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護理在手外傷病人術前的臨床應用效果

2015-10-21 16:40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呂 芳

【摘 要】目的:研究并探討心理護理在手外傷患者術前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100例手外傷手術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選取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采取數字抽簽法進行分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施行心理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和SDS評分。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明顯更低(P<0.05)。結論:在手外傷患者手術前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態,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關鍵詞】手外傷;術前;心理護理

手外傷患者通常會因手部功能障礙而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對手術治療、術后康復均極為不利[1]。因此,對手外傷患者進行合理的術前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特選取100例手外傷手術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分別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常規護理+心理護理,通過對比患者的負性情緒評分,以探討心理護理在手外傷患者術前的臨床應用效果?,F整理分析如下。

1臨床資料和研究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100例手外傷手術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選取自2013年1月~2015年6月。所有患者手部均出現損傷,且進行外科手術治療。經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將這100例患者納入此次研究的病例中。

采取數字抽簽法進行分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的男女比例為30:20,年齡分布于9~74歲之間,平均為(45.36±18.75)歲;觀察組的男女比例為29:21,年齡分布于8~75歲之間,平均為(45.23±18.59)歲。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對比研究。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具體如下:①基礎護理: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系統性的評估,對患者進行各項常規檢查,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②健康教育:為患者講解手外傷的相關知識、手術的重要性以及術前需要注意的事項,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常規健康知識宣教。③術前準備:準備好手術需要使用的醫療器械和藥品,并在手術前對手術室進行常規的消毒處理。④環境護理:患者病房應保持干凈整潔,定期開窗通風,室內空氣保持新鮮,室內溫度和濕度保持適宜狀態。⑤皮膚護理:手術前,對患者的皮膚進行適當的護理,皮膚應保持清潔干燥,避免皮膚出現破損和感染,床單、衣物定期更換,且布料盡量柔軟。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施行心理護理。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SAS評分和SDS評分。

SAS量表、SDS量表[2]的總分均為0~100分,共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分值為0~4分,總分=單個條目得分×20×1.25,臨界值為50分,50~59分,表示患者處于輕度焦慮/抑郁狀態;60~69分,表示患者處于中度焦慮/抑郁狀態;70分及70分以上,表示患者處于重度焦慮/抑郁狀態。分值越高,則說明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在SPSS17.0軟件中錄入數據,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為( ),進行t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表1 SAS、SDS評分對比( ,分)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

對照組(n=50) 47.54±6.23 46.39±5.07

觀察組(n=50) 38.95±4.32* 37.18±4.02*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與對照組相比,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均明顯更低(P<0.05)。具體如表1所示:

3討論

手外傷主要是指患者手部受損的一類疾病,手部受損后,患者的手活動功能受到影響[3],對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學習造成嚴重的干擾,患者容易出現不良情緒,這對于需進行手術治療的手外傷患者極為不利,不利于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和術后康復效果[4]。因此,有必要在手術前對手外傷患者進行適當的護理干預,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本次研究為了探討心理護理對手外傷患者的作用,特選取了100例手外傷患者進行分組對比研究,于手術前,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心理評估: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系統性的評估,并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為患者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對策;②正向暗示:為患者講解手外傷的危害性、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列舉治療成功的病例或請治療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法,并對表現良好、治療依從性高的患者予以表揚和鼓勵,使患者對手術治療充滿信心,積極配合手術治療[5];③興趣培養:手術前,鼓勵患者培養興趣愛好,可在病房內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并鼓勵患者積極與同病房相同病情的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緩解術前患者的不良情緒;④心理疏導:定期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聆聽患者的傾訴,并表示理解和支持;⑤環境心理護理:手術前,為患者介紹醫院的環境、手術操刀的醫師,消除患者對環境的陌生感,使患者盡快適應環境,并迅速融入至治療環境中,有利于患者手術治療的進行。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分別為(38.95±4.32)分、(37.18±4.02)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7.54±6.23)分、(46.39±5.07)分(P<0.05),這主要是因為術前給予患者合理的心理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正向引導,能夠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在手外傷患者手術前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態,使患者積極配合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張寧,陳平.手外傷患者的術前心理護理[J].實用手外科雜志,2011,25(4):341-342.

[2]何家秀,陳廣瓊,汪和應等.心理護理在手外傷患者術前的臨床應用[J].吉林醫學,2011,32(17):3545-3547.

[3]李艷萍.探析心理護理干預在手外傷患者術前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療,2014,34(17):143-144.

[4]龔輝,梁晶,李欣等.手外傷患者術前的心理護理探討[J].中外健康文摘,2010,7(4):217-219.

[5]李曉芳.心理護理在手外傷患者術前的臨床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4):215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