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心肌梗塞病人的癥狀及護理

2015-10-21 16:40于麗香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心肌梗塞癥狀護理

于麗香

【摘 要】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高達35%--55%,心肌梗塞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同時,做好臨床護理十分重要,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關鍵詞】心肌梗塞;癥狀;護理

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狀動脈血液供應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心肌嚴重而持久的缺血所引起心肌壞死。心肌缺血在臨床表現為胸痛,胸前區不適,重則有頻死感,急性循環功能衰竭。以及心電圖反映性心肌急性損傷,缺血和壞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變及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前多發生在中年以上的人群。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受工作緊張、壓力過大、體力勞動的減少、飲食及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心肌梗塞的發病已趨于年輕化,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所以,正確診斷治療和采取有效的護理,是提高治愈率的關鍵。

1. 臨床資料:

我科自2010-2014年共收治心肌梗塞患者58名,其中男性45名,女性13名,心肌梗塞的部位:下壁8 例,廣泛前壁18例,前間壁32例。年齡:32-50歲33例,50-72歲25 例。其中出現心肌梗塞前兆住院的患者有18名。

2. 心肌梗塞的臨床表現:

2.1前兆:患者在發病前數日有乏力,胸部不適,心悸,氣短,活動后加重,煩躁,心絞痛等前驅癥狀,其中疼痛以絞痛、刺痛、悶痛為主,心絞痛發作較以前頻繁,硝酸甘油療效差。

2.2 癥狀:

2.2.1 疼痛最先出現,多發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小時或更長,休息或硝酸甘油不能緩解??砂橛袩┰?、自汗、恐懼,瀕死感,少數患者無疼痛,一開始就表現為休克或急性心衰。

2.2.2 有發熱、心動過速、白細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全身癥狀。發熱多在疼痛發生后24~48小時后出現,體溫多在38℃左右,持續約一周;

2.2.3 疼痛劇烈時常伴有惡心、嘔吐和上腹脹痛等胃腸道癥狀,重癥者可有疼痛或呃逆,出現呃逆時多預后不佳。

2.2.4 心律失常多發生在起病1~2天,而以24小時內最多見。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縮。室顫是心梗早期,特別是入院前的主要死亡原因。房室和束支傳導阻滯亦較多;

2.2.5 低血壓和休克多在起病后數小時至數日內發生,收縮壓若疼痛消失后仍低于80mmHg,則見于大面積心肌梗死。

2.2.6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可在起病最初幾天出現,發生率為32%--48%,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紫紺、煩躁等癥狀。

3心肌梗塞病人的護理:

3.1 溶栓的護理

3.1.1 溶栓前的護理

3.1.1.1 環境 立即置病人于搶救室或CCU病房,保持相對安靜,專人護理,床邊備多參數心電監護儀、除顫儀、吸引裝置、呼吸機均處于備用狀態;急救車內備齊各種搶救藥品。

3.1.1.2 吸氧 采用鼻導管給氧,早期流量4~6L/min。72小時后改為低流量吸氧。

3.1.1.3 心電監護 持續進行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呼吸的監測,密切觀察心律、心率、血壓和心功能的變化。

3.1.1.4 迅速建立靜脈通路,至少2條 一條選用靜脈留置針,供溶栓及輸注藥液;另一條靜脈通路可根據血管情況選擇,方便多渠道補液及隨時應用搶救藥物。

3.1.1.5 遵醫囑給予充分鎮靜止痛 一般用嗎啡10mg或度冷丁50~100mg·im,必要時可重復使用。

3.1.2 溶栓后的護理 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及產生的治療效果。

3.1.2.1 使用尿激酶后必須密切觀察出血情況。如:有無頭痛、惡心、意識障礙等腦出血的征兆;有無牙齦出血、嘔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征兆;有無皮膚黏膜出血點等;并注意尿及分泌物變化。

3.1.2.2 護士必須熟悉判斷再通的指標:①胸痛在溶栓后2h內基本消失;②心電圖抬高的ST段于用藥后2h內回降大于50%;③用藥后2h內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④血清心肌酶(CR-MB)峰值提前出現(14h內)。只具備其中2個即可判斷再通。但①、③兩個組合除外,因此要2h監測CR-MB1次,30min復查心電圖1次,隨時觀察胸痛改善情況。

3.2一般護理:

3.2.1休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3—7天,保持病房安靜,限制探視,床上活動減少到最低程度。從第二周開始,可鼓勵患者床上作四肢活動,防止下肢血栓形成。兩周后可扶患者坐起、病情穩定患者可逐步離床,在室內緩步走動。

3.2.2心理護理

3.2.2.1心肌梗塞病人由于發病急且病情較重,加上劇烈的心前區疼痛有瀕死感,使患者產生恐懼、焦慮心理。在此期間,心理護理的重點是盡可能解除患者的恐懼焦慮感。首先護士的工作要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打消患者的不安情緒;主動介紹監護環境及監護儀器在使用中出現的情況;對患者進行心理安慰,

3.2.2.2松弛的心理護理:病人表現為無所謂,不在乎心理,不聽勸告。對此型患者我們采取關心、鼓勵、宣泄、疏導為主的方法。變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積極配合治療,使病情快速好轉。

3.2.3.飲食護理:心肌梗塞病人發作時應禁食,2天內可以進流食,之后改為軟食,應少量多餐,避免過飽,飲食以低熱量、低脂肪、低鈉、少產氣的食物為宜。應給予必需的熱量和營養,少吃刺激性食物,嚴禁煙酒。

3.3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并發癥的出現: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性在于它的并發癥的出現,常常導致死亡。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的變化。一旦出現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煩躁、發紺、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等急性左心衰竭癥狀時,應立即報告醫生采取急救措施。

4康復指導

4.1保持心態平和,避免各種不良因素的刺激。

4.2合理飲食,保持營養的供應,應選擇低膽固醇、低動物脂肪、低熱量、低糖類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

4.3適當的進行身體鍛煉,注意勞逸結合。因增加活動可預防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可預防便秘、肺內感染等并發癥。

4.4生活要有規律,按時起居,保證睡眠,避免熬夜。

4.5按醫囑服藥,并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等擴張冠狀動脈的藥物以備急需。

4.6定期復查。按醫囑定期復查,并教會病人及家屬發現病情變化的自救緊急措施。

參考文獻:

[1]朱玉潔,健康教育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復的影響(J)井岡山醫學專報2005,12,(2):61

[2]黎曉寧.急性心肌梗塞的護理體會(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7,13(6):111-112.

猜你喜歡
心肌梗塞癥狀護理
膽結石的癥狀有哪些日常護理知識需知道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干預分析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和治療黃金時間
原來我們都有病
糖尿病與心肌梗塞并行?
警惕青年心肌梗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