會的總體發展路線,而當代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三個階段特征則最終折射出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階段特征。

1. 20世紀80年代,形成以社會發展為本位的集體責任感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獲得新生的中國大學生在黨的政策的感召與鼓舞下,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他們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為推進改革開放銳利進取、奮力拼搏。這一時期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崇高的集體主義認知。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帶著對傳統“極左”思潮的反思來到校園,對以集體主義為特征的傳統價值觀進行了深刻反思。但從總體來看,他們仍沒有擺脫整體價值觀念的影響,形成了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念。在思維方式上,他們習慣于從宏觀社會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考慮個人發展;在價值選擇上,以社會發展需要為本位,較少考慮個人需要。

第二,濃厚的集體責任情感。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有著濃厚的集體使命感,他們堅守“同心同德,為集體發光發熱”的信念,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條;學生們的宿舍關系十分融洽,大家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共同度過比較清貧的日子;學生們的班級榮譽感比較強烈,他們把集體工作當做自己分內的事情,為班集體全心投入、努力奉獻,齊心合力發揚團結精神,努力為班集體增光添彩。

第三,堅定的集體責任意志。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與集體主義理想,他們把集體主義的信仰融入到個人理想中來,積極奉獻、艱苦奮斗。在那時,學生們純真、質樸并富有激情,他們把國家、集體的使命與自身的發展緊密結合,學習異??炭?、特別認真,學習積極性十分高昂;他們畢業主動服從集體分配,按照國家、集體需要就業,具有把國家、集體理想付諸實踐行動的高度自覺性。

第四,積極的集體責任體驗。改革開放激發著大學生參與集體活動的熱情。20世紀80年代,社會上掀起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多作貢獻”的熱潮。這個口號還包括十一條具體措施,如:遵守紀律;尊敬老師、關心同學、熱愛學習、愛護集體;積極參加政治活動;愛護公共財物;講究公共衛生等。上述活動的開展,使熱愛集體、樂于助人蔚然成風。

可以看出,由于改革開放起步發展、高考制度得以恢復等原因,這一時期大學生在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上,更多地從國家、社會、集體發展的需要進行價值選擇,更多地從宏觀歷史發展的視角來考慮個人發展,逐步形成了以社會發展為本位的集體責任感。

2. 20世紀90年代,形成以個人發展為取向的集體責任感

20世紀90年代,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全球化成為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并多元發展,這一時期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集體主義價值觀比較端正,但逐漸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高等教育試行“并軌”招生,學校的數量與在校生的規模都快速膨脹,我國步入了高等院校的擴招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社會之間的溝通日益頻繁,而這種頻繁的溝通又為大學生樹立端正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弘揚正能量找到了參照。同時,隨著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這一時期的大學生逐步確立了個體的主體地位,并以相對獨立的身份參與社會生活,他們強調自我價值,主張全面發展的個人價值的實現。

第二,集體責任情感比較強烈,但逐漸呈現個人主義的價值傾向。20世紀90年代的大學生集體認同感、歸屬感、使命感、榮譽感仍然比較強烈,他們有著較為飽滿的集體主義熱情,能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能夠把自己的言行與集體榮譽緊密相連,集體主人翁意識相對濃郁。但是,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大學生在認知與處事方面獨立性明顯增強,許多大學生身上同時存在兩種價值取向,即集體主義價值取向和個人主義價值傾向。他們一方面認為“團結就是力量”,感到“只有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到一起,才能有力量”,另一方面,又對“人的本質是自私”的觀點持贊同態度。大學生高昂的集體責任感開始受到挑戰。

第三,集體責任意志比較堅定,但集體責任感的自覺性逐漸動搖。20世紀90年代,我國大學生在堅守責任擔當、嚴格守法自律、關心愛護集體等方面仍然保持著穩定性與一貫性。他們在嚴酷的現代社會競爭中,仍然保持著“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為集體做貢獻、為他人獻愛心”的責任自制性,并且對一些社會的丑惡現象表示普遍反感。但是,這一時期黨內的某些腐敗行為和社會的不正之風引起了大學生的不滿,部分大學生的政治參與熱情明顯減退,他們逐漸脫離對政治的強烈關注,其集體責任感的自覺性開始動搖,集體責任感開始下滑。

