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施草莓與水生蔬菜輪作對后茬草莓的影響

2015-10-20 00:40孫燕吳紅李乃平李成忠
江蘇農業科學 2015年5期
關鍵詞:草莓經濟效益

孫燕 吳紅 李乃平 李成忠

摘要:以紅頰草莓為對象,研究了不同輪作方式下大棚草莓病害發生情況、草莓大果率及全年經濟產量的變化。結果表明:4種輪作方式下草莓發病情況由重到輕依次為草莓+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CK)>草莓+水芹(A)>草莓+蕹菜(B)>草莓+悶棚(c)。草莓+悶棚產量最高,草莓+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CK)產量最低,草莓+蕹菜、草莓+水芹、草莓+悶棚產量比對照高6.03%、6.80%、9.67%。草莓+蕹菜、草莓+水芹、草莓+悶棚大果率平均比對照高36.8%、40.1%、44.1%。草莓+蕹菜、草莓+水芹、草莓+悶棚3個處理的純效益比對照分別高35.8%、39.0%、31.9%。因此灌水休閑耕翻土壤+草莓雖可有效降低大棚草莓白粉病發生,但經濟效益低,而蕹菜+草莓與水芹+草莓輪作方式下草莓發病率較輕,產量增加,大果率提高,是生產上克服草莓大棚連作障礙切實可行的輪作模式。

關鍵詞:輪作模式;茬口安排;草莓;病害發生情況;大果率;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34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5)05-0165-02

近年來,由于產業結構的調整,泰州市設施栽培面積迅速擴大,目前日光溫室草莓面積大,生產區域相對集中,各產地生產年限也較長,大部分已生產10年以上,在長時間生產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大問題:第一,連續種植單一作物形成消耗性土壤環境;第二,病蟲害發生較重問題;第三,草莓的安全生產問題。上述3項問題嚴重影響了日光溫室草莓的生產,導致產量下降、農殘超標、品質降低、經濟效益逐年下滑萎縮、農民種植積極性下降、棄耕等結果,不利于當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此外,因設施栽培后采取與以往不同的耕作和保護措施,改變了土壤的淋溶體系和結構,易使土壤鹽漬化;且連年種植單一作物,造成土傳病害嚴重,導致農作物品質降低、產量下降,已成為制約設施農業持續發展的障礙因子。本試驗以種植水芹、蕹菜、灌水休閑耕翻土壤、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為草莓的前茬,研究不同的前茬對草莓生長和減輕連作障礙的影響,同時對其經濟效益進行分析,以期研究草莓合理的前茬栽培種類,為合理的茬口安排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試驗于2012-2013年在泰供海誕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設施園藝工程中心及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綜合實訓室進行了2年的重復試驗。供試草莓品種為紅頰,蕹菜品種為水上竹葉菜,水芹品種為泰州青芹,以上各品種均由浙江森禾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方法

試驗地選在泰供海誕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位于泰州市白馬鎮陳家村的設施蔬菜基地內,土壤類型為黃棕壤,草莓3月底在苗床上育苗,7-8月假植,于9月中下旬移栽,12月初上市,到翌年4月采收完畢。輪作方式主要有草莓+水芹(處理A)或蕹菜(處理B)旱地輪作,即在大棚草莓采收后不揭棚膜種上水芹或蕹菜等作物;草莓+悶棚(處理c),即在草莓采收后不揭棚膜,然后灌水,利用夏季日光,進行高溫悶棚;草莓+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CK),即在草莓采收后揭開棚膜;起壟栽種草莓苗,各處理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1.3相關指標測定

1.3.1大棚內草莓發病調查溫室草莓生產過程中病蟲害比較嚴重,為此對草莓發病情況進行調查,五點取樣法,每個點取40株草莓,共200株。分別在9月15日發病初期與11月17日發病盛期進行調查并計算發病率。發病率=發病株數/調查總株數×100%。

1.3.2經濟產量與效益分析方法

(1)蕹菜與水芹產量和效益分析:設施草莓4月中下旬采收完畢。土壤耕作后種植生長周期短與水芹和水蕹菜,于8月中旬前一次性采收完畢。折合求出平均產量,價格按當地當年市場價計;減去投入成本,計算蕹菜與水芹純效益。(2)草莓產量和大果率抽查及效益分析:分別在12月1日、1月6日和2月9日對4個處理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果實位置相同的一條畦,不分大小采摘即將成熟的草莓,稱質量計算采果量。以20g左右的果為大果(商品果)標準,測定大果率;每個處理的整個草莓采收期收益,扣除種子、農藥、化肥、人工等成本,計算草莓純收益。

