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音樂教育的功能

2015-10-21 01:50盧佳
現代企業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
關鍵詞:心靈精神音樂

盧佳

摘要:音樂教育是觸及心靈的教育,它能引導人們向往和塑造美好的心靈,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音樂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有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審美能力、促進人形成良好的心態、發展人的創造力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其中音樂教育對于培養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功能的表現更為突出。作為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我們,要通過對音樂教育的深入理解,從而真正發揮音樂教育全面育人的作用。

關鍵詞:音樂教育思想道德審美能力功能

音樂是情感藝術,它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發揮著獨特的育人功能。作為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具備塑造完美人格、高尚情操、健康身心等功能。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有必要深刻理解音樂教育的基本功能。

一、音樂教育可以促進人的身心健康

從生理學的角度看,音樂可以鍛煉提高人體機能、人的體質。經常練習唱歌如同是在做口腔體操,使面部肌肉經常運動,也能鍛煉呼吸功能,增強肺活量。學習各種樂器時,可以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平衡性、準確性、敏銳性,鍛煉人的感覺能力。音樂與體操、舞蹈、武術、太極等運動項目配合,可以全面提高人的身體素質,達到健與美的結合。

音樂是一種精神體操,一些優美動聽的音樂,有助于人們精神和身體放松,消除人的精神和身體的疲勞,起到一種精神歡娛的作用,達到良好的休息狀態。 現在的社會節奏快,壓力大。無論是工作壓力,還是學生的課業負擔,有形無形的壓力,使人的心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使有些人變得孤獨、壓抑,甚至自我封閉、暴躁、萎靡,心理有不健康的傾向,而音樂有助于緩解人們的壓力,使其心性得到自然的釋放,有利于人們個性的成長和發展。

二、音樂教育可以發展人的創造力

法國大雕塑家羅丹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的確,在現實生活中的美需要發現的慧眼,而我們的音樂教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音樂的發現,總是充滿了魅力和憧憬,伴隨著驚喜與激動。因為,有發現才會有“激情的燃燒”,才能激發人類生存的意義,才能產生創造生活的原動力。

音樂中的形象思維無疑給學生提供了想象力和洞察力的空間,音樂的思維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過程。音樂教育中的音樂作品,是通過人的思維活動創造出來的,其中包括旋律、節奏和調式、曲式、和聲、復調等要素,這些音樂語言可以豐富學生們的想象力,發展形象思維,激活靈感,給學生提供更為自由、廣闊的想象空間。黑格爾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眲撛煨枰胂?,想象又是創造的前提,是從模仿到創造的階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響青年人心靈的手段中,音樂占著重要地位,音樂是思維有力的源泉,沒有音樂教育,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發展?!睉撝v,音樂是一門極富創造性的藝術,也是一門開啟學生創造能力的藝術。

三、音樂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審美能力

音樂的審美教育功能對社會的影響較為深遠。在當代生活中,高尚音樂的演出和傳播,是以社會教育形式出現的審美教育活動,它可以對社會成員發生道德倫理的陶冶和教化作用;換而言之,如果這些演出和傳播不按照健康的審美理想加以規范,音樂對社會成員的行為塑造將發生負面的效果。那些充滿低級趣味的“靡靡之音”的不良作用不容忽視。歷年來,流行音樂中優劣混雜,其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在港臺流行音樂充斥市場的今天,人們正處于良莠不分,盲目模仿的階段,“不愛劉天華就愛劉德華”的“追星族”更是不少。作為未來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應及時發現問題,向大眾介紹優秀的音樂作品,交給他們欣賞的要領,同時分析某些歌曲的害處,提高人們辨別美丑善惡的能力,培養熱愛真善美的思想感情。由此看來,審美教育是當代教育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它是要借助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等形式,使人形成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判斷力和審美價值取向??梢哉f,音樂是培養人的審美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

四、音樂教育促進人形成良好的心態,有助于超脫小我融入大我

在張揚個性,注重自我的今天,心平氣和的良好心態,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團結協作的合作精神等,已漸漸走向萎靡,而這又是現代人心里健康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音樂教育則能在矯正人的這種心態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音樂是培養人的團結協作精神的有效手段,因為音樂其實是一種需要精誠合作來完成的藝術。合唱、重唱、齊唱、合奏、重奏、齊奏,只有協調一致才能成就一個精美的藝術品,即使是獨唱、獨奏這樣的形式也要伴以和諧的伴奏或伴唱來完成。要想衡量一個國家音樂教育水平的高低,首先要到最普通的中小學去聽學生的合唱。因為,讓個人唱歌好容易,讓所有的人都唱好則很難,學生合唱水平的高低與音樂教育的水平成正比。通過合唱,能最有效地進行集體主義精神的教育,能融洽人際關系,能使人超越小我,融入大我,使人進入一個新的天地,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梢?,音樂培養的是人的合作精神和共處意識,在浸潤、滋養人的心靈方面,沒有什么藝術形式能與音樂相媲美。

五、音樂可以培養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

音樂對人的高尚情感的培養,具體體現在音樂的一個特殊性上,那就是音樂對人的感化作用。音樂是表達感情的,能從感情上得到滿足,是人們不能缺少的東西。人在快樂的時候就會發出聲音,表現為動或靜,這是很自然的 ,而聲音動靜,內心感情的各種變化都可以通過音樂全面表達出來??傊?,人不可能沒有激動的感情,而激動的感情不可能沒有一定的表現?!稑酚洝分姓f:“凡音之起,由人心生焉”,中國民間也有“情之所至,音之所生”的說法。音樂中蘊含的濃重的情感不僅是因感而發的,同時具有強大的感召力,給欣賞者以極大地心靈觸動和感奮,進而產生感動人、教化人的作用。

六、結語

音樂教育,小之影響于個人身心,大之關系到民族性情。應該說,音樂是心靈之聲,與人們學說話、學唱歌、學走路幾乎同步,和諧的人生本來就是與音樂藝術自然相隨相伴的一體。

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大潮中,要大力實現音樂的教育功能,最主要的動力還是必須來自于廣大音樂工作者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自于對音樂教育功能的充分認識,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要求的那樣:“對人民負責的文藝工作者,要始終不渝地面向廣大群眾,在藝術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濫造,認真嚴肅地考慮自己作品的社會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糧食貢獻給人民?!?/p>

參考文獻:

[1]胡應軒.音樂藝術之我見[J].科學教育,2005,(2).

[2]謝嘉幸.關于當代中國音樂教育的文化思考.音教文摘.

[3]嚴昭柱.藝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4]閏潤蘭.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廣角 教育發展研究,2000年創新教育專輯.

猜你喜歡
心靈精神音樂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心靈真正的荒涼來自太多的快感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擴充心靈的“兼容性”
拿出精神
喚醒心靈
音樂
在大地上尋找心靈的棲息
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