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式課堂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2015-10-08 01:28朱鴻鵬
山東工業技術 2015年18期
關鍵詞: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

朱鴻鵬

(邵陽學院網絡中心,湖南 邵陽 422000)

0 引言

C語言作為本科高校計算機公共課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得到廣大師生的重點關注。C語言是計算機編程語言,其特點是高效、靈活、功能豐富、表達力強和較高的移植性[1]。對于初學者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們對 C語言的教學方法也是不斷摸索改進。翻轉課堂是近年來討論得最熱烈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對傳統教學的顛覆。本文將從C語言的教學研究實際出發,研究翻轉課堂在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教學上的應用,搭建C語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1 C語言課程的特點

C語言是一種通用的、過程式的編程語言。該語言是1972年由美國的Dennis Ritchie設計發明的,是世界上最流行、使用最廣泛的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之一[2]。它的主要特點有:

1.1 C是高級語言

它結合了高級語言的語句和基本結構,同時結合了低級語言的實用性。因此C語言雖是高級語言但能像匯編語言一樣對位、字節和地址這三個計算機最基本的工作單元進行操作。

1.2 C是結構式語言

程序與代碼絕對獨立,程序層次清晰,編碼、維護和調試非常方便。

1.3 C語言功能齊全

數據類型豐富。指針的使用提高了程序的效率。且計算和邏輯判斷功能都十分強大。

1.4 C語言適用范圍大

各種操作系統亦適合,特別是對編寫需要硬件進行操作的場合,優于其它高級語言[3]。

綜上C語言的特點,決定了這門課程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數據類型,編一些簡單的程序,而是要讓學生們在學習之后能靈活編寫出較復雜實用的應用型程序。

C語言教材的所有章節歸納起來分三個部分:基本概念、算法和程序設計?;靖拍罾锩姘耍簲祿愋?、數據輸入輸出、表達式、流程控制等;算法是程序設計的核心和靈魂;程序設計是對算法的實現。由此可以看出課程的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概念性的問題要掌握并靈活應用的知識點也非常多。因此對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來說,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法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從學習這門課程的學生群體來說,大一的學生剛剛入校,計算機課程僅接觸了《大學計算機基礎》,而這兩門課程之間的差異性又非常大,學習方法自然要有所不同。其實程序設計課程,只要能掌握編程思想,學習起來趣味性更強,挑戰性更足。但是采用傳統方法教學后的學生普遍感覺C語言課程非常難懂難學,以至于產生了消極怠學的情緒。

2 翻轉課堂的特點及優勢

顧名思義,翻轉課堂就是將傳統的教學順序打亂,將課堂翻轉過來。如何翻轉?傳統的教學是老師教學生聽,學生完成作業。而翻轉課堂就是學生課前隨時隨地學,課中以學生提問教師答疑,組織學生小組討論,完成討論任務為主。課后學生交流,更大提升知識面。從教學步驟來看,翻轉課堂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搭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須完成如下的建設。

2.1 構建碎片化教學視頻

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構建碎片化的教學視頻有利于學生的課前學習。小而精是碎片視頻的特色。每個視頻的時長都在10-15分鐘以內。視頻雖小,卻是一個個獨立的完整的知識點。小課程的教學過程十分完整,有引入,有生動的教學過程,有小結。重在逐個擊破教學中的重難點,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掌握知識點的目的。

視頻的拍攝不拘泥于形式,以生動活潑,激發學生興趣為目的。如教師完全不出境,只通過畫面感強的ppt講解知識點內容。這種畫外音的形式防止學生因視頻中的其他物品而分散注意力。再如教師長相甜美,動作極富感染力。這時可以出境來增強視頻的效果[4]。拍攝地點可以是正式的教室,也可以是室外的實驗場地等,總之視頻完全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更多的形式更容易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2 重構學習流程

傳統的學習模式主要以“教”為主。教學過程是:課堂上教師教,課后學生完成作業。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形式,直接導致了課堂上滿堂灌,課后學生基本忘了50%的局面。完成作業時又因為得不到答疑和幫助,而產生畏難情緒。

翻轉課堂就是為改變教師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僅僅充當答疑解惑,組織小組討論的“輔導者”。教學過程是:課前學生自主學習視頻,課堂上老師答疑解惑,也可以組織課堂討論,設計課堂討論情景等,課后學生通過互動開展網絡提問,強化知識點。這種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授課模式,學生們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優秀學生和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學習時不再感到厭倦和盲目,目標明確,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實現傳幫帶,如小組討論,組內答疑,教師答疑等,讓知識點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完成掌握。學生在榜樣的帶領下,自然比老師灌輸的效果要強得多。

2.3 分階段式的學習

學生學習視頻,不是走馬觀花。也不是敷衍了事。在學習一段視頻后,教師必須在這段視頻中設置小問題,要求學生完成。如果回答不正確,就不能進入下一步學習,必須再返回去觀看視頻,直到回答正確才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對學生的回答情況,教師通過匯總計算,即可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3 翻轉課堂在C語言教學中的應用

C語言作為一門理論和實訓并重的課程,只講理論不實訓是難以達到教學效果的。學生們反映在課堂上以為自己完全聽懂了的內容到了實訓課上就無法動筆了。這種現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就是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沒有記住編程的要點,課后碰到疑難問題也不能及時解決造成的。而語言課的特點是一環扣一環,前一個知識點的掌握必定影響后一個知識點的掌握。因此要達到教學效果,必須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沒辦法在短時間內達到,相反翻轉課堂就能解決這個教學難題。

首先翻轉課堂是一種基于目標的學習方法[5]。課前學生通過學習教學視頻已經對知識點有了初步的了解,學習目標明確,學習內容心中有數。課堂中教師和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討論,答疑、互動和實驗?;旧蠈W生能熟練的運用學習的內容完成作業。然后再讓學生們進入機房,自由編程,學生感到成竹在胸,自然興趣高漲,學習效果滿意。

當然要實現翻轉課堂,也必須達到一定的硬軟件條件。硬件方面,一穩定快速的校園網絡;二符合主流軟件安裝條件的教學設施;三入網速度快,閱讀無障礙的學習終端。從現在的生活和教學條件看,硬件的這幾點都完全能夠達到。4G網絡的推廣,和學生中的移動終端都能達到觀看教學視頻,實現隨時隨地的學習。軟件方面,一教師的現代化信息技術素養,視頻的錄制和制作,網絡的應用等都要達到得心應手。二學生們也必須具備一定的網絡知識和計算機基礎知識。研究表明,大學生能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約占60%以上,被動完成學習任務的占20%以上,其他的學生則要視情況而定[5]。因此從硬件和軟件上都達到了翻轉課堂的教學要求。

4 結語

C語言課程翻轉課堂的實施由三個部分組成:課前視頻學習、課堂內內化吸收、課后鞏固。這與現階段提倡并迅速發展的MOOC有很大的關聯。后期將C語言實現MOOC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這門課程的推廣和應用,也為促進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提供了一個平臺。

[1]李曉紅.翻轉課堂在計算機程序設計類課程中的應用探究[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4(18).

[2][3]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02).

[4]李曉紅.空間教學模式下大學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探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19).

[5]朱鴻鵬.普通高校教學信息化分析探討[J].計算機時代,2014(08).

[6]鐘志賢.信息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01).

猜你喜歡
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
醫學專業“Python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總結與思考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探究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教學探索
基于計算機自然語言處理的機器翻譯技術應用與簡介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應用初探
51單片機C語言入門方法
從細節入手,談PLC程序設計技巧
中國古代的“計算機”
高職高專院校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改革探索
計算機網絡安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