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SD負壓引流在骨科的應用及護理

2015-10-21 16:40張西靜1張麗蘋通訊作者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骨科

張西靜1 張麗蘋通訊作者

【摘 要】目的 主要針對骨科臨床治療應用VSD負壓引流術的療效以及護理方法進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就診的100例入選骨科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并隨機將所有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50例。其中,對照組采取常規的傳統換藥,沖洗引流治療,而觀察組則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進行徹底清創,之后才有VSD進行敷料覆蓋,實施持續7至14天的負壓封閉引流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以及患者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2%)明顯優于對照組(76%),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同時,觀察組患者對本院治療和護理的滿意度(95%)要明顯高于對照組(81%),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VSD負壓引流技術應用在骨科治療當中,療效效果非常明顯,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病情治愈率,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最終提高其對治療護理的滿意度。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VSD負壓引流;骨科;應用及護理

VSD(負壓引流封閉術)是骨科當中對患者表明淺層創面以及用于深部引流的一種全新治療方式,能夠非常徹底的去除患者創面的腔隙以及壞死組織和分泌物等等[1]。因此可以說是外科引流技術領域的創新發展,因為有學者曾經報道,創面處于負壓狀態能夠幫助組織的迅速增生及修復?,F將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就診的100例入選骨科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男患者63例,女患者37例。其中開放性骨折合并軟組織缺損患者74例,皮膚套套脫傷患者18例,感染性傷口患者8例,患者年齡在24-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5.2)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50例,且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換藥、沖洗引流治療,患者創面采用過氧化劑溶液進行沖洗,然后再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存在壞死組織時,可通過修剪清創進行處理,以此來去除創面表面的膿性分泌物。而對于創面潛在的腔隙則可采用生理鹽水紗條的形式進行引流,從而以此防止其形成死腔。并且在進行填塞的同時需要注意不可填塞過緊,否則將直接導致引流不通暢,并且在創面涂抹碘伏后,再直接采用無菌敷料來進行包扎處理。堅持2天左右更換一次,并且為了避免創面受壓,需要定時的幫助患者更換體位[2]。

(2)觀察組采用VSD負壓封閉引流進行治療,首先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進行徹底的清創,去除創面膿性分泌物后,按照患者創面大小修剪VSD敷料并直接貼敷于創面上,之后填塞死腔并進行縫合操作。整個過程需要使用無菌紗布對患者周圍的皮膚擦拭干凈,并采用半透性的生物薄膜對整個創面和VSD敷料進行封閉處理。最后采用負壓吸引的形式,直接連接VSD敷料的硅膠管,而另外一端則需要通過三通管以及中心負壓的形式來吸引相關裝置進行有效的連接,據此來對其負壓吸引狀態進行調節,將其保持在負壓恒定的狀態。如果VSD敷料和薄膜呈現明顯的塌陷,則表明密封的效果良好,其負壓效果也將讓人真正滿意。最后需要定期7-14天清創更換VSD敷料,直到創面完全愈合。

1.3 療效診斷標準

療效判定指標具體為:(1)治愈,表示患者創面已經愈合,并且結痂脫落。(2)顯效,表示患者創面開始縮小,不再產生分泌物,同時患者肉芽組織開始生長形成,創面開始結痂。(3)好轉,患者創面滲出液開始減少,創面不再擴大。(4)無效,患者創面不斷擴大?;颊邼M意度評測主要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表,具體以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三種層次,以此來對患者滿意程度進行準確評估。

1.4 統計學分析

所以數據均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患者組間的愈合率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 ±s)表示,兩組間的比較則采用t進行檢驗,最后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2%)明顯優于對照組(76%),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組別 例數 治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

觀察組 50 23 15 8 4 92%*

對照組 50 12 21 5 12 76%

標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

觀察組患者對本院治療和護理的滿意度(95%)要明顯高于對照組(81%),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對比[n,%]

