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當代建筑設計手法剖析與研究

2015-10-21 16:40杜天勇
基層建設 2015年36期

杜天勇

云南匯邦設計院有限公司

摘要:西方建筑的設計手法較之東方有著極為強烈的地域特點,包括建筑的風格、形式都有許多的創新點,通過解析當代西方優秀建筑物的設計手法,可以從中探索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設計過程,使設計師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借鑒西方優秀建筑的設計經驗,避免因盲目模仿造成的各種建筑安全與應用問題。本文主要就西方當代建筑設計手法進行研究,希望可以對參閱人員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西方當代建筑;設計手法剖析;設計手法研究

在建筑施工之前,首先要對建筑進行合理有效的設計,對于建筑設計師而言,設計思路是整個建筑設計的基礎,設計手法是將設計思路落到實處的手段和方法,設計手法作為建筑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設計師在進行設計使所必須經過的步驟,建筑設計手法內容豐富,種類繁多,而且隨著時代進步、科技發展以及建筑功能的改變,建筑設計手法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

一、“化體為面”的設計手法

化體為面是指從體中將面這一元素單獨抽離出來進行研究。任何一種建筑設計形式都是由點、線、面、體等要素組成的,每個要素又各自具備自身的特征,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就是將這幾大要素組合在一起?!盎w為面”與其他形式不同的是建筑設計師主要將“體”作為主角構成設計形式,建筑設計注重經濟、技術、功能設計,反對單純的將“體”作為設計元素的構建法則。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建筑設計師往往會著重將“化體為面”的設計手法運用的建筑設計的設計方案當中,通過對此類手段的重復和多種并用的方式來將“化體為面”充分運用到建筑設計中,完美的表達設計效果?!盎w為面”是將面從體中層層剝離,建筑設計師通過對各個層面的研究,探索建筑設計的手法[1]。

二、“網罩”建筑設計手法

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審美也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由原本的古典建筑到現代建筑,設計師的設計表現手法也在發生著改變,但是西方建筑在造型方面的追求卻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人們的審美觀開始發生變化,許多新型的建筑手法開始被運用,傳統建筑手法開始受到沖擊,在這場新舊設計手法交替過程中,新型建筑手法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在這些建筑設計手法中,有一種將線材編制的網狀透明結構包圍建筑實體作為建筑外部形式的創作手法被廣泛的應用在建筑設計的眾多領域,給人們帶來新的視覺體驗。

“網罩”設計在形式上屬于建筑裝飾的范疇,“網罩”設計的主要特點是:1、可以給建筑制造朦朧感,帶給人們視覺享受。2、所用材料較為輕盈,成本較低,不會給建筑設計造成額外的成本和負載負擔。以運動城之塔為例,該建筑是卡塔爾首都多哈的標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的建筑設計來自法國的AREP建筑公司,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大膽的運用了“網罩”建筑設計手法,建筑建造完成之后,建筑的功能和結構主體被金屬“網罩”覆蓋,使整個造型設計顯得新穎、生動并富有變化,在實體上呈現一種若有若無的形態,極其美觀。建筑師對“網罩”設計手法的應用,不僅僅是為了給人們帶來視覺享受,還增加了建筑物抵抗外力沖擊的能力,同時提高了建筑的日照面積。當建筑物受到的風力較大時,網狀結構可以使風順利從建筑物表面穿過,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建筑物承受的風力等級,另外阻尼器可以較好的調節建筑物承受力,增加了建筑物的安全防護性能[2]。

