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與開放性手術的比較分析

2015-10-21 16:40劉成明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10期
關鍵詞:療效對比

劉成明

【摘 要】目的:對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與開放性手術的臨床療效進行對比分析。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腎囊腫患者共72例,收治年限為2012年9月~2015年8月之間,將72例腎囊腫患者隨機通過電腦分成兩組,每組各有36例患者。其中一組腎囊腫患者通過開放性手術進行治療,稱為開放組;另一組腎囊腫患者通過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進行治療,稱為腹腔鏡組。結果:腹腔鏡組腎囊腫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低于開放組,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比之開放性手術能夠更有效對腎囊腫患者進行治療,手術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開放性手術;療效對比

腎囊腫作為泌尿外科疾病的一種,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并且感染人群多為青壯年,在臨床最主要的表現為囊液合并鈣化、出血以及感染,因為具有較高的密度,所以需對其是否并發腫瘤進行密切的關注[1]?,F階段的藥物并不能完全對腎囊腫進行治愈,需要借助手術對患者臨床癥狀進行干預。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收治的腎囊腫患者共72例,收治年限為2012年9月~2015年8月之間,將72例腎囊腫患者隨機通過電腦分成兩組,每組各有36例患者。

其中一組腎囊腫患者通過開放性手術進行治療,稱為開放組。開放組中有2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8例多囊腎患者,28例單純性腎囊腫患者,36例腎囊腫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4.63±3.06)歲。

另一組腎囊腫患者通過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進行治療,稱為腹腔鏡組。腹腔鏡組中有24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多囊腎患者,26例單純性腎囊腫患者,36例腎囊腫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4.38±3.27)歲。

兩組腎囊腫患者的性別分布、囊腫類型以及平均年齡一般資料,均需接受統計學軟件的計算,P>0.05,可判定無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開放組通過開放性手術對腎囊腫患者進行治療,即醫護人員在患者全麻狀態下,對其11或12肋間進行手術切口的制作,在對患者囊腫進行游離的同時,對其囊壁進行切除,需要注意的是囊壁切除應保證與腎實質有0.5cm的距離,通過可吸收線對囊腫邊緣進行縫合止血,引流管放置于患者腹膜后[2]。

腹腔鏡組通過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對腎囊腫患者進行治療。醫護人員引導患者至手術床取健側臥位,常規進行全身麻醉。對患者12肋下緣與腋后線的交點進行手術切口的制作,通過血管鉗對患者的腰背筋膜達腹腔后間隙以及肌肉進行鈍性分離,利用手指對腹膜推開游離后,將自制氣囊置入,并予以注氣操作,當患者腹膜后間隙成功建立后,將氣囊取出。醫護人員通過手指的引導分別對患者肋弓與腋前線、髂嵴上方與腋中線的交點進行切開,并將觀察鏡置入,進行氣腹建立的同時,將操作器械置入。醫護人員在直視狀態下對患者的腎周脂肪囊、腰大肌、膈肌角以及腹膜返折進行仔細辨認,對其脂肪囊以及腎周筋膜進行剪開,將囊腫顯露的同時,對囊腫邊緣進行充分的暴露,予以囊壁切開作業,并同時進行囊液吸凈以及止血的處理。切除工作完成后,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創面進行檢查,放置引流管,并對穿刺孔進行關閉。

1.3 評價指標

對兩組腎囊腫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統計對比,當上述三項評價指標的數值均更低時,可判定手術治療效果顯著。

對兩組腎囊腫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進行統計對比,當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數值越低時,可以確認手術治療效果越顯著。腎囊腫患者的臨床不良反應主要有腹膜損傷以及內出血。

1.4 數據處理

兩組腎囊腫患者的手術治療對比數據,均需接受統計學軟件的處理,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的計量資料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表示,組間通過t檢驗比較,不良反應發生率用百分率進行表示,組間通過卡方檢驗比較,當有P<0.05時,可確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腹腔鏡組腎囊腫患者的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開放組患者,統計學軟件對差異進行計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腎囊腫患者的手術治療對比數據,詳見表1。

表1 兩組腎囊腫患者的手術治療對比數據

組別 術中出血量(ml) 胃腸功能恢復時間(h) 住院時間(d)

開放組 132.68±24.63 41.08±3.28 10.27±1.18

腹腔鏡組 69.11±11.06 20.05±4.49 5.34±1.21

腹腔鏡組腎囊腫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33%(3/36),明顯低于開放組患者的22.22%(8/36),統計學軟件對差異進行計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腎囊腫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數據,詳見表2。

表2 兩組腎囊腫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數據

組別 腹膜損傷(n) 內出血(n) 不良反應發生率[例(%)]

開放組 3 5 8(22.22)

腹腔鏡組 1 2 3(8.33)

3.討論

對腎囊腫的誘發因素進行討論,各種感染、基因突變以及先天發育不良均有可能導致患者病發腎囊腫,且當患者囊腫直徑>4cm時,常常合并高血壓、疼痛以及感染的癥狀,需要及時通過手術進行治療[3]。

常規主要通過開放性手術對腎囊腫患者進行治療,在一定程度上,開放性手術能夠有效對患者的囊腫進行徹底的清除,但手術治療對患者的創傷也較大,在預后期會導致患者具有較高的感染風險[4]。另外,開放性手術在操作過程中,需要患者有更高的耐受力,會帶給患者較大的疼痛感,并且術中出血量也較大,手術治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在對腎囊腫患者進行治療時,則能有效對開放性手術的缺點進行規避,在對患者進行處理的同時,還能對其周圍組織進行有效的保護,減少術中出血量以及患者所需承受的疼痛感,從而在預后期的恢復上也具有一定的優勢[5]。另外,通過腹腔鏡的引導,醫護人員不僅手術視野有所保障,還能對囊腫的數量、位置以及大小進行精準的確認,手術操作時更具針對性。

總而言之,通過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對腎囊腫患者進行治療,比之開放性手術更具優勢,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譚大清,恩施.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與開放性手術的比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3):84-85.

[2]崔志剛,鄭保良,宋瑞彬等.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與開放性手術的比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2):104-105.

[3]閆妍.腹膜后腹腔鏡下腎囊腫去頂減壓術30例護理體會[C].//醫學發展中護理新理論、新技術研討會暨全國急危重病護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0:77-78.

[4]葉運廷,李煥雄.后腹腔鏡與開放性去頂減壓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比較[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1,09(8):21-22.

[5]吳根英,闕福媯,劉豐等.后腹腔鏡與開放性去頂減壓術治療單純性腎囊腫的療效和護理比較[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11):1516-1517.

猜你喜歡
療效對比
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聯合治療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
腹腔鏡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早期胃癌的療效對比分析
腹腔鏡下次全子宮和全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良性病變的臨床療效比較
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應用鎖定鋼板與交鎖髓內釘的治療效果比較研究
針灸、中藥內服聯用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療效分析
比索洛爾與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心律失常的臨床療效對比
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療效對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