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祖宏教授辨治復發性口腔潰瘍探析

2015-10-16 13:10王華寧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5年9期
關鍵詞:臨床經驗口腔潰瘍

王華寧

【摘 要】 從龍祖宏教授對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病因病機、辨證要點及典型醫案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分享其臨床經驗。

【關鍵詞】 口腔潰瘍;臨床經驗;龍祖宏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18-0052-02

復發性口腔潰瘍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口腔粘膜疾病,本病屬中醫“口瘡”、“口糜”等范疇。本病的病因目前尚未明了,發病因素復雜,與免疫因素、遺傳因素、體質因素、感染因素和環境因素等有關,以反復發作、久治難愈為特征,目前西醫尚無特效藥,中醫治療本病有優勢,治療上以辨證論治為主,分別予清心瀉脾、滋陰降火、納氣歸腎、引火歸源等方法治療,療效確切。

龍祖宏教授是第二、第三、第五批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從事消化內科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五十多年,學驗俱豐,擅長對胃腸疾病的治療和研究。對“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診療有獨到的見解?,F將龍祖宏教授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臨床經驗總結如下。

1 病因病機

本病屬中醫學中“口瘡”、“口糜”、“口瘍”等范疇?!翱诏彙钡恼撌鲎钤绯鲇凇饵S帝內經》,之后歷代醫家對其病因病機各有闡釋,《圣濟總錄》載:“口瘡者,心脾有熱,氣沖上焦,蒸發口舌,故作瘡也”。提示口瘡的發病與心脾經熱有關。明·張景岳在《景岳全書·口舌》中指出:“口舌生瘡,固多由上焦之熱,治宜清火,然有酒色勞倦過度,脈虛而中氣不足者,又非寒涼可治,故雖久用清涼終不見效。此當察其所由,或補心脾,或滋腎水,或以理中湯,或以蜜附子之類反而治之,方可痊愈。此寒熱之當辨也”。龍老認為飲食失常、勞倦內傷、情志過極是本病的常見病因,或因心脾積熱,胃火熾盛;或陰虛火旺;或脾腎陽虛,無根之火上浮,熏蒸口舌,均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2 辨證要點

龍老指出復發性口腔潰瘍在臨床上最重要的是辨清寒熱虛實??梢詮囊韵滤膫€方面進行辨證:①從口腔潰瘍的形態鑒別:若潰瘍充血色紅、疼痛、腫脹明顯者多為熱證;若潰瘍色偏淡、疼痛、腫脹輕微者多為寒證。②從脈之虛實加以鑒別:如脈虛弱或細弱多為虛證;脈弦滑或洪大為實證。③從舌質及舌苔鑒別:舌紅苔黃膩者,多屬實證、熱證;舌淡苔薄白或少苔者,多屬虛證。④從病程來看,病程短者一般為實證;病程長, 反復發作者多屬虛證或虛實夾雜證。⑤從伴隨癥狀來鑒別:伴有口干苦、口臭、大便干結、尿黃者,多屬心脾有熱;伴有咽干、頭昏、失眠、腰膝酸軟、耳鳴者,多屬陰虛火旺;伴有納呆、胃脘脹悶、口淡、怕冷者,多為脾腎陽虛、虛火上浮。

3 分型辨證施治

龍老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常按以下三型進行治療。

3-1心脾積熱證 口瘡突然發作,口瘡灼熱疼痛,口腔粘膜色紅、口瘡表面有黃白分泌物,常伴咽痛、口干口臭、小便黃、大便干;舌邊尖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滑數。治以清心瀉脾,方選清熱瀉脾散加減。處方:炒梔子、炒黃連、黃芩、石膏、生地、燈心草、赤苓、升麻、淡竹葉、玄參、甘草。

案例: 邱某,男,25歲,因“反復口腔潰瘍半年,再發3天”于2014年7月11日就診?;颊咦栽V近半年來每因過食辛辣食物即出現口腔潰瘍,3天前因食燒烤食物后又出現口腔粘膜潰瘍,伴舌尖痛、牙痛、口干,咽痛、干咳, 3天未解大便,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自服“三黃片、清火梔麥片”等藥物,但癥狀未緩解,遂來我院門診就診,龍老辨為心脾積熱證,治以清心瀉脾,方選清熱瀉脾散加減。處方:炒梔子10g,茯苓15g,炒黃連10g,黃芩15g,石膏15g,生地15g,燈心草6g,升麻5g,淡竹葉10g,甘草5g,玄參15g,蓮子15g,桔梗10g,牛蒡子10g 。 3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二診,患者口腔潰瘍癥狀減輕、舌尖痛、牙痛及咽痛均減輕,無干咳,口不渴,大便黃軟,小便黃,舌紅苔微黃膩,脈滑數。在上方基礎上,去石膏、炒黃連,繼續服4劑,2周后電話隨訪諸癥消失。

按: 本證多見于年輕、體質壯實者。常因過食辛辣香燥之品或復因外感溫熱之邪,致火熱之邪循經上攻,熏蒸口舌,以致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生。治以清心瀉脾,方選清熱瀉脾散加減。清熱瀉脾散來源于《醫宗金鑒》卷五十一,由炒山梔、煅石膏、炒黃連、黃芩、生地、赤苓、燈心草組成,龍老常在上方基礎上加升麻、淡竹葉、甘草、玄參、蓮子等。方中石膏、山梔清心脾積熱;生地清熱養陰;茯苓健脾利濕;燈芯清心火;黃芩清熱解毒;黃連苦寒瀉胃火,升麻與黃連相配伍,得升麻之升散則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善于清胃解毒,升散郁遏之伏火,得黃連苦寒沉降相制,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二藥相配,使上炎之火得散,內郁之熱得降;加入淡竹葉、甘草使邪熱從小便而解;加入玄參起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的作用。加入桔梗一方面載藥上行,另一方面,配伍牛蒡子以利咽止痛;加入蓮子清心火。諸藥配合使用,療效顯著。另外龍老強調石膏、黃連均屬寒性藥物,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以免損傷脾陽,故二診當患者癥狀減輕、熱像不明顯時,應減去這兩味藥。

