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運用分析

2015-10-21 17:16彭曉明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0期
關鍵詞:民用建筑運用

彭曉明

摘要:防火是民用建筑設計中的要求之一,在民用建筑中,易燃物多、人多,一旦發生火災,將會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為此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當中的運用顯得格外重要。本文主要探討了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希望能為保障建筑安全設計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民用建筑;建筑防火技術;運用

引言:建筑設計中的防火設計一直都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對于許多民用建筑設計中的防火設計來說,現今都沒有一個系統合理的設計方案,以至于民用建筑在突發性的火災中損失巨大。因此,對民用建筑設計中建筑防火技術的運用進行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建筑材料的選擇與運用

通過對民用建筑火災事故原因的調查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火災是由建筑裝修材料的燃點過高所引起的,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裝修材料對防火的重要性。建筑材料所引發的火災危害主要來自于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在于建筑設計人員在進行裝修材料選擇的過程中將經濟效益擺在了設計工作的首位,忽視了對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考慮,選用的材料由于燃點過高容易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引發火災。另一方面是建筑材料燃燒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有毒有害氣體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火災發生后影響人員的撤離,同時也為消防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為此建筑設計人員要想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就必須把好建筑裝飾材料關,從材料的選擇與運用入手,努力提高民用建筑的防火性能。

二、結構設計中防火技術的運用

在民用建筑的防火設計中,其建筑構造常常容易被忽視,雖然其建筑構造比較便于處理,但是還是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在C型或者L型高層建筑內轉角處設計不方便設置防火墻。而且,如果防火墻設置在轉角處附近時,應該以4m作為最小要求值來設置兩墻之間門窗洞口的最近邊緣水平距離。如果有固定的乙級防火窗設置與任何一側墻面時可以不考慮水平距離。而緊臨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的最邊緣距離則應該在2m以上,如果其水平距離小于2m時,就應該以設置固定乙級防火窗作為彌補。

2、應該使用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對管道每隔2~3層的樓板處進行防火隔離,如果建筑物總高度超過了100m,則應該分為每層進行分隔,且井壁檢修門應該為丙級防火門。

3、除了在同層防煙樓梯間前室和封閉樓梯間的內墻上設置便于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門,不應該設置其他房間門窗。而消防電梯則應該在每層都應該設置???,其電梯前室應該靠近墻外進行設置。通往直通室外的出口時,應該在首層設置,且長度最多為30m。

根據我國目前《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考慮鋼筋的最小保護層厚度時,只考慮了鋼筋銹蝕,而沒有考慮到發生火災后的情況。其實火災產生的高溫是對鋼筋有影響的。受到火災高溫的影響,鋼筋會發生變形,其與混凝土的粘結能力也會下降,所以在結構設計時應該考慮到這一問題,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加大鋼筋保護層的厚度,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規定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保護層要遠遠小于普通混凝土構件,所以其耐火性會大大降低。那么就必須增加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或者采取在吊裝后下表面抹灰等措施對其耐火性進行提高。

三、合理設計避免引發電氣火災

就目前我國的建筑電氣火災事故發生的原因分析來看,很多情況下都是因為在電氣工程的施工中,對于電氣線路的敷設和電氣設備的安裝不規范而形成的,為此,若能在建筑電氣工程施工中加強對施工設計的管理,合理設計電氣工程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采取一定的防火設計,就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民用建筑的火災發生率,從而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有保證的生活環境。

1、設計時應注意的規程規范及一些技術要求

每棟住宅的總電源進線斷路器,應具有漏電保護功能。接地電弧短路是常見多發的電氣火災起因,但電弧短路的電流小,一般的斷路器和熔斷器不能或不能及時切斷電源,而具有漏電保護功能的斷路器對電弧短路電流有很高的動作靈敏性,能及時切斷電源,防止電氣火災的發生。該條規范主要是針對接地電弧短路引發電氣火災事故的規定,必須遵守。

電涌保護器能有效的防止高電位侵入,避免電器的毀壞和引起火災隱患,不光是架空進線,在電纜進線中也應當成為電氣設備選型的標準配置。同時,在設計中也應當注意一些細節的問題,尤其在裝修設計中不能因為甲方或施工單位的要求圖省事而忽視了一些最基本的技術細節。兩個單相回路為同一相時,共用N線,設計人員有時忽視N 線載流量,往往與相線選擇同截面導線,引起N線超負荷,絕緣老化起火;兩個單相支路為不同相時,共用N線,當N線斷線時,兩相負荷變成串連回路,負荷兩端電壓為380V,這樣就很容易引起電器損壞起火。

2、使用新型的阻燃、耐火電線電纜

我國在90年代就對阻燃、耐火電線電纜制定出了相關的國家標準及試驗方法,為了預防電氣線路火災的發生,我們設計時應廣泛使用新型的能阻止火焰蔓延,而且能離火自熄的阻燃、耐火電線電纜,尤其是裝飾裝修工程內的線路部分,應采用ZR阻燃電線和NH耐火電纜。保證在火災發生時消防設備的可靠運行,確保人員、物質疏散和控制火勢蔓延。

四、防火區和防煙區的設計

目前很多建筑設計中的防火區和防煙區在設置上都存在一些問題。

1、目前只在高層和地下車庫中才設立防煙區。根據我國有關條例的規定:設置排煙設施的走道,凈高不超過6米的房間必須要設置擋煙垂壁,由此來劃分出防煙區,防煙區的面積應控制在500㎡之內,并且防煙區不可以跨越防火區。

2、具有機械排煙系統的車庫中,防煙區面積應控制在2000㎡內,防煙區也不可以跨越防火區。

3、在多層建筑設計中,地下場所、無窗房間、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間、缺少自然排煙疏散走道或者缺少直接排煙通風并且面積超過20㎡的應根據有關規定,在每500㎡必須要設立防煙區。

五、安全疏散的設計

疏散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建筑防火設計的重點內容,設計當中主要考慮疏散的距離、寬度和樓梯間三方面的內容。在這三個方面中有一疏散距離為設計重點,《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當中對疏散距離這一問題有著具體明確的規范,但在具體的設計當中對撤離距離的把握還應注意一下加點問題。

1、在具體的設計當中,例如高層建筑中主要的公共性活動空間內部各點距離最近疏散口的最短距離應該要維持在30m之內,其它房間最遠一點和疏散口的距離應該要維持在15m之內,上述兩點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均有詳細的規定,但在具體的設計的過程之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務必要加以注意。

2、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之中,對于房門與房間內部之間的距離也有著非常明確細致的規定,其內容規定了距離應該被嚴格控制在袋形走道兩側的最大間距之內,而在建筑內部如果配設了自動噴水滅火器的消防設施,那么房門與房間的距離可以增加規定距離的25%。

六、結束語

防火一直我國重點關心的問題,但是實際上每年各地都會發生大小不同的火災,火災的發生針對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危害十分巨大。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建筑設計時,必須遵循“預防為主,精心設計,防消結合”的工作方針,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安全適用。

參考文獻

[1]王偉軒.對現代建筑防火設計發展動態的幾點思考[J].安全,2009(06).

[2]李董林.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綜合運用[J].科技資訊,2010(17).

[3]高蓉.建筑防火技術在民用建筑設計中的綜合運用[J].山西建筑,2009(13).

猜你喜歡
民用建筑運用
有關民用建筑消防給排水設計的問題研討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中的節能措施探討
試析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點
淺談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術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