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再拿國企多說事兒

2015-09-29 18:36劉瑞
當代工人 2015年15期
關鍵詞:東北觀念政府

劉瑞

自2003年起,國家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從各方面幫助東北經濟擺脫困境。一時間,東北經濟似乎有了很大起色,2008年至2012年間,東北經濟增速12.4%,成為區域經濟的一個亮點。

但10多年過去了,東北經濟仍處在結構調整的掙扎之中。平心而論,東北經濟享有中國其他經濟區域不一樣的優勢。東北要人有人,要基礎有基礎,有技術有技術,要資源有資源,要產業有產業,但經濟增長潛力還是發揮不出來。依經濟學直觀判斷,東北經濟是在運作層面出了問題。

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東北國企過多。到本世紀初,東北經濟的國企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3以上。這曾是一個特殊難題,并引發了其他諸多經濟社會難題。但時至今日,東北國企產值比重已降到50%,實力也不可同日而語。退一步說,假如沒有這些浴火重生的國企支撐,估計東北經濟跌得更慘。所以,繼續拿國企比重過高說東北,顯然沒有說到點子上。

東北經濟最大的問題,在于沒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東北先于全國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后于全國改行市場經濟體制,這種體制時差,導致東北經濟中政府作用一直大于其他地區。在通常意義上理解,政府作用與市場作用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尤其是當主要宏觀調控權限上收至中央政府后,地方政府的作用與市場機制的作用成反比關系。

東北經濟振興離不開市場機制的決定性作用,要發揮這一作用,東北的地方政府一定要加大改革力度、轉變觀念和職能。

自1992年起,中國實行開發型的市場經濟模式后,東北區域開發型模式特征最為顯著。企業總是一只眼睛盯著市場,另一只眼睛盯著政府,政府繼續成為揮之不去的影響因子。黨在十八大提出了中國經濟升級任務,從源于日韓模式的開放型市場經濟模式1.0版本,向更高的中國特色的開放型市場經濟模式2.0版本升級,核心就是將政府權力關進法律籠子里,全面依法治國,建立服務型政府,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東北經濟現象還有人的觀念問題。

人的觀念在制度經濟學是被歸入文化習慣,同樣屬于制度問題。東北人具有闖關東的豪氣與精神,東北人的實在、肯干、大氣、豪爽,是很長一段歷史的集體記憶。但是現在,這種豪氣與精神似乎已經退化了,甚至有些還被別的東西代替了。10多年來,東北流向全國的一個地域詞匯:忽悠,其實集中代表了東北傳統精神和觀念的退化與變質:有些地方官員和有些人做事不認真、糊弄、弄虛作假,注重面子,輕視實效。因此,李克強總理才特別強調,東北要重振“闖關東”精神。

東北經濟要重新振興,必須要在觀念上先振興,要拋棄做事愛忽悠的觀念和陋習,恢復實干精神;要讓東北地區人盡其才,不再孔雀東南飛;物盡其用,不要再抱著金飯碗要飯吃;財盡其效,不要再搞面子工程;要技盡其精,不再亦步亦趨地跟在別人屁股后面,稀里糊涂地走。

我建議,為加速推進人的觀念轉變,不妨逆向采用當年建設新中國的經驗:由南方北上派干部,通過換人來加速推進東北經濟振興。這只是我個人一點建議。東北的經濟振興,終歸還要靠東北人的自我革命。

摘編自《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

猜你喜歡
東北觀念政府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東北就變成了“凍”北
釣魚的觀念
大東北的春節
當觀念成為藝術
殷周時期“中”觀念的生成演變
省級政府金融權力榜
十二星座時間觀念排行榜
完形填空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