三、“領帶”建筑設計手法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建筑師往往要根據建筑物周邊環境、建筑功能要求、建筑經濟目標來進行建筑設計,這些條件約束了建筑設計的創新力,并和建筑設計創新一起作為建筑設計的主要矛盾存在。對于建筑物設計而言,如何正確解決這些矛盾成為建筑設計方案是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建筑師在建筑設計時要綜合各方面因素,運籌帷幄,將各種條件限制和實際困難作為啟發創作靈感的動力,并利用各種有效手段解決矛盾,在方案構思階段,主要用整體規整局部凸顯的手段處理矛盾,這種方法也是目前最常用的解決方法之一。整體規整局部凸顯的建筑手法是對建筑主體進行常規的建筑設計,使主體造型達到經濟適用、簡單規整的設計目的,整體規整可以較好的滿足建筑設計所面臨的各種條件限制,主體建筑設計完成之后,可以著重對局部建筑進行設計,使局部建筑可以擺脫條件限制。凸顯局部建筑的特點,對建筑設計形式大膽創新,使局部建筑成為整個建筑的亮點,這種手法的應用,是在原有的較為樸素簡單的建筑上的畫龍點睛,就像為整體建筑帶上領帶一樣。由于建筑設計時整體設計仍然按照實際需求進行設計,非常規設計只應用在規模較小的局部設計上,因此并不會影響建筑使用功能,也不會對建筑施工的成本和周期造成影響,同時又能使設計師擺脫設計約束充分發揮建筑設計創新的工作熱情,將局部建筑作為揮灑創作激情的載體。

四、“斷裂”的建筑設計手法

斷裂是指某一物體開裂或斷錯,通常用來描述對完整物體或穩定狀態的破壞,常常是作為貶義詞存在,但在建筑設計中,斷裂并不等同于建筑物失衡或遭受破壞,而是作為打破常規和傳統設計手法、打破呆板和老舊的設計思想、啟發新形式建筑設計的一種手法。與其他造型藝術一樣,建筑設計的美不僅體現在完整嚴謹的建筑設計當中,同時也存在于殘缺不完整的建筑設計當中。蘊藏在殘缺中的設計美,往往震撼心靈。在建筑設計受地理、人文、環境、經濟條件的限制下,建筑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往往打破常規,將本來連貫完整的整體建筑局部建筑有意識的分開,以創造建筑在條件限制之下獨特的殘缺美?!皵嗔选钡脑O計手法較為有名的例子是文丘里在1962年設計的“母親住宅”,“母親住宅”較好的體現了文丘里的整體設計思路,“母親住宅”正面山墻頂部中間部位斷裂開一道H型裂口,H口下方,還有一段以同樣形式斷裂的裝飾性弧線線腳,山墻正面的H型斷口和下方的弧線以及山墻上的門洞構成了整個建筑正面的中軸,在中軸的兩側還分布有形狀大小各不相同的窗洞,而且在建筑物頂部還有一幅與頂部偏離程度較大的煙畫,這種建筑方式完全打破了建筑物的對稱美感,“母親住宅”也是西方”斷裂“建筑設計的代表作品之一。另外一個“斷裂”設計的代表作是1984年設計建造的美國電報電話公司總部大樓,大樓外部用花崗巖作為裝飾材料貼置于建筑物外墻,總體的設計思路采用古典的三段式構圖,建筑物頂部設計采用了“斷裂”式設計手法,將建筑物山墻的頂部完全斷裂,并形成了一個造型別致的圓形凹口,這種設計手法使整個建筑物呈現出一種神秘莫測的美感,給人以無盡的想象,除此之外建筑物的立體感被加倍凸顯出來。從整體來看,整座建筑建筑宏偉,結構新穎,在滿足建筑使用功能的同時,又為建筑帶來了獨特的設計美感[3]。

結語

在建筑設計創新中,建筑風格和建筑形式的創新最為引人矚目,往往在第一時間內給人以視覺沖擊,然而由于根深蒂固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人們在建筑審美方面存在較多的差異,刻意模仿西式建筑形式的設計創新必然會產生東施效顰的后果。對西方建筑當代建筑設計的手法進行整理并研究,從中整理提煉出西方建筑設計的精華,并結合我國現階段的建筑設計形式提煉出適合我國建筑發展的建筑設計手法。只有這樣,才能將西方建筑設計的精髓較好的為我所用,并成為啟迪我國建筑設計創新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劉先覺.西方當代建筑設計手法剖析與研究[J].中國建筑.2013,(5):28-29.

[2]萬書元.西方當代建筑設計手法剖析與研究[J].當代西方建筑美學.2011,(9):235-237.

[3]陳志國,梁雪.當代西方建筑設計中的極少表現主義[J].2013,(4):59-6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