第四,集體責任體驗比較豐富,但逐漸凸顯功利主義的思想萌芽。20世紀90年代的大學生在集體活動的參與方面仍然呈現出比較高的積極性,他們熱情參與社會集體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充分強調進取精神與個人奮斗,注重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在這時期,市場經濟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市場化所帶來的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傾向也開始增強。大學生參加集體活動時,開始關注這些活動是否對自己有益、是否有利可圖。同時這種價值傾向使部分大學生喪失斗志,集體責任感有所滑坡。

可以看到,由于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確立等原因,這一時期大學生在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上,發生了較大變化,呈現與20世紀80年代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截然不同的對立特點,他們兼顧集體與個人共同發展,但基礎在個人發展,逐步形成了以個人發展需要為取向的集體責任感。

3. 21世紀以來,形成以折中整合為支撐的集體責任感

21世紀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嶄新階段,物質財富加速積累,政治生活不斷豐富,精神文明努力建設,網絡信息技術迅猛發展。這一時期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特征主要表現在:

第一,集體責任認知的接受與模糊并存。21世紀以來的大學生個性比較張揚,但他們對集體主義觀念仍有著廣泛的接受度。大部分學生認為應該遵守集體主義原則,并覺得集體主義原則是為人處世所必須遵守的準則。以“集體主義精神”為核心的我國優秀傳統價值觀仍然被21世紀的大學生們所接納。然而,我們也要看到,這一時期部分大學生的集體責任認知還相對匱乏,他們對集體責任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深刻,對集體責任的價值判斷呈現出較為明顯的模糊性。大學生集體責任認知的接受與模糊并存,對集體責任感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挑戰。

第二,集體責任情感的理性與波動交織。21世紀的大學生比較開放與獨立,他們對事物采取包容的態度,善于聽取各方面的聲音,較少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他們不像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那樣具有理想主義情懷,也不像20世紀90年代大學生那樣具有世俗傾向,而是把自己的發展建立在現實發展的基礎之上,表現出一種理性務實的態度??傮w來說,他們在集體責任情感中仍表現出值得肯定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但是,也應該看到,部分大學生的集體責任情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著很多不穩定的因素,部分學生的集體責任情感較為淡薄,表現為大學生出現隱性逃課現象;小團體主義比較盛行導致宿舍關系相對緊張;還有部分大學生在面對集體責任選擇時,會發生“冷責任”現象,認為集體責任會占用個人時間、精力并耗費金錢等。

第三,集體責任意志的堅強與薄弱同在。21世紀的新一代大學生視野廣闊、思維敏捷,在追求責任感的道路上形成了積極、豁達的品格。他們的集體責任意志比較堅定,能夠獨立地支配自己的行動,不輕易受外界的影響,可以堅持不懈地克服集體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但是,也有部分大學生的集體責任意志比較薄弱,突出表現為參與集體活動的自覺性不高,缺乏堅韌性和果斷性;當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容易泄氣、止步不前甚至退縮。此外,部分大學生容易出現浮躁心態,缺失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意志。

第四,集體責任體驗的升華與失落共生。新世紀的大學生價值觀念總體發展傾向于積極、內控、開放、包容,但依然表現出價值選擇的矛盾性。大學生在處理集體和個人利益時,仍然能夠顧全大局,能從國家、社會、集體的視角來考量問題,但也有一部分大學生更加注重個人發展和個人利益,他們的集體責任行為還存在不少短板,在集體責任要求和評價方面采取了雙重標準,即對他人要求主流化而對自己要求流行化,集體責任認知與集體責任體驗之間存在差距,知與行不統一。這表明,大學生在集體責任體驗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沖突。

可以看出,由于改革開放進入攻堅期、網絡新媒體飛速發展等原因,這一時期大學生在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上,表現出一種折中主義的態度,“他們習慣于把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念進行折中和整合,在各種價值觀念變化中尋求平衡點”{1},從而逐步形成了以折中整合為支撐的集體責任感。

二、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方法的變遷

社會環境和大學生代際特征的變化從客觀上要求集體責任感教育采取不同的開展方法。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教育方法“從單一到多元、從單向到雙向、從認知到人格、從理論到實際、從經驗到科學”{2}不斷推陳出新、豐富發展。

