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電所信息化管理創新

2015-10-21 17:16張樹程張海青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0期
關鍵詞:信息化創新管理

張樹程 張海青

【摘要】近年來,供電所信息化管理得到了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研究其創新問題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供電所信息化發展現狀,分析了供電所信息化發展的主要特點。在探討其信息化運作模式的同時,提出了供電所信息化管理的創新實施策略。

【關鍵詞】供電所;信息化;管理;創新

一、前言

作為供電所運營過程中的重要工作,對其信息化管理進行創新有著關鍵價值。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供電所信息化管理創新的實踐水平,從而有效優化供電所的整體服務效果。本文從介紹其信息化現狀著手本課題的研究。

二、供電所信息化發展現狀

1.目前大部分的供電所在信息系統建設及集成應用方面,系統設計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目標,信息系統之間分散,關聯性不強,存在“信息孤島”的現象。從這方面來看,目前大部分的供電所基本沒有實現“統一規劃、標準統一、系統集成”的信息化建設目標。

2.各個信息子系統之間是完全隔離的,缺乏數據信息的交換機制,整體系統服務水平落后。這就導致電力企業的各個信息子系統對于整體的業務處理和統計分析的參考價值不大,實際操作困難,不利于電力企業業務處理、信息資源的整合分析、利用,嚴重降低了供電所信息系統的處理效率。

3.供電所業務工作處理流程不夠明確、細致、規范、統一,降低了信息系統的工作效率。目前的業務信息系統存在處理流程模糊,繁瑣等情況,難以實現電力企業業務處理的規范化操作。

三、供電所信息化發展的主要特點

電力行業信息化建設是傳統管理方式的重要發展,原有的供電所管理理念已經不適應當今供電所的發展。供電所要想在新的時代有巨大的發展,就必須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

1.供電所信息化觀念不強

我國供電所受計劃經濟影響較深,在經營管理中,企業以安全生產為主,忽略了管理提高效益的指導思想。供電所過度注重生產,把生產當成企業的命脈,而且在生產中,過度強調安全性,把工作放在維持穩定上,而不重視企業發展。

2.企業信息化投入較少

我國供電所總資產很多,但是,在基礎設施投入上,個別企業較低。供電所信息化建設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我國供電所中有超過一半的企業沒有對企業信息化進行投資,對信息技術研究和設備投入不及時不準確。發達國家的信息化投資水平較高,我國在這方面沒有得到充分的認知。供電所信息化建設是真正提高企業整體水平的關鍵,如果做不好這項工作,將嚴重影響企業發展。

3.信息化使企業協調統一

我國供電所一直處于統一管理的形式,國家對企業實現直線約束,實行國家級管理、省級管理、地方管理三級管理,而各個地域之間的差別是很大,在一個省內還有多種管理方式。供電所信息化讓企業的各級管理實現縱向和橫向的雙重管理。能及時發現企業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企業就可以根據數據分析,對企業現狀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在市場競爭中,就可以適時調整策略,隨著變換生產經營方式。

四、信息化運作模式

運行維護工作應與系統監測、現場巡視結合開展。系統采集用戶、線路、變壓器電流、電壓數據,自動反映線路某段線路重、過載、電流不平衡、電壓低、停電等,并發出預警工單。運維人員根據系統發出的預警工單進行現場核實后,制訂相應的整改措施、實施計劃。大型維修或維護計劃應及時上報,由上級領導統籌處理;小型維護、調整電流不平衡、故障急修則可以由供電所直接處理。對于外部發現的缺陷,可以利用現有方式及時錄入外部缺陷處理系統,做到快速定位問題,及時消缺、搶修,更好地實現“預防為主”的目標,提高維護效率。

通過用戶系統定位準確反映有多少用戶供電半徑超距離、用戶密度過大。運維無法解決的線路瓶頸無法通過改造解決以及變壓器重、過載等問題都可以通過預警工單反映出來,及時獲得規劃儲備項目,促進基建落實,減少盲目建設,提高群眾滿意度。