1.4數據處理與統計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Excel2003和DPS3.01專業版軟件,方差分析用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輪作方式下草莓發病情況調查

由表1可見,發病初期蕹菜+草莓、水芹+草莓與灌水悶棚+草莓發病較輕明顯好于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草莓;發病盛期各處理發病率由大到小依次為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草莓(cK)>水芹+草莓>蕹菜+草莓>灌水悶棚+草莓。蕹菜+草莓、水芹+草莓與灌水悶棚+草莓差異不明顯,這3個處理均與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草莓(CK)差異明顯,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草莓(cK)發病最重。

2.2不同輪作方式下全年產量及草莓大果率統計

由表2可見,灌水悶棚+草莓產量最高,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草莓(CK)產量最低。蕹菜+草莓處理產量比平均產量高0.38%,比對照高6.03%;水芹+草莓比平均產量高1.11%,比對照高6.80%;灌水悶棚+草莓比平均產量高3.83%,比對照高9.67%。

大果率是草莓的重要商品性之一。由表2可以看出,草莓前期與中期大果率明顯高于后期。蕹菜+草莓、水芹+草莓、灌水悶棚+草莓早期大果率分別比對照高48.9%、51.O%、55.6%;中期大果率分別比對照高27.O%、31.3%、35.4%;后期大果率分別比對照高34.5%、37.9%、41.4%。

2.3不同輪作方式下全年經濟效益統計

由表3可見,各處理純效益由大到小依次為水芹+草莓>蕹菜+草莓>灌水悶棚+草莓>自然休閑不耕翻土壤+草莓(cK)。蕹菜+草莓、水芹+草莓、灌水悶棚+草莓3個處理的純效益比對照分別高35.8%、39.0%、31.9%。水芹+草莓純效益比蕹菜+草莓、灌水悶棚+草莓處理分別高2.3%、5.4%。因此蕹菜+草莓與水芹+草莓輪作方式在生產中都可取。

3.討論

3.1輪作方式對草莓病蟲害發生情況的影響

高溫、高濕、封閉的小氣候和連茬種植為病蟲害的孳生繁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使病蟲害發生種類、數量明顯增加,危害程度日趨嚴重,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從溫室生態系統的總體觀念出發,本著安全、有效、經濟、簡便的原則,協調使用起壟覆膜、膜下暗灌、滴灌、滲灌、高溫悶棚、合理輪作、合理選用抗病品種的農業措施,把病蟲為害的損失控制在經濟允許的水平以下,達到高產、優質、低成本、無農藥污染的目的。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與自然休閑田相比,水生蔬菜輪作后下茬草莓的發病率較輕,產量增加,大果率提高,從而提高了純效益。研究結果表明,水生蔬菜草莓輪作可有效防治和減輕草莓病害的發生,水芹草莓輪作對草莓病害的防治效果比自然休閑田高53%,壅菜草莓輪作比自然休閑田高50%,灌水悶棚+草莓處理比自然休閑田高47%。因此,水生蔬菜草莓輪作能適當地控制溫室病害的發生,有利于草莓的正常生長發育。

3.2輪作方式對草莓產量和大果率的影響

研究表明連作障礙表現在3個方面——致病菌積累、營養失衡及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產量和品質。輪作可有效地克服連作障礙,究其原因,不同科的作物,不能被相同的病害所侵染,從而使病害失去寄主或改變生存環境,達到減輕病害的目的。草莓是淺根性作物,營養元素吸收主要集中在表土層,且吸收具有選擇性,草莓連作使根際周圍的營養平衡失調;同時還造成土壤有害元素過剩積累,土壤淺層單一鹽分濃度過高,使草莓的正常生長受抑制,甚至造成反滲透,植抹枯竭死亡。輪作可以利用不同作物對養分吸收的選擇性,有效地克服離子單鹽毒害。本研究中水芹、蕹菜和草莓屬不同科,輪作后使土壤的養分可以得到平衡,土壤的酸堿度和肥辦恢復。水芹草莓和蕹菜草莓輪作增產顯著,可能是因為芹菜和蕹菜根系極淺,恰好在草莓根系吸收營養范圍之上,使下層土壤養分積累、均衡。

猜你喜歡
草莓經濟效益
如何提高農村合作社的經濟效益
新形勢下經濟效益審計的新措施
休閑產業的經濟效益分析
草莓
對提高煤礦經濟效益措施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