1. 20世紀80年代,運用以說理、認知為主的顯性教育方法

20世紀80年代的大學生單純、質樸并富有激情。在這時期,對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教育方法也比較單一,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理論灌輸法。理論灌輸法是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大學生傳授集體主義理論知識,促進其積極內化的教育方法,它具有規范性、持久性、系統性等特點,是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最基本、最重要的顯性教育方法。列寧曾經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眥3}在這里,列寧清楚地表達了要使人們產生社會主義意識,必須通過理論灌輸這一教育方法的思想。20世紀80年代,黨中央高度重視對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理論灌輸成為對大學生進行集體責任感教育的主要方法。在這時期,國家實施了“85方案”,增設共產主義思想品德、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隨后,各地高校逐步恢復了正規化的馬列主義課程設置與課程教學。高校通過理論講授、理論學習、理論培訓、理論宣傳、理論研討等具體形式,對大學生進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增強大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培育大學生的集體責任感。理論灌輸法將集體主義的理論蘊涵和核心價值取向傳達到青年大學生的思想意識當中,引導大學生系統了解和認同集體主義精神,端正其思想意識,樹立科學的集體主義價值取向。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理論灌輸法緊密聯系社會發展實際和大學生的思想變化動態,不斷探索教與學的內容和形式,在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中發揮了引領作用。

第二,典型示范法。典型示范法是引導大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向社會所期待的方向發展的教育方法,它具有生動鮮活、受眾廣泛等特點,是占領思想陣地的重要顯性方法。在20世紀80年代,黨中央極力號召大學生學習雷鋒的“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精神和“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集體主義精神,并以此為契機,掀起了典范學習活動。通過宣傳榜樣的先進事跡,學生們對先進典型模范產生崇拜、敬仰、贊賞、效仿等思想情感和行為動機,推動了大學生對集體責任感的認同與踐行。20世紀80年代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們,典型示范教育作為一種生活化的教育方法,體現著人民群眾的智慧以及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我們在選取和宣傳典型模范的時候,一方面,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善于從大學生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著手,把典型教育的目的和大學生的實際訴求緊密結合。另一方面,要大力挖掘典型的內涵,通過深刻總結典型思想和行為的特點、價值,幫助大學生把其精神內核提煉出來,引導大學生學習典型內在的精神實質。隨著時代的發展,典型教育法在榜樣選擇標準的科學化、榜樣選擇過程的民主化、榜樣宣傳的時代化等方面不斷突破,在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中發揮了示范作用。

此外,宣傳教育法、批評教育法等也是20世紀80年代對大學生進行集體責任感教育的主要方法。

2. 20世紀90年代,采取以實踐、自律為主的顯性教育方法

20世紀90年代的大學生務實、敏銳并富有干勁。在這時期,根據大學生思想的實際變化,各高校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積極探索集體責任感教育的新方法:

第一,實踐鍛煉法。實踐鍛煉法是引導大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并感悟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方法,它具有直接參與性、過程挑戰性等特點,是讓大學生深化情感體驗、強化行為養成的顯性教育方法。1996年,《關于深入持久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幾點意見》指出,要“積極探索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形式,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的范圍,逐步建立社會實踐活動運行機制”{4},加強大學生實踐活動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這一時期,“跨世紀青年文明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動”以及各種形式的勤工助學、社團活動、社會調查等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實踐育人的效果不斷提升。20世紀90年代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們,要注重實踐課程建設,構建層次分明、前后銜接、循序漸進的實踐內容教學體系,推進實踐教育架構的整體設計和系統規劃;要加強實踐活動與理論教學之間的融合、互補,將實踐活動創造性地引入到理論教學之中,促進實踐體驗與理論教學的有機協同;要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活動教育基地,強化與集體主義教育基地、社會服務機構、農村鄉鎮的溝通聯系,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緊密結合。隨著社會的變遷,實踐鍛煉教育不斷豐富教育形式,著力促進大學生鞏固理論知識,深化集體主義情感、磨礪責任意志,強化大學生關愛集體的實踐能力,在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中發揮了帶動作用。

