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滯動針刺療法的臨床研究進展

2015-10-16 15:33李琦泰黃佳瑩杜艷蔣云芳黃麗萍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5年9期
關鍵詞:研究進展

李琦泰+黃佳瑩+杜艷+蔣云芳+黃麗萍

【摘 要】 文章從操作方法、治療病種等方面對近十年來以滯動針刺為主的針刺治療在操作方法及治療病種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認為滯動針刺療法對骨傷科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有較好療效,但仍有不足之處,需要選用科學方法篩選優勢病種。

【關鍵詞】 滯動針;滯動針刺療法;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24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18-0037-02

滯動針刺療法是臨床常用的一種復合式針刺方法,它由醫師人為的“滯針”及“動針”組成[1]。醫師因個人臨床經驗的不同,滯動針刺療法的名稱叫法不近一致,操作術式上稍有差異。但歸納滯動針刺療法的操作,不外乎提拉、震顫、推拉、提插等。筆者現對近十年來以滯動針刺為主的針刺治療在操作方法及治療病種等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1 操作方法

1-1 提拉式 傅云其[1]應用毫針滯針抽提術治療頑固性網球肘。取穴肱骨外上髁部,局部常規消毒后,選擇長度0-25mm×25mm的一次性毫針,每次進針3~5針,進針后采用滯針手法,即待針體達到一定深度獲得針感時,采用順時針捻轉數圈,在行針時或留針后醫者感覺針下澀滯,捻轉、提插、出針均感困難,以局部強化性針感出現麻、脹、重、緊、沉感為主。其間每隔5min再行單向順時針捻緊后,醫者再進行向外提抽3~5次,留針約30min。出針時按逆時針方向捻轉數圈后即可將針退出。

1-2 震顫式 閆文[2] 應用合谷刺滯針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以疼痛反應點的結節或條索樣筋結為穴,常規消毒后,根據肌筋膜的長度,選擇1-5~2寸的一次性毫針,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病灶點,右手持針,先直刺至穴位肌肉經筋處,局部出現酸脹痛感后,留針3min,然后退至淺層,呈30度角斜刺后,沿肌束長軸緩慢地穿過筋結后,將針順時針方向捻轉,纏繞肌纖維直至旋緊為止,人為造成滯針;再運用震顫法,使針身輕微震顫,增強針刺感應,留針20min。先逆時針方向捻轉3~6圈,放松肌纖維,然后退針至皮下,再沿肌束向另一個方向斜刺,使穴內針的痕跡成雞爪狀扇形展開。待得氣后留3min。

1-3 推拉式 據病情需要,準確選用穴位,選擇長度適宜的一次性毫針兩支,兩針尖相對進針,透刺接續,局部出現酸脹感后,單向捻轉數圈,使肌纖維纏繞針身直至旋緊為止,人為造成滯針。滯針后行推拉手法數次,幅度大小以患者能耐受為宜。張發英[3]應用透針接續滯針推拉針刺法治療頑固性面癱。操作如下:曲差透攢竹,曲差穴向攢竹穴方向透針,攢竹穴向曲差方向透針,兩針尖相對,曲差穴單向捻轉滯針拉法,攢竹穴單向捻轉滯針推法,兩針一拉一推,促進疾病的恢復。

1-4 提插式 劉錦麗[4]取阿是穴,應用提插式滯動針刺療法治療肩凝癥。取阿是穴常規消毒后,選擇長度為3寸的一次性毫針,快速刺入皮下,緩慢進針,行小幅度提插,得氣后順時針方向捻轉針柄約720°,使肌纖維纏繞針身直至旋緊為止,人為造成滯針。手下有滯針感后,行大幅度提插1min,以患者能耐受為宜。出針時先逆時針方向捻轉針柄約720°,放松肌纖維,針體松動后出針。

2 治療病種

2-1 骨傷科

2-1-1 網球肘 李小軍[5]痛點多向滯針提拉法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療效觀察。將76例患者隨機分為痛點多向滯針提拉治療組和溫針灸治療組。痛點多向滯針提拉治療組取阿是穴即肱骨外上髁壓痛點為主穴,單向捻轉造成滯針后行提拉式滯動針操作。結果痛點多向滯針提拉治療組38例中治愈率89-5%,溫針灸治療組治愈率68-4%。治療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傅云其[1]毫針滯針抽提術治療頑固性網球肘78例。采用局部取穴,每次進針3~5針,行提拉式滯動針操作。結果治療滿1療程的61例,其中,優57例,良3例,差1例;治療5次的12例,其中優8例,良2例,差2例;治療3次的5例,其中優1例,良3例,差1例;有效(良以上)共74例,總有效率為94-87%。