組別 例數 滿意 一般滿意 不滿意 滿意率%

觀察組 50 32 13 2 94%*

對照組 50 21 17 12 76%

標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3.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工作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幾點:(1)做好健康宣教,在操作完成后,需及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主要保護引流系統,不可被尖銳物刺破封閉膜而導致引流失敗,盡可能的避免壓迫,以保障其治療效果持續有效[3]。(2)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來調整其具體的體位,定期的更換體位,對四肢損傷的患者適當抬高其患肢,從而以此來強化患者肢端血液循環。(3)做好患者疼痛的觀察和護理工作,患者傷口疼痛是VSD后最常見的情況,其本身和負壓吸引密切相關,特別是在吸引和負壓過大時,疼痛尤為明顯。因此就要求護理人員應當充分了解患者疼痛的程度、和性質,并以此來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疼痛。(4)做好患者飲食及營養的指導觀察,飲食主要以清淡為主,不宜生、冷、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逐漸的鼓勵患者食用高熱量、高蛋白以及高纖維的食物,從而以此幫助患者消耗飲食。

(5)負壓的壓力調節控制,具體需要將患者的負壓調整控制為-0.017mPa至-0.06mPa左右。同時針對年齡較大、體質瘦弱以及凝血功能相對較差的患者行血管吻合術,患者術后負壓值開始應將其控制在-0.017mPa以下,而在往后的持續治療過程當中可進行持續的增加。如患者有持續滲出物時,應適當延長持續吸引時間,而如果患者的負壓密封閉的面積較大時,很有可能促使密封面上出現一些微小的漏氣情況,這時就應當將負壓值控制偏高一點,甚至可以直接大于-0.06mPa,這樣才能保證創面的每個點都能達到-0.017mPa這一均衡數值的負壓。

(6)負壓引流中的處理,如術后48小時前患者創面敷料變硬可通過引流管注入生理鹽水對VSD敷料進行浸泡,整個過程保持緩慢,使其重新變軟。而如果是在48小時之后變硬的,如果在引流管中無引流持續流動,則不必處理,也并不會影響到處理的效果。如果在引流過程中引流管產生堵塞情況,首先需找出引流物堵塞物,可能是一些干物,也甚至是敷料,不見管型??刹扇【徛⑸?0~15 min生理鹽水浸泡的方式來解決,待堵管物變軟后,重新接通負壓源,可多次操作,甚至更換VSD敷料。最后,如果VSD敷料上出現黃綠色、綠膿色以及灰暗色等多種不同的顏色時,無須擔心,這并非創面的壞死組織所致,不會影響VSD的治療效果。而在進行引流過程中,大量新鮮血液被吸出時,應及時通知醫生,仔細檢查,具體檢查創面內是否有活動性出血,并做出相應的處理。

4.討論

負壓封閉引流術(VSD)的推出和使用突破了傳統換藥治療的方式,極大的減輕了護理人員們的工作量,并且這項技術使用能夠有效的防治患者創面受感染,減輕患者局部水腫,改善患者創面局部的血液循環,提升了患者創面治愈率。

本組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就診的100例入選骨科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并隨機將所有患者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各50例。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2%)明顯優于對照組(76%),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同時,觀察組患者對本院治療和護理的滿意度(95%)要明顯高于對照組(81%),兩組數據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VSD負壓引流技術應用在骨科治療當中,療效效果非常明顯,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病情治愈率,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最終提高其對治療護理的滿意度。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劉紅紅,譚健.VSD引流術在骨科創面修復中的應用及護理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28:313-314.

[2]張艷儉.負壓封閉引流系統(VSD)在骨科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國民康醫學,2013,21:127-128.

[3]孫敏.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整形外科難治創面的應用與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01:83-84.

猜你喜歡
骨科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預見性護理指引在骨科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骨科創傷患者的心理護理方法研究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外固定架應用于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微創技術在創傷骨科臨床治療中的應用
骨科護理中的人性化護理效果研究
這7個動作骨科專家從不做
骨科疾病知多少
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滑膜炎180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