第二,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法是讓大學生主動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積極承擔關愛集體責任的教育方法,它具有內驅性、自覺性和直接實現性等特點,是以加強大學生的自我修養和自我反思為主要方式的顯性教育方法。20世紀90年代,國家頒發《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強調德育工作要與關心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相結合,與加強管理相結合,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這一時期,高校紛紛號召大學生學習“文明公約”,加強大學生的自我修養,推進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內化與外行。這一時期的教育經驗告訴我們,要根據學生的成長需求,設立不同層次和階段的激勵目標,制訂融知識、能力、素質、價值為一體的自我教育目標體系;要基于大學生思想變化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不斷激發大學生自我教育的動力,讓學生學會對自己的學習、探究、批判等行為負責,學會發展自身的潛能,最終達到自我實現的目標;要堅持教育、管理、服務、約束有機結合,推進自我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形成合力,著力構建齊抓共管的教育工作格局。從教育作用來看,自我教育法能夠加強對學生成長成才需求的關注,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和求知意志,教會學生自我負責、自我實現,在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中發揮了凝聚作用。

此外,調查研究法、沖突緩解法等也是20世紀90年代對大學生進行集體責任感教育的主要方法。

3. 21世紀以來,注重以人為本、以文化人的隱性教育方法

21世紀以來的大學生個性、開放并富有思想。在這時期,互聯網逐漸融入到全社會中來,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根據時代發展訴求與大學生思想變化實際,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教育方法不斷發展創新。

第一,人文關懷法。人文關懷法是以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為前提,注重關照大學生的個體需求、自我價值和人格尊嚴,著力促進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的教育方法,它具有人文性、柔力性等特點,是與大學生的人格相結合的隱性教育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機關黨建和創先爭優活動時指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這對新時期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方法創新指明了方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應注重以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關注大學生的現實發展需求,全方位推進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多方面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發展;要注重對大學生情感的把握,以真心、真情、真誠教育并影響學生,真正做到關心人、尊重人、服務人;要注重采用一種尊重、平等、寬容的心態,加強與大學生思想上的溝通、語言上的交流,通過做過細、過實的工作,讓大學生在一種民主、平和、真誠的氣氛中受到引導,使集體責任感教育在和諧的氣氛中取得最佳培育效果。實踐證明,人文關懷法作為集體責任感教育方法論形態的新發展,是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激勵學生,著力實現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人文價值的教育方法。

第二,文化陶冶法。文化陶冶法是利用文化環境、文化氛圍對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式教育,從而促進大學生提高認知水平和道德水平的教育方法,它具有潛隱性、浸潤性等特點,是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中最常見的隱性教育方法。2004年,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了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總體要求,強調扎實推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隨后,我國校園文化建設在內容、形式方面不斷探索創新。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邁入內涵式發展階段,“校園文化建設要自覺融入教育現代化進程”{5}成為重要課題,這就要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在質量層面進一步提升發展。因此,要弘揚精神文化,培育和凝練蘊涵集體主義價值取向的大學精神,注重以先進的精神文化引領大學生;要構建制度文化,不斷完善校園文化工作制度,保障校園集體主義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要培育行為文化,提升高校師生在集體活動中呈現出來的精神狀態、文化品位和行為操守;要拓展物質文化,通過人文景觀、建筑風格、教學設施彰顯集體主義的精神意蘊,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擔當。文化陶冶法作為一種以文化人的教育方法,它通過具有特定思想文化內涵的人文物質環境、氛圍,給予大學生心靈上的震動、情感上的熏陶和思想方面的啟迪,在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網絡教育法。網絡教育法是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以意識形態傳播和滲透為主線,著力促進大學生形成社會發展要求的思想品質和行為規范的教育方法,它具有技術性、虛擬性、互動性、開放性等特點,是新時期增強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吸引力和實效性的重要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做出重要批示,為我們新形勢下創新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方法提供了重要遵循。首先,要掌握網絡集體責任感教育的主動權。不斷完善基于云應用的綜合互動平臺,著力將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數字圖書館、數字博物館等系統和互動社區實現雙向對接,提升網絡集體責任感教育的使用影響力和服務黏合度。其次,要掌握網絡集體責任感教育的話語權。通過網絡集體責任感教育長效機制建設,積極引導專家學者參與到網絡文化建設上來,使專家學者把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作用從課堂拓展到網絡空間。最后,要掌握網絡集體責任感教育的管理權。重視發揮微信、微博和移動多媒體等新媒體的優勢,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傳播規律將集體責任感教育進行內容再造,把集體主義內容滲透、融合于網絡教育資源之中,通過碎片化、交互性、互動性的方式來傳播集體主義內容,著力唱響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強化網絡信息內容的建設和管理,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網絡教育法立足于大學生的需求特點和網絡教育規律,引導青年大學生通過共建共享和互動體驗將集體主義精神融入于血脈、彰顯于言行,這對提升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工作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發揮了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外,心理危機及干預法、深度輔導法、輿情控制法等也是21世紀以來對大學生進行集體責任感教育的幾種方法。

