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貸款詐騙罪

2015-10-21 18:19趙志豪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趙志豪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確立,在市場經濟壞境下,銀行信貸已成為各經濟主體資金的主要來源,隨之貸款詐騙等一系列金融犯罪呈現高發態勢,但是在我國司法實踐中怎樣處理復雜的貸款詐騙案件仍然是一個難題。為此,本文試圖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對貸款詐騙罪行為進行比較與討論。

【關鍵詞】貸款詐騙罪;非法占有;故意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7-118-01

一、貸款詐騙罪的基本概念

貸款詐騙,是指在構成要件上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手段上以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蛘咭云渌椒?,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貸款詐騙的核心是“非法占有”。

二、中國式貸款詐騙的剖析

貸款詐騙罪在我國產生于1997年,1979年的刑法中并沒有貸款詐騙罪的規定,直到1995年6月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的“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中才首先規定了貸款詐騙罪,隨后1997年刑法才將該罪正式納入其中?;谖覈囊男谭ǘㄗ锢碚?,我們將貸款詐騙罪進行討論分析:

(一)自然人是其唯一主體

我國《刑法》第30條明確規定了單位負刑事責任的范圍,“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行為,法律規定為單位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然而《刑法》第193條卻并無明確規定單位可以成為貸款詐騙的主體,所以貸款詐騙罪的主體就僅僅限定于具備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而單位詐騙貸款的則不適用貸款詐騙罪的相關規定。在《馬汝方等合同詐騙、違法發放貸款案》中單位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冒用他人名義,利用虛假的貸款證明文件簽訂借款合同,騙取銀行貸款的行為,應當如何論處?就是對于犯罪主體認定的典型案例。

(二)貸款詐騙罪的主觀方面要求其為直接故意

貸款詐騙罪的主觀方面必須是基于直接故意的行為,并且同時具備了非法占有的目的。然而對于那些對自己預期還款能力預估錯誤,并非是由主觀惡意引起的大額貸款不能償還的,則就不能以貸款詐騙罪判處。在刑法中不管是直接故意是最初的希望,還是間接故意不作為的放任均是對于即將產生的危害結果而言。那么貸款詐騙罪的結果是對巨額貸款的非法占有,這一結果的產生絕不可能是間接故意只可能是直接故意。在北京關于郭建升貸款詐騙案中爭議焦點就是企業法定代表人以企業名義在確實符合貸款條件的情況下取得貸款,并將貸款用于生產經營,后因企業經營困難無法還清貸款的,能否認定為貸款詐騙罪?因此通過案例我看到貸款詐騙罪的主觀方面只能是直接故意構成,不存在過失或間接故意而構成本罪的情況。

(三)貸款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并非單一客體

貸款詐騙罪不僅侵犯了金融機構對所貸資金的所有權,還在客觀上侵犯了各類金融機構的信用。在1997年《刑法》修訂上將金融犯罪分為兩類,一種是關于秩序的規范即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另一種則是針對金融實體本身的金融詐騙罪,顯而易見貸款詐騙罪并不是對于金融秩序的破壞。再有,貸款詐騙罪是為了通過非法手段騙取和占有貸款,貸款根據發代行所屬的性質不同,既可能國有,也可能是集體所有所有或混合經濟所有,所以我們說貸款詐騙罪所侵害的客體僅為單一客體的財產是以偏概全的。同時該行為除侵占貸款外,還極大地破壞了銀行信用,降低了整個社會的信用程度。

(四)貸款詐騙罪的客觀方面現實表現為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詐騙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行為

虛構事實是指行為人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事實,騙取金融機構的信任;隱瞞真相是指行為人故意向金融機構隱瞞客觀存在的事實,以使其產生錯誤認識。雖然表面上金融機構是“自愿”發放貸款,但該“自愿”并非金融機構的真實意愿,而是因上當受騙所致?!缎谭ā返?93條具體規定了貸款詐騙罪的行為方式:1.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騙取貸款的,即在貸款用途上作假;2.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騙取貸款的,即使用偽造、無效或不可能履行的經濟合同騙取貸款;3.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騙取貸款的,即使用偽造、無效的存款證明、擔保函、劃款證明等向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所需的證明文件; 4.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蛘叱龅盅何飪r值重復擔保的;5.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如偽造單位公章、印簽等騙貸,借貸后故意轉移資金或資產拒不歸還等。只要行為人實施了上述任一騙貸行為,且數額較大的,均構成本罪。在《程有水貸款詐騙、信用卡詐騙案》中被告程有水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提供虛假的證明文件、私刻公章、虛假注冊公司等手段,詐騙銀行貸款,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構成貸款詐騙罪;其又冒用他人信用卡,惡意透支,數額巨大,其行為亦構成信用卡詐騙罪,依法應予數罪并罰。

參考文獻:

[1]張明楷.詐騙罪與金融詐騙罪研究[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2]陳興良.共同犯罪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