2-1-2 筋膜炎 閆文[2] 合谷刺滯針法治療65例腰背肌筋膜炎臨床體會。以疼痛區的筋結點作為穴位,沿肌束進針后人為造成滯針,再運用震顫式滯動針操作,然后退針至皮下,再沿肌束向另一個方向斜刺,使穴內針的痕跡成雞爪狀扇形展開。結果治愈42例,顯效18例,好轉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7%。此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取穴少,療效顯著。馬立新等[6]齊刺滯針法治療肩背肌筋膜炎56例體會。以病癥的反應點為穴,運用震顫式滯動針操作,結果治愈38例,有效15例,無效3例。楊翊等[7]滯針牽拉快針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164例。以壓痛點、結節為穴位,行提拉針式滯動針操作,結果痊愈136例,好轉28例,總有效率100%。楊火祥[8]滯針牽拉術治療頸肩背肌筋膜炎118例臨床觀察。以壓痛點或結節點為穴,無壓痛點則選擇肌肉起止點處為穴位,行提拉式滯動針操作。結果治愈87例,好轉31例,總有效率100%,治療組治愈率優于對照組。

2-1-3 腰椎間盤突出癥 雷幫林等[9]滯動針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將8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滯動針療法取穴阿是穴、相應夾脊穴、患側環跳、陽陵泉。進針得氣后單向捻轉針柄造成滯針,向各方向輕微提拉抖動或震顫針柄。結果43例中痊愈32例,顯效7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67%,對照組總有效率95-35%,滯動針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明顯優于普通藥物治療組。

2-1-4 坐骨神經痛 孫華堂等[10]滯針法治療根性坐骨神經痛56例。取腰腿部阿是穴、腰部夾脊為主。腰部夾脊進針要深達椎弓板,得氣后行提拉式滯動針操作。結果痊愈21例,顯效27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4%,對照組總有效率90-0%,治療組痊愈率和顯效率優于對照組。孫華堂等[11]滯針法治療根性坐骨神經痛112例療效觀察。結果痊愈42例,顯效54例,有效1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6-4%,治療組痊愈率和顯效率優于對照組。

2-1-5 關節扭傷 祝曉忠等[12]滯針法治療踝關節扭傷36例。以內、外踝尖為穴,用1寸毫針在踝尖處對準壓痛點方向進針,進針后沿皮下平刺,然后輕輕地單方向捻轉至有阻力感后將針輕輕提起,留針30min,7d后疼痛治愈17例,顯效3例,總有效率100%。

2-1-6 肩凝癥 劉錦麗[4]滯針法治療肩凝癥68例療效觀察。以痛點即阿是穴為治療穴位,行提插式滯動針操作。結果治愈47例,顯效16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100%,對照組總有效率86-9%,治療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

2-1-7 腰三橫突綜合癥 劉鳳偉等[13]滯針后強通法治療腰三橫突綜合癥60例。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以壓痛點為穴,進針后力求針尖達腰三橫突尖部,抵達后,行提插捻轉手法,得氣以后施以單向外捻針至滯針,然后行由小到大的提插強通手法,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宜。結果治療組治愈45例,顯效4例,好轉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1-67%,對照組總有效率85-00%,滯針后強通法治療腰三橫突綜合癥,療效優于對照組。

2-2 神經科

2-2-1 面癱 張發英[3]透針接續滯針推拉針刺法治療頑固性面癱32例。取穴:角孫透率谷、曲差透攢竹、太陽透地倉、下關透地倉等,行推拉式滯動針操作。結果治愈23例,顯效7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4%。劉文霞等[14]針刺配合滯針法治療頑固性面癱48例體會。運用提拉式滯動針操作,結果治愈18例,顯效24例,好轉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83%。馮玲媚[15]滯針法治療面神經麻痹80例療效觀察。主穴:頰車透地倉,針刺得氣后行提拉式滯動針操作。結果痊愈64例,好轉16例。姚軍等[16]滯針療法治療面癱急性期50例臨床觀察。行提拉式滯動針操作,結果治療組治愈43例,好轉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6%,對照組總有效率84%,兩組比較,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劉芳琴[17]滯針牽拉法治療頑固性面癱46例。用直徑0-4mm、長75mm的毫針一支,由患側頰車穴淺刺向地倉穴,行提拉式滯動針操作,第二天用同樣方法由顴髎刺向地倉。結果痊愈9例,顯效25例,有效10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7%。傅云其[18]透刺滯針抽提術治療頑固性面癱眼瞼閉合不全37例。取穴:攢竹透陽白、絲竹空透太陽、四白透顴髎。共治愈32例,痊愈率為86-5%,總有效率為91-9%。

2-2-2 頭痛 張巧玲等[19]透刺配合滯針法治療普通型頭痛45例。取穴:頷厭透懸厘、太陽透率谷,行提插式滯動操作。結果治愈27例,顯效7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6%,對照組總有效率71-1%,治療組療效優于對照組。鄭士立等[20]滯針針法治療頸源性頭痛66例療效觀察。取穴風池、天柱,行提插式滯動針操作,結果治愈58例,有效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97%。