三、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集體責任感及教育方法變化的啟示

通過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學生集體責任感及其教育方法的歷史回顧和現實考察,我們以促進大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和提高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的實效性為視角,聯系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豐富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運用邏輯和歷史相統一的方法,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1.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時代的變遷、體制的轉軌以及社會的轉型,我國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發生著深刻而復雜的變化,意識形態領域面臨著經濟社會生活多樣化帶來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多元化,這些影響極大地增強了青年大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差異性和多變性,也帶來了非馬克思主義思潮和反馬克思主義思潮乘虛而入的現象。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和敏感地帶,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務,面對部分大學生理想信仰迷失、功利色彩濃厚、集體責任感淡漠等問題,必須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尤其是集體主義教育,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發展。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集體與個人的關系作了詳細闡述,深入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集體思想,將為新的歷史條件下完善、堅持高校集體主義教育,鞏固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奠定基礎。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個人力量(關系)由于分工轉化為物的力量這一現象,不能靠從頭腦里拋開關于這一現象的一般觀念的辦法來消滅,而只能靠個人重新駕馭這些物的力量并消滅分工的辦法來消滅。沒有集體,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眥6}這說明,個人需要集體來彌補個人力量的不足,只有在集體當中,人們才可能獲得全面自由發展,才可能真正實現個人自由。當然,馬克思、恩格斯的個人依賴集體的思想,并不意味著集體可以成為制約個人的力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恩格斯強調:“共產主義所造成的存在狀況,正是這樣一種現實基礎,它使一切不依賴于個人而存在的狀況不可能發生,因為這種存在狀況只不過是各個人之間迄今為止的交往的產物?!眥7}可見,集體最終也應是有利于個人的自由存在和全面發展的。因此,要從歷史的發展的角度正確審視集體與個人的關系,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集體思想為導向,明確集體主義的理論蘊涵,增進大學生對集體主義價值理念的認同,引導大學生不斷增強集體責任感,促進大學生內化并踐行馬克思主義的集體思想,著力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對高校大學生的“搶占”。

2. 堅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引領

增強大學生的集體責任感是構筑“中國夢”的客觀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更是大學生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大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是國家寶貴的人才資源,是推動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明確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眥8}大學生的精神風貌、道德水準以及理想信念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大學生有昂揚的精神風貌、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有遠大的理想信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能蒸蒸日上、不斷向前推進。

“中國夢”賦予當代大學生新的歷史責任,指引大學生不斷增強集體責任感。恩格斯曾經指出:“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沒有預期的目的的?!眥9}這說明,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培養與提升,離不開正確指導的引領。中國夢作為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旗幟,是在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其核心是強調將個人的奮斗發展與全體人民的奮斗發展有機統一、緊密結合起來。這就要求青年大學生應響應時代號召,以中國夢為引領,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內化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覺將個人夢想與民族歷史復興結合起來,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系起來,將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協同起來。同時,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不斷塑造健全人格,正確處理個人與自然、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把握國家利益、集體利益與個人正當利益的關系,實現自身思想道德素質與科學文化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的協調發展,真正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3. 堅持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不斷發展,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入,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教育內容不斷豐富更新也成為題中之義。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教育內容堅持與時俱進,是為大學生集體責任感增添新的時代內容的具體體現,是對新時期集體主義的豐富和發展,是把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提升到新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應融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人學思想。馬克思認為:“隨著對象性的現實在社會中對人來說到處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現實,成為人的現實,因而成為人自己的本質力量的現實,一切對象對他來說也就成為他自身的對象化,成為確證和實現他的個性的對象,成為他的對象,這就是說,對象成為他自身?!眥10}這說明,個人與社會(集體)是互為目的的,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集體),社會(集體)的發展需要個人的自覺努力,一旦作為人自身對象化的社會(集體)成為了人自身,也就實現了個人與社會(集體)的和諧相處、有機統一。因此,新時期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教育內容應強調以人為本,注重對大學生個人潛能的挖掘,尊重大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維護并保障集體當中的每一個人的合法利益。同時,要保障個人與集體發展的“雙贏”。另一方面,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強調“公平、正義”,這為新時期集體責任感教育內容的豐富發展提供了指向。公平、正義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義,既關系到國家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目標的實現,也決定著公民對個人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的踐行,因此,把公平、正義融入集體責任感教育內容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新時期,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內容要構建“以個人與集體利益關系為軸心,以互利互惠為前提,以公平和公正為杠桿,以功利原則為動力,以奉獻精神為導向,以競爭務實為實現手段,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評判標準,以共同富裕為現實追求,以共產主義為價值指歸,實現了個人與集體的完滿結合和高度統一”{11}的新型內容體系。

