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音樂創作如何利用民族音樂資源

2015-10-21 18:19翁辛琳
華人時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關鍵詞:曲式結構民族音樂旋律

翁辛琳

【摘要】本文主要從改編民族音樂的旋律、擴展民族音樂的曲式結構、運用民族音樂的調式調性等三個方面進行討論,為當代音樂的創作提供一個可供借鑒的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民族音樂;旋律;曲式結構;調式調性

中圖分類號:J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7-256-01

民族音樂是我國藝術寶庫中的一塊瑰寶,她是人民群眾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集體創作出來,然后歷代相傳、傳唱至今的一種文化藝術。它獨特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經過了時間的驗證,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光輝燦爛、絢麗多姿的民族音樂對當代音樂創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啟示,國內外利用民族音樂進行創作取得成功的事例不勝枚舉。

民族民間音樂是當代音樂創作不可或缺的源泉和動力。倘若沒有民族民間音樂的滋潤,當代音樂創作將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但如何利用民族民間音樂資源,是直接借用民族民間音樂的旋律,還是依其音階、調式特征而創作,是當代作曲家進行音樂創作時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一、改編民族音樂的旋律

民族音樂的旋律特別是民歌旋律,因其集體加工、代代傳唱形成,堪稱人類音樂藝術的精品。將其直接運用到大型音樂作品創作中,或者對其進行改編、變奏等加工,這是音樂創作中非常重要的藝術手法。在改編以傳統民歌為基礎的作品時,民族音樂的工作者們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膽的嘗試。保留原曲的骨干音,環繞骨干音加入小音符,這些小音符多是倚音、波音等裝飾音,或是加入有解決傾向的和弦外音;保留原民歌的個性音程、特定節奏型,通過大量運用潤腔,即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套對唱腔加以美化、裝飾、潤色的獨特技法。針對不同題材和特點的作品,使用不同的潤腔手法:在抒情性的作品中多用倚音、波音、滑音等各種裝飾音;以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為題材的兼具敘事抒情和戲劇性的歌曲多用甩腔、頓腔、哭腔等獨特唱腔。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借用大量北方戲曲的板式和唱腔,使歌曲呈現出旋律線條寬廣明亮、旋律富于戲劇化的特征。

二、擴展民族音樂曲式的結構

曲式,是樂曲的結構形式。曲調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各種段落,根據這些段落形成的規律性,而找出具有共性的格式便是曲式。音樂在時間上無論長短,兩三分鐘或兩三小時,都必須有一個結構框架,有個章法,而不是混沌一片。這種結構框架或者章法,不是預設的理論,而是在大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思維范式。曲式有很多種,正如大的宮殿有大的結構,小的屋舍有小的形式一樣??墒菬o論大小,無論是古典的還是現代的創新之作,曲式結構都會包含以下三個原則:對比、變奏、重復。

對比是由作品中的多個音樂材料造成的,它們在旋律形態、節奏、情緒特征上的不同會給聽者帶來別樣的感覺。音樂的進行、沖突、情緒的改變都來自于對比——強與弱、弦樂與木管、快與慢、大調與小調等等,以此推動和開展樂思。以王志信的《桃花紅,杏花白》為例,它是一個比較規范的三段式的曲式結構,遵循ABA的創作模式,A段與B段之間用明顯的節拍轉換來預示新的主題,并形成鮮明的對比。

變奏手法是將音樂材料在保留某些特征的情況下進行變化,一方面仍可以使人聽出原型,同時又有新鮮感。比較簡單的變奏是基本保持主題的旋律輪廓、節奏型甚至和聲,只是添加一些小小的裝飾。稍復雜的,則會將旋律、節奏、調式、調性、和聲都做較大幅度的改變,甚至只是選取原材料的某個因素加以發展,以至于幾乎聽不出它們和原型的聯系。民族音樂作品中的“展開”就屬于這種類型的變奏。

重復是指音樂材料的再次出現。一發而逝是音樂藝術的特性之一,為了讓聽者對音樂素材留下深刻印象,重復或帶有變化的重復就是必須的手段。此外,再現也是重復的一種形式。當一個音樂材料呈現之后有新的因素出現,在新因素后面前述材料的重新出現,稱作再現,這種手法可以給全曲帶來呼應、對稱、穩定的感覺。再現可以是原封不動的,也可以加以變化,使之獲得一種總結、升華的效果。以民間傳說題材的新編民歌《牛郎織女》為例,從整體上看是一個聲樂作品器樂化的結構,可以看成不規則的三段式結構的歌曲。A1段是A段的變化再現,變化體現在調性和旋律方面;再現體現動機發展、節拍、節奏型等方面;B段由兩部分構成,b部分由敘述性的規整的樂句組成,c部分主要借鑒運用了戲曲中“搖板”的元素,樂句相互關聯、一氣呵成。

三、運用民族音樂的調式調性

在傳統音樂理論中,由若干個音合理地組織在一起,并以某個音為中心構成的一個體系叫調式,調式的性質、特點叫調性,由主音、下屬音和屬音的重要支持而形成,調式是音樂的靈魂和神經中樞。民族音樂中善用調的色彩來表現歌曲的色彩,善用調式調性的改變來表現旋律的變化發展和人物的感情變化。以抒情性的民歌為例,它較少轉調,呈現較為規整的現代歌曲的特點,節奏特征穩定,拍子變化較少。而以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為依托,大量借鑒傳統戲曲元素的大型歌曲,則調式調性色彩轉變較多??梢钥闯?,民族音樂充分運用民族五聲調式進行發展,并通過調式調性的變化來反映故事發展和主人公情緒變化,通過調的色彩改變來體現故事的轉折變化和情緒的大起大落。

猜你喜歡
曲式結構民族音樂旋律
在高一年級音樂教學中深化民族音樂教學的實踐
論高校音樂教育在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地位與作用
傳統文化與民族音樂的重構研究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給你的信
中西民族音樂在多元世界民族音樂中的地位探析
7月,盛夏的旋律
和聲曲式分析
淺析女高音詠嘆調《求愛神給我安慰》的演唱風格與藝術處理
舒伯特《D大調鋼琴奏鳴曲》(D850)第一樂章創作特點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