3-2 陰虛火旺證 口瘡反復發作,灼熱疼痛,常伴唇紅、口燥咽干、五心煩熱,頭昏耳鳴,失眠多夢,舌紅、苔花剝或苔少,脈細數。治以滋陰降火為主。方選三才封髓丹加減。常用藥物:人參、天冬、生地、黃柏、砂仁、炙甘草、蜂房、細辛、白芷、桔梗、龜板。

案例: 李某,女,67歲,因“反復口腔潰瘍3年,再發1周”于2014年11月16日就診?;颊咦栽V口腔潰瘍已反復發作3年,自服“華素片及維生素B2片”,口腔潰瘍時作時止。1周來口腔粘膜見多個潰瘍,口干,失眠,倦怠乏力,腰疼,舌紅少苔,脈細弦。龍老辨為陰虛火旺證,治以滋陰清熱,方選三才封髓丹加減。處方:天冬15g,生地30g,黨參15g,黃柏10g,砂仁10g,炙甘草10g,蜂房10g,骨碎補15g,白芷15g,細辛6g,桔梗10g,龜板15g。5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endprint

二診,患者口腔潰瘍數量減少、疼痛減輕,口仍干,乏力改善,夜寐漸安,腰痛減輕,舌紅少苔,脈細弦。在上方基礎上,去細辛,加百合20g。

三診,諸癥減輕,舌稍紅少苔,脈細弦。守方7劑善后。隨訪1年口腔潰瘍未復發。

按: 本證多見于老年人、素體陰虛火旺者。因陰津不足,虛火上炎,灼傷口舌而致復發性口腔潰瘍。治療以滋陰清熱為主。方選三才封髓丹加減。三才封髓丹來源于《衛生寶鑒》,由人參、天冬、熟地、黃柏、砂仁、甘草組成。方中用黨參補脾益氣;天冬滋陰補肺生水;龍老常用生地代替熟地,生地起清熱、生津、涼血之功;黃柏堅陰泄火;砂仁行滯醒脾;蜂房祛風止痛、散疔瘡腫毒;骨碎補補腎兼引熱下行;桔梗載藥上行,使藥到病所;龜板滋陰補腎;細辛、白芷止痛;甘草和胃清熱,全方共奏瀉熱堅陰涼血之功。

3-3 陽虛浮火證 口瘡色淡,隱隱作痛,口瘡日久不愈,服寒涼藥加重,常伴畏寒肢冷,納呆、腹脹,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沉細。治以納氣歸腎、引火歸源,方選潛陽封髓丹加減。處方:附片、肉桂、細辛、炙龜板、白術、砂仁、黃柏、白芷、蜂房、炙甘草。

案例: 陸某某,57歲,因“反復口腔潰瘍5年,再發2周”于2013年12月15日就診。2周來口腔粘膜見多個潰瘍,口瘡色淡,隱隱作痛,服“三黃片”口腔潰瘍疼痛加重,伴畏寒肢冷,納欠佳、腹脹,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脈沉細。龍老辨為陽虛浮火證,治以納氣歸腎、引火歸源,方選潛陽封髓丹加減。處方:附片20g,肉桂10g,細辛6g,炙龜板10g,炒白術15g,砂仁10g,炒黃柏10g,白芷10g,蜂房10g,炙甘草10g。5劑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二診,患者口腔潰瘍數量減少、疼痛減輕,納食增加,腹脹及肢冷減輕,大便稍稀,舌淡苔白,脈沉細。繼守方再進5劑。

三診,諸癥減輕,舌稍紅少苔,脈脈細弦。守方5劑善后。隨訪2年口腔潰瘍未復發。

按:潛陽封髓丹(由附片、炙龜板、砂仁、黃柏、炙甘草組成) 是吳佩衡先生將鄭欽安的潛陽丹( 附片、炙龜板、砂仁、炙甘草) 與封髓丹( 黃柏、砂仁、炙甘草)組合而成,體現了納氣歸腎、引火歸源的治法。龍老多年來加減應用于陽虛浮火所致的口瘡臨床效果顯著。方中附片、肉桂溫腎潛陽,引火歸源; 細辛溫經散寒; 炙龜板得水中精氣而生,有通陰助陽之功; 砂仁納氣歸腎;黃柏味苦,瀉虛火而清熱;炒白術健脾除濕、補土伏火;白芷、蜂房入胃經,祛風止痛;炙甘草調和上下而伏火;全方陰陽并調,水火相濟,對于下元不藏,虛火上浮之口瘡,療效顯著。

(收稿日期:2015-06-24)endprint

猜你喜歡
臨床經驗口腔潰瘍
厲健運用少腹逐瘀湯治療慢性盆腔痛的臨床經驗
曹奕治療丹毒臨床經驗
張艷治療胸痹臨床經驗
孩子“口腔潰瘍”警惕手足口病惹禍
溫補法治療痞滿臨床經驗
反復口腔潰瘍,是可忍孰不可忍
補充維C治不了口腔潰瘍
藏藥三味黑礬湯散治療口腔潰瘍
蒙醫治療原發性痛經的臨床經驗
“讓愛繼續”優秀臨床經驗征集項目通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