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身麻醉后蘇醒患者躁動原因的分析及護理方法

2015-10-21 18:15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7期
關鍵詞:護理方法全身麻醉

陳 靜

【摘 要】目的 分析全身麻醉后蘇醒患者的躁動原因并且探究其護理方法,以供參考。方法 本次研究對象從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間于我院實施全身麻醉患者中選取200例,隨機分組,對照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兩組全身麻醉患者在躁動程度的比較中,觀察組全身麻醉患者的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全身麻醉后蘇醒患者躁動的原因,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降低患者的躁動發生率。

【關鍵詞】全身麻醉;躁動原因;護理方法

隨著醫學水平的不斷提高,醫護人員常借助麻醉的方式為患者減輕在手術過程中產生的疼痛,而全身麻醉是外科手術中常用的一種麻醉方式[1]。在幫助患者緩解手術疼痛的同時,在麻醉后的蘇醒期也伴隨著一些不良反應的出現,如蘇醒期躁動,患者常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興奮、不自主運動等[2],嚴重情況下可能會發生意外,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我院特分析全身麻醉后蘇醒患者的躁動原因并且探究其護理方法,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從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間于我院實施全身麻醉患者中選取2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實施全身麻醉的標準,隨機分組。

對照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最大患者年齡為88歲,最小年齡患者為6歲,平均年齡為(39.62±12.25)歲;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32例,該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最大患者年齡為86歲,最小年齡患者為5歲,平均年齡為(38.98±12.10)歲;其中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該組患者實施綜合護理。

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并分析躁動產生的原因等。

觀察組100例全身麻醉患者實施綜合護理。首先在對患者實施麻醉之前向患者講解清楚麻醉后可能產生的躁動現象,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其次患者手術結束后將患者推入全麻蘇醒室進行觀察,幫助患者找到舒適的體位、盡量減少因設施設備帶給患者的不適感。最后讓全麻患者自然蘇醒,不使用催醒藥物,若患者感到疼痛,根據實際情況為患者做鎮痛處理等。

1.3 評價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動程度,將躁動程度分為無、輕度、中度、重度躁動四種。

無躁動:經護理,患者無躁動現象。

輕度躁動:經護理,患者在遇強烈刺激時產生躁動。

中度躁動:經護理,患者在無刺激時容易產生躁動,但無需制動。

重度躁動:經護理,患者表現為強烈躁動,需借助人力或藥物制動。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當P<0.05時,則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躁動程度采用卡方檢驗進行比較。

2.結果

由數據可知,兩組全身麻醉患者在躁動程度的比較中,觀察組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動發生率為22.0%(22/100),對照組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動發生率為38.0%(38/100),觀察組全身麻醉患者的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全身麻醉患者的護理對比結果[n(%)]

組別 例數 無躁動 輕度躁動 中度躁動 重度躁動 躁動發生率

觀察組 100 78(78.0) 13(13.0) 8(8.0) 1(1.0) 22(22.0)*

對照組 100 62(62.0) 20(20.0) 15(15.0) 3(3.0) 38(38.0)

注:*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

3.討論

全身麻醉蘇醒期是患者進行手術后身體機能開始恢復的一個重要時期[3],若護理不當,全身麻醉蘇醒期患者易產生如躁動等一些不良反應,影響患者自身的康復,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全身麻醉蘇醒期患者產生躁動的原因并采取適當的護理措施具有重要意義[4]。

在臨床研究中,經總結,全身麻醉蘇醒期產生躁動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手術類型及手術中體位的選擇因素。因手術類型的不同,手術時對切口大小的要求也不同,若患者在手術時形成的創口較大且手術時間較長,則患者在術后蘇醒期由于創口的不適及手術過程中特殊體位的要求易產生躁動[5]。二、外源性刺激影響。實施全身麻醉手術患者大多病情較為嚴重,在術后患者需放置各種引流管用以監測或維持生命體征,另外切口的疼痛、尿管、氣管導管對患者都容易產生刺激,從而引起患者的躁動。三、使用催醒或麻醉藥物殘余作用的影響。研究表明,部分麻醉藥物如抗膽堿類藥物的應用易導致患者麻醉后的興奮,且因有些殘余藥物的作用機理的因素,會促使患者的疼痛感覺比患者的意識狀態較早恢復[6]。

在本次研究中,將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全身麻醉患者與實施綜合護理的觀察組全身麻醉患者進行對比,結果發現,觀察組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動發生率為22.0%(22/100),對照組全身麻醉患者的躁動發生率為38.0%(38/100),兩組患者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全身麻醉后蘇醒患者躁動原因,實施相應的護理,能夠降低患者的躁動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朱巧梅.全麻術后蘇醒期患者躁動原因分析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7):65-66.

[2]孫少梅.淺談全麻蘇醒期躁動的原因及護理體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2):74-75.

[3]魏麗.循證護理預防全麻蘇醒期躁動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09(13):85-86.

[4]張麗萍,李梓寧.麻醉蘇醒期患者躁動的原因及護理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04(31):71-71.

[5]婁秋平.全麻蘇醒期患者躁動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27-28.

[6]張一梅,王丹,王業宏等.麻醉蘇醒期患者躁動的觀察和護理[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9):1589,1555.

猜你喜歡
護理方法全身麻醉
咪達唑侖與鹽酸右美托咪定對子宮切除術患者全身麻醉恢復期影響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分析
椎管麻醉和全身麻醉對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癌痛護理方法及效果探討
康復新噴劑對支氣管插管術后咽喉并發癥的影響
肺挫傷并發急性肺損傷患者早期綜合防治的護理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術中的應用
腦外科患者非計劃拔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