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科胸腔鏡在胸膜疾病的臨床應用

2015-10-21 16:40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胸膜積液胸腔

吳 鴻

【摘 要】目的:探討內科胸腔鏡在胸膜診斷中的臨床應用。方法:收集我院80例呼吸困難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胸腔穿刺檢查,觀察組采用內科胸腔鏡檢查,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胸膜疾病的診斷陽性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陽性診斷率(8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陽性診斷率(53%),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27.5%),兩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對具有呼吸困難癥狀的患者實施內科胸腔鏡檢查能有效的提高疾病的陽性診斷率,及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進一步推廣利用。

【關鍵詞】胸腔積液;內科胸腔鏡

胸膜疾病是指由胸腔積液、氣胸或胸膜增厚等胸膜本身的疾病或者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臨床上常采用常規胸腔積液檢查,微生物檢查結合胸膜活檢、細胞學方法進行診斷[1],但有些患者不能夠確診,因此尋找更加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內科胸腔鏡檢查作為一種新型的檢查手段正逐步引入胸膜疾病的診斷中,它由醫生在患者清醒的狀態下在內鏡室操作檢查可以看到的胸膜病變,具有創傷小、并發癥低、安全經濟的特點[2]。本研究對我院80例呼吸困難患者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診斷對比常規胸腔穿刺檢查與內科胸腔鏡檢查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前來就診的80例呼吸困難患者,年齡范圍40歲~70歲,平均年齡50±2.5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所有患者經過X線、腦CT 及超聲確診為胸腔積液,對患者的呼吸困難程度進行分級。所有患者均沒有出血傾向或者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均在知情并自愿的情況下參加本次研究。本次研究選取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文化程度、遺傳病史、呼吸困難分級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手術前均先進行常規的X線、腦CT 及超聲檢查明確胸腔積液的體積及胸膜厚度、位置。術前半小時左右時舌下含服60mg的可待因片并肌肉注射50 mg哌替啶。對照組的患者采用常規的胸腔穿刺檢查,具體操作為皮膚消毒建立靜脈通路后用超聲定位穿刺點,穿刺后盡可能的抽空胸腔積液,對胸腔積液進行相應的病理檢查確診。觀察組采用內科胸腔鏡檢查,具體方式如下:護理人員讓患者采取健側臥位使得患側朝上,在患者背部墊軟墊增加肋間隙寬度,同時對患處進行常規的消毒及局部麻醉。主治醫生選擇患側腋中線第 5~7 肋間隙作為穿刺點,穿刺后進行與肋間隙平行的切割分離皮下組織。然后,用利多卡因濕潤的套管垂直向下緩慢刺入胸腔,取出里面的針芯置入電子胸腔鏡,通過管路吸盡患處的胸腔積液并檢查胸膜表面。對于疑似胸腔粘連的患者,用活檢鉗取多處胸膜組織進行檢查。檢查完畢后,將胸腔引流管植入,拔出套管,在無菌操作的情況下縫合皮膚,用敷貼固定引流管。手術后對比兩組患者胸膜疾病的診斷陽性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3 指標觀察

根據胸腔穿刺檢查或者內科胸腔鏡檢查結果統計患者的不同類型的胸膜疾病及不良反應。其中主要有腫瘤性、結核性兩大類。腫瘤性胸膜炎表現為胸膜層直接粘附,纖維粘連較少,胸水呈現血色,胸膜上出現不同大小、形態各異,多為灰白色的結節,結節上密布血管。結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鏡檢查可見彌散性小結節,鏡下呈現長條狀或者網格狀粘連,胸腔內膜充血腫脹,這在臨床中比較常見。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數據資料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等級資料以例數或百分率做描述性統計,兩組間比較采用 χ2 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 結果

根據胸腔穿刺檢查或者內科胸腔鏡檢查結果統計患者的不同類型的胸膜疾病及不良反應,結果如下表1所示。從表中可以看出觀察組的陽性診斷率(8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陽性診斷率(53%),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27.5%),兩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兩組患者陽性診斷率及不良反應統計結果

組別 例數 陽性診斷 不良反應

腫瘤性 結核性 炎癥 未見

異常 有效診斷

率(%) 皮下

氣腫 術后發熱 出血 傷口

感染 總不良反應

率(%)

觀察組 40 20 10 4 6 85 2 1 1 0 10

對照組 40 12 3 6 19 53 5 4 1 1 27.5

χ2 25.49 7.68

P <0.01 <0.01

3 討論

胸膜疾病是有多種因素導致的引起胸腔內產生大量的積液的疾病,常見的診斷療法包含常規經皮胸膜活檢、細胞學檢查、常規積液檢查等一系列的檢查過程,存在過程繁瑣,盲目性較大,陽性率較低的特點從而影響疾病的診斷,延誤患者的治療[3]。

內科胸腔鏡檢查能明確的評價胸膜炎患者的結節大小分布情況,對于不同原因引起的的癥狀能夠很好的辨別。胸腔鏡下,腫瘤性胸膜炎患者胸腔內常有大量的血性積液,積液產生速度較快,有結節狀突起并有息肉樣增生物,胸膜增生變厚,顏色變白,隨著疾病的加重,病灶擴散,患者出現氣短、咳嗽等臨床癥狀

嚴重者甚至會進入惡液質狀態。內科胸腔鏡檢查能抽空胸腔中的積液,減輕患者的壓迫狀態,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內科胸腔鏡檢查對于耐藥性結核性胸膜炎具有明確的診斷療效,這已經得到國內外研究的證實。

本研究對我院80例呼吸困難患者采用分組檢查的方式,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胸腔穿刺檢查,觀察組采用內科胸腔鏡檢查,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胸膜疾病的診斷陽性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組的陽性診斷率(8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陽性診斷率(53%),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27.5%),兩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綜上所述,對具有呼吸困難癥狀的患者實施內科胸腔鏡檢查能有效的提高疾病的陽性診斷率,及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值得進一步推廣利用。

參考文獻:

[1]畢紅霞,趙煥,劉彤媌,姜云飛,王菲,李偉,牟海軍,安靜春,呂佳,石寒冰.內科胸腔鏡在胸膜疾病的臨床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4,13(12):145-146.

[2]徐家祿,伍海倫.內科胸腔鏡在胸膜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臨床肺科雜志,2014,06(08):1149-1150.

[3]畢紅霞,趙煥,劉彤媌,姜云飛,王菲,李偉,牟海軍,安靜春,呂佳,石寒冰.內科胸腔鏡在胸膜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10(10):1446-1447.

猜你喜歡
胸膜積液胸腔
婦科超聲見盆腔積液診斷探討
胸腔鏡下胸膜活檢術對胸膜間皮瘤診治的臨床價值
食管癌術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時機探討
胸腔積液中CRKL的診斷價值
關節積液要科學適當地抽掉
積液,不能一抽了之
惡性胸膜間皮瘤的防治
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治
腹水、胸水、心包積液,都是什么???
ADA檢測在90例結核性與癌性胸腔積液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