營銷抄核收工作需依靠普通低壓用戶信息化布點,直接實現所有客戶的遠程集抄,大大提高抄表效率。通過系統及時反饋客戶表計是否存在異常。如有異常,則應及時更換處理,從而有效減輕核算工作壓力,降低因電表異常引起的低壓線損。通過不同電流、電壓檢測儀之間的數據核算,及時發現線路段落之間的線損異常情況,并發出預警工單;分析是否存在線路老化或區間表計異常,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提高表計管理效率。在收費方面,可以結合預付費表計的推廣,加強收費管理。比如,信譽不佳的客戶可以通過直接預付費表計預付電費后用電。出現停電時,可以通過遠程控制復電。預付費的用戶如果出現電費超期,則可以通過系統直接遠程停電,待用戶繳費后恢復遠程控制,大大減輕了催費壓力。

實現業擴輔助報裝。每個客戶來到營業廳辦理業務,系統能直接定位辦理業務的用戶地點,方便業擴人員勘查現場、處理業務,節省業擴報裝耗時,提升服務質量;同時,系統還能直接反映整個基層供電所運作的狀況,有利于決策者及時制訂合理的解決措施,降低務虛工作不切實際的可能性,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勞動效率。預測經過信息化改造后,供電所人均管理戶數可提升至2000戶以上。如果此舉實施得當,可以大大降低配電網的生產成本,提高供電所的經濟回報率。

五、供電所信息化管理的創新實施策略

1.加強電力信息安全穩定性的評價及控制

保證電力信息安全穩定運行,應采用有效的方法及時評測與控制,防患于未然。如基于風險的暫態穩定評估方法,首先對評估系統的暫態安全風險逐個元件進行分析,然后綜合給出相應的風險值,供電力人員參考分析,做出正確決策。這種評估方法不僅可以分析穩定概率性,也可以定量地分析失穩事件的嚴重性,即事故對系統所造成后果的定性分析。它能有效地把穩定性和經濟性很好地聯系在一起,給出系統暫態穩定風險的指標,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輸電線路的傳輸極限,這將有利于增加社會效益。

2.加強電力信息網絡安全教育意識

安全意識和相關技能的教育是電力企業安全管理中重要的內容,其實施力度將直接關系到企業安全策略被理解的程度和被執行的效果。為了保證安全的成功和有效,高級管理部門應當對企業各級管理人員、用戶、技術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所有的企業人員必須了解并嚴格執行企業安全策略,并且安全教育應當定期的、持續的進行。在電力企業中建立安全文化并納入整個企業文化體系中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

3.加強電力行業硬實力功底

所謂電力行業硬實力功底,主要指充分了解電力行業現行發展新狀況、新技術和新資源等,及時了解行業動態,扎實掌握相關技術,作到出現問題有的放矢。應加強技術管理,主要是指各種網絡設備,網絡安全設備的安全策略,如防火墻、物理隔離設備、入侵檢測設備、路由器的安全策略要切合實際。數據的備份策略要合理,備份要及時,備份介質保管要安全,要注意備份介質的異地保存。加強信息設備的物理安全,注意服務器、計算機、交換機、路由器、存儲介質等設備的防火、防盜、防水、防潮、防塵、防靜電等。注意信息介質的安全管理,備份的介質要防止丟失和被盜。報廢的介質要及時清除和銷毀,特別要注意送出修理的設備上存儲的信息的安全。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供電所信息化管理創新的研究分析,對于供電所服務質量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實踐中,應該加強對信息化管理創新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具體實施策略的可行性與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王建設.電力企業信息化的建設與管理初探[J].電力信息化.2012(02):90-92.

[2] 楊紅舉.電力企業的信息化管理[J].技術與市場.2011(08):115-116.

[3] 趙雪霏.淺論電力企業管理信息化與組織變革[J].中國科技信息.2011(08):88-89.

猜你喜歡
信息化創新管理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管理的另一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