4. 堅持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方法的改革創新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價值取向呈現出了新情況、新特征,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理論內容和環境內容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因此,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教育方法必須深化改革、開拓創新,不斷適應現實發展要求、實現自身承擔的服務功能,努力提升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切實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

一方面,堅持教育方法的主導性。應從馬克思主義整體性視角出發,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主渠道”教育與日常思想政治“主陣地”教育的主導作用?!爸髑馈苯逃饕ㄟ^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來實現,要使大學生真正了解集體主義的精神實質,破解大學生對集體主義的理論困惑,不斷挖掘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現實生活實踐中的集體主義元素,扎實推進集體主義道德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爸麝嚨亍苯逃饕ㄟ^輔導員的日常管理來實現,通過人文關懷、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等方式,培養大學生的集體主義情感、鍛煉集體主義意志,促進大學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爸髑馈迸c“主陣地”相互契合、互為補充,共同發揮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的主導作用。另一方面,堅持教育方法的融入性。培育大學生集體責任感需要把握切入點、立足點,使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全方位融入,從而達到“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要融入大學精神文化,通過結合學校的歷史傳統和時代特點,將集體主義精神融入大學的理想追求、文化底蘊和辦學理念,深入開展凸顯大學精神文化的品牌活動,提升學生對集體主義的認同感、責任感與使命感。要融入網絡新媒體,積極利用網絡新媒體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優勢,建立相應的集體責任感培養論壇、網站、博客等,拓展大學生的信息交流平臺,提高大學生集體責任感的認知能力和辨析能力,主動占領并鞏固大學生集體責任感教育的網絡新媒體陣地。

注 釋:

①馮剛、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30年發展研究報告》,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4年,第280-281頁。

②佘雙好:《從說理教育到心理疏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③列寧:《列寧專題文集——論無產階級政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6頁。

④共青團中央、中宣部、國家教委:《關于深入持久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幾點意見》,中國共青團網,http://www.ccyl.org.cn/695/gqt_tuanshi/gqt_ghlc/his_wx/his_wx_1990_2002/200704/t20070418_19793.htm.

⑤馮剛:《關于進一步深化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年第8期。

⑥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頁。

⑦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02頁。

⑧習近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 國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四川日報》2013年12月6日。

⑨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53頁。

⑩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4頁。

{11}王生平:《功利與奉獻相契合的集體主義內涵》,《中國圖書評論》2004年第11期。

Historical Changes in College Students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AN Na,LIN Jian-cheng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college students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has assumed new features with the changes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college studentsintergen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ollege students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has changed from takin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s the standard to taking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as the orientation,and then to the compromise integration as the support. Educational methods of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are also transferred from explicit education based on reasoning and cognition to explicit education based on practice and self-discipline,and then to implicit education based on people-oriented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college students'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and educational methods show four enlightenments. Firstly,it should adhere to the guiding status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of the university. Secondly,it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of China dream. Thirdly,educational content of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needs to change with the times. Fourthly,educational methods of 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call for reform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reform and opening-up;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educational methods;historical changes

(責任編校:文 一)

猜你喜歡
歷史變遷教育方法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開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開放而生 因改革開放而興
改革開放:干點什么最時髦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漢繡的現代激活方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