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例產婦分娩鎮痛的臨床分析

2015-10-21 18:15
中國醫學人文雜志 2015年7期
關鍵詞:剖宮產率分娩鎮痛

魏 娜

【摘 要】目的 探討分娩鎮痛的臨床效果。方法 設立對照組與觀察組,觀察兩組的鎮痛效果、產程、分娩方式、產時出血及Apgar評分。結果 觀察組的鎮痛效果、產婦產程和分娩方式明顯優于對照組(P<0.001)。 結論 分娩鎮痛可有效緩解產痛,縮短產程,降低剖宮產率,對母嬰無不良影響。

【關鍵詞】分娩;疼痛;鎮痛;產程;剖宮產率

分娩疼痛是產婦一生中難以忘卻的恐懼記憶。很多生過寶寶的媽媽們都說:女人生孩子就像是人生中“小死”了一場。很多媽媽一輩子都忘不了分娩時那撕心裂肺的疼,有些媽媽每當想起此事時還心有余悸。與其他疼痛不同,分娩疼痛與病理無關。從生理上來講,分娩疼痛來源于子宮陣發性收縮以及胎兒娩出時的子宮及產道組織損傷,刺激其中的神經末梢產生電沖動沿腰、骶從神經傳遞至脊髓,再上傳至大腦痛覺中樞,從而使產婦有劇烈疼痛的感受。

分娩疼痛不僅給產婦造成極大的痛苦,也會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產婦對分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產婦要求分娩過程中采用既能減輕痛苦,又能在清醒狀態下進行的分娩方式。分娩鎮痛就是指用藥物或精神療法減少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我醫院為滿足廣大產婦的要求,積極開展和探索分娩鎮痛工作,現就近段時間分娩鎮痛產婦情況進行分析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12月,在我院要求分娩鎮痛產婦60例為觀察組。同期未提供任何鎮痛方法的產婦60例為對照組,均為足月單胎、頭位、經產科檢查、超聲檢查及輔助檢查排除骨盆狹窄、異常胎位及其他產科合并癥、并發癥。兩組產婦年齡、身高、孕周、孕產次和胎兒估計等條件構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鎮痛方法

觀察組在產程進入活躍期(宮口擴張3 cm)時,于L2~3間隙硬膜外穿刺,置入麻醉導管后首次注入0.1%羅哌卡因10 ml加芬太尼0.1 mg,以自控入量4~5 ml/30 min速度,連續性硬膜外注藥鎮痛,直到產程結束。

1.2.2 觀察指標

對2組病例陰道分娩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產時胎兒窘迫和新生兒窒息率、產程時間、產婦及家屬的滿意度進行比較,其結果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

1.3 疼痛分級

按WHO標準及臨床表現對產婦的疼痛程度進行評估,分為4級。0級:無痛,安靜合作;1級輕微疼痛,易忍受,可合作;2級:中度疼痛,難忍受,呻吟不安,合作欠佳;3級: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嚷不安,不能合作。鎮痛后0級及1級疼痛為鎮痛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鎮痛效果比較

產痛程度表現為0~1級為有效。觀察組有效率為95.37%,對照組為34.90%。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1)。

2.2 兩組產程及分娩方式比較

觀察組總產程短于對照組約3 h。觀察組60例產婦僅7例改為剖宮產,對照組有16例改為剖宮產,手術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01)。

2.3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3分0例,4~7分4例,≥8分56例,新生兒窒息率6.67%。對照組新生兒Apgar評分≤3分0例,4~7分5例,≥8分55例,新生兒窒息率8.33%。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4 胎兒窘迫率

兩組胎兒窘迫率分別為11.67%和8.33%,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5 產后出血量比較

兩組分別為(154±14)ml和(170±23)ml,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2.6 不良反應

觀察組出現輕度頭暈3例,輕度嗜睡2例。對照組無其他不良反應。

本資料顯示:觀察組產婦鎮痛效果、產婦產程和分娩方式明顯優于對照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P<0.001)。新生兒Apgar評分、胎兒窘迫率、產時出血量及產婦用藥后的反應情況,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疼痛是分娩過程中的生理現象,它是由于子宮收縮,宮頸擴張造成的,正常人是具備承受這種疼痛的能力。但是產婦的精神狀態處于緊張、恐懼、焦慮、信心不足之中,都會增加產婦對疼痛的敏感度,長時間的過度疼痛對于母親和胎兒可能產生一系列的影響。疼痛可能引起一系列內分泌反應,導致體內兒茶酚胺如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可使子宮胎盤血流量減少,胎兒缺氧;產婦過度緊張,可導致換氣過度,致呼吸性堿中毒,使母體血紅蛋白釋氧量下降,影響胎盤供氧;副交感神經反射可能導致產婦大量出汗、惡心、嘔吐,使產婦脫水、酸中毒,胎兒酸中毒等。產婦由于疼痛喊叫,耗氧量增加,影響胎盤氧供,最終導致產婦、胎兒出現低氧血癥。

采用分娩鎮痛可以緩解疼痛,使上述的應激反應減弱或消失,從而降低剖宮產率、陰道助產率、胎兒窘迫率及新生兒窒息率等。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產程縮短約3 h,手術產率顯著降低。分析原因是分娩鎮痛改善了產婦的心理狀態,大大減輕了對分娩的緊張、煩躁、焦慮等應激反應,提高了痛閾,使產婦能安靜合作,改善了大腦皮質對皮質下中樞的調控作用,使子宮收縮協調,盆底肌肉放松,有利于胎頭下降及宮口擴張,同時,由于疼痛的緩解及產程的縮短,產婦體力消耗減少,于第二產程能有效地屏氣用力,促使分娩過程順利進行。

對母嬰的影響:分娩鎮痛不影響產婦心率、心輸出量、血壓,不降低腦、肝、腎等重要臟器的血流量。新生兒臍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及pH值均在正常范圍。

分娩鎮痛的優越性:鎮痛效果好,能明顯縮短產程,減少產婦分娩時痛苦,孕婦始終保持清醒,沒有心理負擔,所以樂于接受。不影響分娩方式,不抑制呼吸和循環功能[2],無明顯不良反應,鎮痛作用顯效快,停藥后消失快。

參考文獻:

[1]郭建榮,姜紅,崔健軍.分娩鎮痛的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01.

[2]姚天一.分娩鎮痛對提高圍產質量的重要性[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02.

[3]陳順萍.應用藥物施行分娩鎮痛的臨床概況[J].海峽藥學.2006.06.

[4]曲元 等.規?;置滏偼粗乙奫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8.24.

[5]嚴相默.分娩鎮痛的方法與藥物的選擇[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02.

[6]石亞春.分娩鎮痛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

作者簡介:

魏娜(1981.09.08— ),女,山東寧陽人,畢業于濟寧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現為寧陽縣華豐鎮衛生院婦產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婦產科學。

猜你喜歡
剖宮產率分娩鎮痛
高齡孕婦的妊娠結局及其分娩相關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
超聲引導下股神經阻滯的臨床觀察
導樂分娩中應用分娩球160例的臨床觀察
縮宮素引產與欣普貝生引產的剖宮產率與產后出血率探析
孕期健康教育對瘢痕子宮分娩方式影響的研究
我院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近5年的變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