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30例臨床觀察

2015-10-16 13:44陳遠安蘇金輝陳俊達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5年9期

陳遠安+蘇金輝+陳俊達

【摘 要】 目的:觀察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0例,依據治療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下鼻甲部分切除術治療,觀察組采用下鼻甲粘黏部分切除術治療。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下鼻甲萎縮發生率、復發率和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創傷小,效果好,預后理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萎縮

【中圖分類號】R76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5)18-0114-01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是以黏膜、黏膜下及骨質局限性或者彌漫性增生肥厚作為主要的臨床特點的一種鼻腔的慢性疾病[1]。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是鼻塞、流涕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2]。筆者選取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有效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的方法,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0例進行對比研究,依據治療方式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33~66歲,平均年齡(46-5±10-4)歲,疾病史12個月至12年,平均病史(4-5±3-0)年;觀察組30例,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35~67歲,平均年齡(48-1±11-2)歲,疾病史13個月至10年,平均病史(4-8±3-3)年,納入標準:患者鼻塞呈現持續性,經常會張口呼吸,伴有不同程度的閉塞性鼻音,頭部脹痛、嗅覺減退,有粘膿性鼻涕,查體可以觀察到下鼻甲黏膜有增生性肥厚,黏膜表面不平滑呈現結節狀,鼻內鏡檢查,下鼻甲有硬實感,1%麻黃素噴入到下鼻甲表面,黏膜收縮較差[3]。排出標準:排出心、腦等重要臟器嚴重損傷者;排出不接受或者不能全程完成本項調查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通過鼻內鏡顯像系統觀察,Storz微型鼻息肉切割器進行手術操作。對照組給予傳統的下鼻甲部分切除術治療,以鼻甲剪將下鼻甲前端的肥厚粘膜剪開,然后用圈套器套住肥厚的下鼻甲后端,連同已剪開的部分一并切下,如果下鼻甲相對過于肥大,可以將骨質部分一并剪除掉。觀察組采用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使用1%丁卡因棉片進行表面麻醉,麻醉一側的鼻腔和鼻黏膜,通過鼻內鏡觀察下鼻甲肥厚增生具體位置。在下鼻甲黏膜下方注射少量的1‰的腎上腺素和1%利多卡因的混合液進行浸潤性麻醉。在下鼻甲前端做一個小型切口,沿著下鼻甲的下緣逐步向后方延伸,將下鼻甲分成內側和外側兩瓣,在下鼻甲外側和內側骨質表面逐步的進行游離,從而將下鼻甲骨質游離出,然后將增生的下鼻甲骨質剪除掉,然后在根據下鼻甲黏膜的肥厚程度,進行下鼻甲外側瓣的條狀楔形切除,進行充分的止血后,將兩個瓣合攏。手術后2~3d將紗條抽出,通過麻黃堿和薄荷油進行交替性的滴鼻,對黏膜進行收斂,防止粘連發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手術時間、出血量、下鼻甲萎縮發生率、復發率情況。

1-4 療效評價[4] 顯效: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腔通氣癥狀良好,下鼻甲大小、黏膜顏色恢復到正常狀態,鼻塞等臨床表現明顯改善;有效: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鼻腔通氣比術前有所改善,黏膜表面不是十分光滑,鼻黏膜顏色明顯變淡或者呈現暗紅色,鼻塞臨床表現有所緩解;無效: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通氣癥狀沒有改善??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分析研究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下鼻甲萎縮發生率、復發率比較 觀察組上述指標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時間、出血量、

下鼻甲萎縮發生率、復發率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臨床療效情況[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下鼻甲作為鼻腔的重要生理結構,其在呼吸系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鼻甲黏膜主要是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纖毛的不同形狀、數目和纖毛的運動功能對于下鼻甲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下鼻甲黏膜內具有比較豐富的粘液腺、漿液腺、混合型腺體和杯狀細胞,其可以在黏膜表面形成一層較為稠密的粘液毯,從而維持黏膜的正常功能和纖毛清除能力,進而對于整個鼻腔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5]。有資料顯示[6],黏膜固有層和黏膜下層具有較多的免疫細胞,包含漿細胞、淋巴細胞、肥大細胞和巨噬細胞,是黏膜免疫功能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鼻甲生理功能較多,其首先是對吸入鼻腔的空氣的溫度、濕度進行調節,對于空氣有效的過濾和清潔,從而適應呼吸道黏膜和肺的生理需求。下鼻甲還可以對吸入鼻腔內空氣進行調控,對兩側鼻阻力進行有效的維持,保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只有下鼻甲結構正常才可以發揮其生理功能,如果鼻甲的結構遭到破壞可能造成其功能的缺失,進而形成一系列的臨床表現。有資料顯示,大部分學者認為進行下鼻甲切除術來緩解鼻阻塞癥狀時,要通過對鼻腔生理功能進行保護。在進行下鼻甲切除術時注意盡可能保留鼻甲,避免對下鼻甲盲目處理,隨然可以改善鼻通氣癥狀,但是可能對下鼻甲的黏膜和表面的纖毛細胞、腺體、血管和血竇的正常生理結構造成破壞。本研究通過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0例臨床資料,依據治療方式不同進行分組,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結果表明,觀察組手術時間、出血量、下鼻甲萎縮發生率、復發率和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對照組有2例無效,其原因可能是下鼻甲切除過小,沒有改善患者呼吸和通氣的功能所致。對照組傳統的下鼻甲部分切除術手術操作相對簡單,但是對于下鼻甲黏膜表面纖毛結構破壞較大,對于下鼻甲功能影響較多,術后愈合較慢,而觀察組采取的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可以保持解剖結構的完整性,避免了下鼻甲黏膜表層損傷,從而保留了下鼻甲的功能,擴大了總鼻道空間,利于呼吸和通氣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創傷小,效果好,預后理想,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參考文獻

[1]劉鵬,李士新,孫德義,等.鼻腔外側壁黏骨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0,16(5):370-372.

[2]李滿意,劉濟生,周慧,等.改良下鼻甲部分切除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療效[J].江蘇醫藥,2014,40(3):330-331.

[3]龔麟,王晉,宋翔,等.脈沖Nd∶YAG激光多點布陣術與下鼻甲部分切除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療效比較[J].中國激光醫學雜志,2011,20(3):170-173.

[4]鐘貞,肖水芳,王惠麗,等.等離子下鼻甲部分消融術與吸切鉆下鼻甲部分切除術[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13(5):317-320.

[5]李湘勝,李 琴,柳 浩.下鼻甲黏骨膜下部分切除術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J].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9,15(1):68-69.

[6]董晶,徐永昌,曹建國,等 . 慢性肥厚性鼻炎不同手術方式比較 [J]. 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08,15(8):331-336.

(收稿日期:2015-06-23)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