2-2-3 中風肢體痙攣狀態 孫世曉等[21]滯針兼透刺療法治療中風肢體痙攣狀態臨床觀察。根據患者進行治療的時間先后順序,將86例患者依次隨機分為滯針治療組和傳統針刺組?;紓扰c健側同時取穴,患側上肢取伸肌部穴位:肩髃透臂髃、曲池透手三里,健側上肢取屈肌部穴位:肩內陵透俠白、尺澤透孔最,患側下肢取屈肌部穴位:環跳透承扶、委中透承山,健側下肢取伸肌部穴位:髀關透伏兔、足三里透豐隆,行提拉式滯動針操作后接通電針,用斷續波,留針通電20min。結果滯針治療組基本痊愈18例,顯效13例,有效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0-7%,傳統治療組總有效率62-3%,滯針治療組療效優于傳統針刺組。

2-3 內科

2-3-1 嬰兒腹瀉 馬培鋒等[22]滯針速刺治療嬰兒腹瀉78例。取穴:天樞、足三里、氣海、下脘,行小幅度震顫式滯動針操作 。結果痊愈58例,顯效15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達100%。

2-3-2 強直性脊柱炎 胡曉斌等[23]滯動針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14例。選擇患者當日覺得最疼痛的4~5個疼痛點,行提拉、震顫式滯動針操作。結果臨床痊愈6例,顯效5例,有效3例。

3 小結

綜上所述,滯動針刺療法在對骨傷科疾病及神經系統疾病有較好療效,但仍有些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完善。例如:治療樣本較少,還沒有總結出滯動針刺療法的優勢病種;缺乏醫學機理的進一步研究;是否有不良反應未見報道。筆者認為今后的臨床研究應該更著眼于科學的方法,篩選出滯動針療法的優勢病種。參考文獻

[1]傅云其.毫針滯針抽提術治療頑固性網球肘78例[J].中國中醫藥科技,2009,16(1):59.

[2]閆文.合谷刺滯針法治療65例腰背肌筋膜炎臨床體會[J].中醫藥學報,2009,37(4):75-76.

[3]張發英.透針接續滯針推拉針刺法治療頑固性面癱32例[J].四川中醫,2005,23(12):97-98.

[4]劉錦麗.滯針法治療肩凝癥68例療效觀察[J].河北中醫,2010,32(1):92.

[5]李小軍.痛點多向滯針提拉法治療肱骨外上髁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正骨,2010,22(2):14-15.

[6]馬立新,張學麗.齊刺滯針法治療肩背肌筋膜炎56例體會[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6,13(5):70.

[7]楊翊,周光濤.滯針牽拉快針法治療腰背肌筋膜炎164例[J].針灸臨床雜志,2009,25(5):21.

[8]楊火祥.滯針牽拉術治療頸肩背肌筋膜炎118例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2,34(1):82-83.

[9]雷幫林,杜艷,楊晉冀.滯動針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J].微創醫學,2013,8(6):718-719.

[10]孫華堂,王俊芳.滯針法治療根性坐骨神經痛56例[J].上海針灸雜志,2004,23(7):26-27.

[11]孫華堂,王文娟,李莉.滯針法治療根性坐骨神經痛112例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2,4(21):45-46.

[12]祝曉忠,韋國勇.滯針法治療踝關節扭傷36例[J].實用醫學雜志,2004,20(4):425.

[13]劉鳳偉,張麗.滯針后強通法治療腰三橫突綜合癥60例[J].針灸臨床雜志,2009,25(1):13-14.

[14]劉文霞,李世海,張洪濤.針刺配合滯針法治療頑固性面癱48例體會[J].甘肅中醫,2007,20(9):43.

[15]馮玲媚.滯針法治療面神經麻痹80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5,26(4):25.

[16]姚軍,陳煒.滯針療法治療面癱急性期50例臨床觀察[J]. 甘肅中醫,2010,23(5):34-35.

[17]劉芳琴.滯針牽拉法治療頑固性面癱46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9,17(4):6.

[18]傅云其.透刺滯針抽提術治療頑固性面癱眼瞼閉合不全37例[J].中國針灸,2008,28(9):665.

[19]張巧玲,付曉紅,鄭紅.透刺配合滯針治療普通型頭痛45例[J].浙江中醫雜志,2009,44(9):667.

[20]鄭士立,宋豐軍.滯針針法治療頸源性頭痛66例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5,21(8):38.

[21]孫世曉,武桂娟.療法治療中風肢體痙攣狀態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6,22(6):37-38.

[22]馬培鋒,劉維環.滯針速刺治療嬰兒腹瀉78例[J].中國針灸,2007,27(10):780.

[23]胡曉斌,鄧桂元.滯動針法治療強直性脊柱炎14例[J].光明中醫,2013,28(6):1200-1201.

(收稿日期:2015-06-25)

猜你喜歡
研究進展
豬δ冠狀病毒的研究進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的研究進展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慢性完全閉塞的研究進展
離子束拋光研究進展
獨腳金的研究進展
自噬與衰老的研究進展
EVA的阻燃研究進展
氫在治療燒傷中的研究進展
Marchiafava-Bignami病研究進展
EGFR核轉位與DNA損傷修復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