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高職院校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機制的構建

2015-10-21 03:39李燕
現代企業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關鍵詞:建立健全民族院校

李燕

摘要:大學生是社會建設與中華文化傳承的生力軍,加強對其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職責。本文主要闡述了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價值,并分析高職院校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旨在加強高職院校的民族傳統文化教育。

關鍵詞:高職院校民族傳統文化機制

一、 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價值

1. 有助于高職學生樹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隨著“文化全球化”的快速發展,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加強對高職學生的民族傳統文化教育顯得刻不容緩。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能幫助學生樹立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2. 有助于高職學生培養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高尚品德

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的民族,開展對高職院校學生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習以儒學為主要代表的傳統文化精髓,可以有效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3. 有助于高職學生提升以人文精神為根本的人文素養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指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人文素養的根本特征,包含了道德精神、科學精神與藝術精神。高職院校進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開闊了高職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在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之下,建立適應時代發展潮流且有獨特個性的價值觀。

二、高職院校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

1.教育機制有待健全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缺乏對學生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認知,甚至有些高職院校領導人認為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對現代人才的培養沒有較大作用,只是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并非人才培養的必備要素。在這種錯誤認知的引導下,院校對于學生的民族傳統文化教育,通常只是強調其重要性,而沒有采取具體行動。一些院校雖然對其重要性有了一定認知,設立了相關的教育部門,但由于經費和人員的短缺,以及沒有科學的考核系統,教育工作無法長期有效地開展。

2. 教育管理缺乏規范

目前,在許多高職院校內,較少開設民族傳統文化類型的課程,即使開設了相關課程,其課時也非常少,無法讓學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在相關課程的設置上,也缺乏層次性和系統性,許多教學內容都是教師個人編寫的講義。在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中,教學管理沒有制定長遠規劃,課程變動性較大。

3.教育師資比較緊缺

根據調查顯示,從事人文社會科學教學的教師在所有教師中所占比例不超過20%,這表明當前在我國高職院校內,從事這一方面教學的教師非常緊缺,并且其中一些較年輕的教師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沒有較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底蘊。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教師的文化素質培訓,特別是優秀民族傳統文化教育這一方面。

4. 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國家對高等教育的資金與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但是在財政支出方面的經費增長幅度遠遠低于院校學生人數的增加幅度。同時,因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經費的原有基數較小,無法對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投入較多經費。很多高職院校正是由于經費缺乏,而無法維持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長期開展。

5. 部分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教育重視不夠

當前,在高職院校內,許多學生存在著一些錯誤的思想認知,認為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會妨礙其它專業課程的學習,對民族傳統文化存在抵觸心理,未能樹立正確的民族意識。據調查顯示,部分學生認為傳統文化沒有實際意義,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傳統文化教育課程與其他課程相比,缺乏實用價值。

三、構建高職院校民族傳統文化教育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

1. 建立健全領導機制

領導機制是保證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發展的重要組織。高職院校要設立相關的組織領導機構,讓校內主管擔任主要負責人,組織對師生的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工作。通過設立領導機構,加強對相關教育工作的監督和領導,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激發校內黨委宣傳部、學工處、校團委等部門的教育熱情,進而形成各個職能部門相互配合、積極參與的工作局面。

2.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

高職院校需要建立民族文化教育工作制度,健全相關規劃與師資隊伍培訓、考核體系。在學校的教學計劃中納入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規定合理的學時學分,讓學生在按規定完成學習任務后,才可獲得學分,確保學生能真正了解民族傳統文化。建立管理機制的目標是規范教學工作,明確教學工作的目標,提高民族文化教育工作的效率。

3. 建立健全教師教育培訓機制

教師培訓是為教師提供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幫助教師提升民族傳統文化素養。高職院校需要定期組織相關教育講座與研討活動,加強對教師尤其是理工科專業教師的人文知識構建,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同時,評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教師與外校進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交流、討論,進修相關課程,最大程度地提升人文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與質量。

4.建立健全經費投入保障機制

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撐。因此,高職院校需要在財政總預算中納入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經費,為學校師資培訓、教學資源購置、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工作的開展,提供可靠的財政支持,確保相關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5.建立健全考評機制

提高教師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熱情的關鍵,在于制定科學有效的考評機制。高職院校需要建立考評機制,以提高人文學科類教師的教學質量,同時也要將學生的相關課程與活動參與程度融入到學生的綜合測試體系中。

6.建立健全激勵機制

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有利于激發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熱情,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中去。 激勵包含精神和物質兩個方面,在精神激勵方面包括晉升、責任與榮譽激勵,而物質方面包括加薪、獎金與增福利等。同時,定期評選表現突出的學生與集體,給予表彰獎勵,激勵校內師生更加積極地工作學習。

7.建立健全學生社會實踐機制

高職院校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是民族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因此,院校必須建立健全學生社會實踐的長效機制,將民族文化實踐納入到教學計劃中去。提出任務,讓學生在實踐中通過主動學習來完成任務。提供專項經費,開展民族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并建立相關的實踐基地,方便實踐活動的長期有效開展,讓學生能在實踐活動中,親身感受民族文化的內涵,加強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桂署欽.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民族傳統文化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07) [2] 黃高鋒.當前大學生傳統文化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 教育探索. 2010(03)

“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課題項目:高職院校學生民族優秀文化教育研究,編號:132207.

猜你喜歡
建立健全民族院校
我們的民族
建立健全幫扶機制 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一個民族的水上行走
建立健全四項機制 發揮審議意見作用
多元民族
求真務實 民族之光
推進事業單位內控體系建立健全的思考
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
院校傳真
院校傳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