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中應用替羅非班39例臨床觀察

2015-10-16 13:34王艷玲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5年9期
關鍵詞:替羅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王艷玲

【摘 要】 目的:觀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中應用替羅非班對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78例行PCI的AMI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對照組常規行PCI,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替羅非班,比較兩組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恢復的情況。結果:兩組患者PCI術后TIMI3 級血流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TFC、cTnT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CI術后7d、14d觀察組 LVEF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AMI患者行PCI時應用替羅非班可明顯促進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恢復,對AMI治療和預防血栓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 替羅非班; 冠狀動脈介入術; 心肌再灌注

【中圖分類號】R65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18-0095-02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oInfarction,AMI)行急診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療是心肌再灌注的直接、有效方法,但常有心肌灌注不良和再灌注損傷發生,影響了臨床療效及預后[1]。血小板Ⅱb/Ⅲa受體拮抗劑聯合PCI能明顯改善微循環,減輕缺血造成的心肌損傷。本研究旨在探討替羅非班對AMI患者PCI后心肌灌注和心功能恢復的影響。具體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行急診PCI治療的AMI患者78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9例。其中觀察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52~69歲,平均年齡(62-7±12-4)歲。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54~71歲,平均年齡(63-6±10-2)歲。所有研究對象排除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礙、活動性出血、24h內有溶栓治療史、半年內曾行外科手術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史、病情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口服阿司匹林(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120236)、氯吡格雷(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56410)各300mg,術中應用普通肝素(常州千紅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32022088)10000U,觀察組患者給于替羅非班(遠大醫藥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41165)10μg/kg冠脈內注射,繼以0-1μg/(kg·min)持續靜脈滴注48h,對照組同種方式給于等量0-9%氯化鈉注射液。術后7d每日給予低分子肝素(深圳市天道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號:H20056846)4000U皮下注射,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100mg每日一次,口服,維持1年。

1-3 觀察指標 PCI術后記錄心肌梗死溶栓治療(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 血流分級[2]、校正的TIMI 幀數(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3]。 TIMI 0 級:無造影劑通過;TIMI 1 級:部分造影劑通過,但冠脈遠端不能完全顯影;TIMI 2 級:造影劑可通過冠脈遠端,但顯影慢且造影劑排空延緩;TIMI 3 級:造影劑在遠端冠脈迅速充盈與排空。術前及用藥后24h測定心肌肌鈣蛋白T(Cardiac troponin,cTnT),術后7d、14d超聲心動圖檢測左室射血分數(Left vetre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 -5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 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血流灌注及cTnT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PCI術后TIMI3 級血流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CTFC、cTnT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血流灌注及cTnT水平比較

(x±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兩組患者術后7d、14d LVEF水平比較 PCI術后7d、14d觀察組 LVEF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7d、14d LVEF水平比較

(%)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3 討論

AMI的治療原則是盡早恢復梗死相關動脈的血流及缺血心肌灌注,挽救瀕死心肌。PCI可使冠脈重建、恢復心肌灌注、減少梗死心肌及心臟事件的發生、改善預后,現已成為AMI的重要治療方法之一。PCI術中球囊擴張、支架植入等操作對血管壁的刺激會引起管壁損傷及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導致血小板大量激活、粘附、聚集和血栓形成[4]。同時破裂的粥樣硬化斑塊碎片可加重微血管損傷及栓塞,造成心肌微循環障礙、灌注不良,影響預后并增加再發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風險。目前臨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只能抑制血小板活化的單一途徑,血小板可通過其他途徑激活,部分削弱了治療效果,且有研究表明,理想的心肌灌注效果是在心肌組織水平上恢復血流,即使梗死區相關動脈溶栓后達到TIMI 3 級,梗死區組織仍可存在微循環障礙[5]。

替羅非班是一種高特異性非肽類血小板GPⅡ b/Ⅲ a受體拮抗劑,通過阻斷血小板聚集的最終環節,即纖維蛋白原或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與GPⅡ b/Ⅲ a受體的結合,降低AMI血栓負荷,發揮極強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PCI 聯合血小板GPIIb/IIIa 受體拮抗劑的治療方法對于含有較多血栓的閉塞血管,可減少介入治療造成血栓脫落和微循環栓塞的風險,有助于改善心肌微循環[6]。同時通過減少血小板激活過程中釋放的炎癥因子和縮血管物質,抑制炎癥反應、維持內皮功能、改善梗死相關血管收縮狀態及心臟重構。本研究結果顯示, 在AMI患者行PCI時應用替羅非班, TIMI3 級血流率、CTFC、cTnT 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CI術后7d、14d觀察組 LVEF 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替羅非班能有效改善心外膜大血管及遠端微循環的灌注情況,促進心功能恢復??寡“逯委煵粌H是AMI治療的重要措施,對于預防術中術后血栓事件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參考文獻

[1]趙映,陳韻岱,田峰,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診PCI術后無復流的危險因素分析[J].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2,32(2):261-264.

[2]戴瑄,胡春林,李欣,等.TIMI、PURSUIT和GRACE評分對急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風險預測的比較[J].熱帶醫學雜志,2013,13(11):1364-1367.

[3]卓楊,殷兆芳,張陽,等.校正的TIMI幀數評估血栓抽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療效[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2014,6(12):36-39.

[4]趙曉燕,楊海波,張金盈,等.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后肌鈣蛋白升高與斑塊成份及血小板功能的關系[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11,27(10):746-750.

[5]朱清一,胡信群,周勝華,等. 微循環阻力指數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4,22(4):265-268.

[6]吳亞棟,李沅敏,陳清勇,等. 應用血栓彈力圖評價替羅非班對行急診介入的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15):2897-2900.

(收稿日期:2015-06-02)endprint

猜你喜歡
替羅非班急性心肌梗死
冠狀動脈內注射替羅非班治療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術中慢或無復流現象的臨床研究
替羅非班應用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療的臨床效果探究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過程中應用替羅非班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醫辨證治療分析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中替羅非班的應用及意義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