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效能干預對冠心病患者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2015-10-21 16:40方玲玲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服藥依從性冠心病

方玲玲 王 蓓

【摘 要】目的探討護理工作中自我效能干預,對冠心病患者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中產生的影響。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將確診冠心病并口服拜阿司匹靈的180例患者按單雙號分為對照組(n=90)和干預組(n=90),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教育方法,干預組在常規健康教育方法上,采取提升自我效能的干預方法。比較兩組患者出院后12個月的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結果出院后12個月,自我效能干預組在冠心病患者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方面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自我效能干預能提高冠心病患者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

【關鍵詞】自我效能干預;冠心??;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它和冠狀動脈功能改變(痙孿)一起統稱為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中國冠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為6.49%[1],WHO預測到2020年冠心病將成為導致全球人類死亡和殘疾的主導病因之一。

拜阿司匹靈為歷史久遠的一種解熱鎮痛藥。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感冒、頭痛、發燒、牙痛和關節痛以及風濕病,目前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預防、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上。長期服用拜阿司匹靈,可明顯的減少冠心病的發病率。而中國的專家也經過研究,達成了缺血性的心臟病患者應該使用小劑量的拜阿司匹靈進行長期預防治療的共識。

自我效能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實施某一行為的期望,是人們對自我行為能力的認知和評價,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其意義在于對人類的認知行為有調控作用[4]。在我國,冠心病患者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較差。本研究通過對冠心病患者進行自我效能干預,觀察其對自我管理水平的影響,以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便利選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8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的確診病例。②病情穩定,無其他嚴重并發癥和合并癥。③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自愿參加本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意識障礙、有精神疾病、距離醫院較遠的患者。將研究對象按入院時間先后編號,按單雙號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干預組90例: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齡46-82(67.38±5.82)歲;文化程度:大學17例,中學45例,小學28例;病程2-13(5.65±4.27)年。對照組90例: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齡42-79(65.87±6.09)歲;文化程度:大學20例,中學39例,小學31例;病程2-15(6.13±4.33)年。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為隨機、平行對照的臨床研究,所以患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報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對照組 對患者進行常規健康教育方法。

1.2.2干預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取提升自我效能的干預方法。

具體措施:①健康教育宣講。向患者講述疾病治療常識、恢復期間適用的飲食、活動、心態等,鼓勵患者不逃避疾病,從而潛移默化的影響其進行自我約束;②借鑒成功案例。召集座談會,讓保持正確的健康生活習慣和遵醫囑服藥的患者向新患者講述經驗,談感受,從而促進新患者提高意識。③制定健康計劃。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健康計劃,考慮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合理可行的健康計劃,從而督促提高自我效能。并定期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康復情況,鼓勵執行計劃順利的患者,對執行不順利的患者進行及時干預指導,幫助患者分析原因,提出相應對策,增強患者執行計劃的信心。④重視患者社會關系的作用。動員患者的親屬參與到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效能訓練中,起到監督和鼓勵的作用。

1.3服藥依從性評定 采用Morisky推薦的評價患者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的4個問題:“你是否有忘記服藥經歷?你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當你自覺癥狀改善時,是否曾停藥?當你服藥自覺癥狀更壞時,是否曾停藥?”4個問題的回答均為“否”,即為依從性佳;4個問題中有1個及以上的回答“是”,即為依從性差。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資料均使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

2結果

實施自我效能干預后,出院12個月,干預組患者的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得分情況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 入院時 出院2個月

對照組 90 25.18±5.27 28.35±6.05

干預組 90 24.75±4.86 32.47±5.64

t 0.5690 4.7253

P >0.05 <0.05

3討論

冠心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疾病,研究證明,我國冠心病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良好的服藥依從性,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有重要意義。護理人員通過各種手段對患者進行自我效能干預,從而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是護理工作中的一項有意義的課題。健康教育宣講、借鑒成功案例、制定健康計劃、重視患者社會關系的作用等行為,是護理人員通過自身努力和患者形成心對心的溝通、交流。其最終目的為增強患者遵醫囑治療的信心和決心,有利于病情的康復。我們將自我效能理論引入冠心病患者的康復護理中,對冠心病患者進行自我效能干預后,發現接受自我效能干預的患者服藥依從性得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通過自我效能干預,有助于冠心病患者了解拜阿司匹靈服藥依從性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劉軍祥,肖金梅,蘇紅衛.冠心病危險因素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6,33(7):1140-1141.

[2]丁紅梓,朱春霞,黃進,等,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回顧性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4(15):108—109

[3]馮春玲,阿司匹林對冠心病患者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中國藥業,2009,18(5):52—53

[4]阮春鳳.自我效能干預對炎癥性腸病患者生存質量的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17):2034—2035.

作者簡介:

方玲玲(1985-)女 漢 護師,第二軍醫大學上海長征醫院心內科 主要從事心內科護理工作。

猜你喜歡
服藥依從性冠心病
保元湯加減治療冠心病的臨床觀察
認知行為干預應用于冠心病臨床護理中對不良情緒的影響
冠心病一直沒有癥狀,是不是治愈了
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對老年性精神障礙患者服藥依從性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
綜合護理干預對中青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利培酮結合護理干預對慢性精神病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效果觀察
護理干預對120例高血壓病患者降壓效果及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優質護理服務干預對抑郁癥患者服藥依從性等的影響
心理一致感、健康促進行為對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
中醫導痰祛瘀藥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