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房屋建筑設計中的問題及措施

2015-10-21 17:16相力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年30期
關鍵詞:房屋建筑設計措施

相力

【摘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房屋建筑設計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些要求不單體現在對房屋建筑安全上,而且對房屋套內空間的舒適性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筆者根據多年工作經驗對房屋建筑設計應堅持的原則及設計中注意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個人對現階段房屋建筑設計的看法。

【關鍵詞】房屋;建筑設計;措施

1 房屋建筑設計中常見的問題

有的設計建筑住宅達不到一定采光標準規定,不能對使用功能要求或是使用不便達到滿足,常見的是住宅設計方面,房屋廚房及衛生間沒有直接的達到采光和自然通風;客廳的朝向不好,不能直接的進行采光,開門的洞門比較多,對人們的生活是一種干擾,使用起來不太方便。建筑物的長度過長,超過溫度變形的允許長度,沒有設立伸縮縫,造成建筑物的墻體產生一定的裂縫。在公共的建筑設計中,沒有對殘疾坡道或是專用的衛生間進行考慮。通道的高度不夠,尤其是樓梯底的高度不夠,室外防護欄桿的高度不夠,防止花盆處沒有采取防墜措施,外窗窗臺距樓面底板的高低于0.9m時,沒有設置防護設施,造成事故的發生。

安全出口或是疏散樓梯的數量、地下室出口設置不夠,不能嚴格的執行防火規范的規定。住宅設計有的衛生間直接開向起居室或是廚房,衛生間直接布置在下層住戶的臥室或是廚房的上層。部分的設計緊靠防火墻兩側的門及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能滿足高層民用建筑設計的防火規范。有的設計消防通道洞口的高寬不符合規范的要求。高層建筑的周圍沒有按照規定設置環形的防車道,也沒及時的采用防火墻隔開。

2.結構設計方面的常見問題

2.1地基與基礎設計

當前房屋建筑多以多層、高層為主,而高層建筑對基礎建筑的承載力有著高標準要求,建設單位必須在基礎建設之前對地基的地質情況進行測繪和勘察,地下水文和地層構造都要詳細測繪之后,準確無誤地進行承載力評估,才能根據實際地質情況進行建筑的基礎工程施工。一些施工單位在開工前并沒有地質詳勘報告,或者采用沒有參考價值的較大區域地質資料,甚至草率地根據地方單位提供的地基土容許承載力值進行地基基礎設計,其設計的安全可靠性極不穩定。地下水文地質情況復雜,在旱澇季節會呈現不同程度的地基浸濕,導致地基持力層腐蝕,基礎設計偏離實際,產生不均勻沉降。

在進行樁基礎施工時,為了節省開支就地取材,采用現場的填土進行壓實,并沒有對填土的成分進行分析和粒徑的測量,導致回填土壓實系數取用值不準確。高層建筑習慣采用深基坑建設,而對一些無地下室的低層、多層建筑也采用了深基坑建設,浪費了工程資源。在高杯基礎設計時,忽略了基礎粱兩端的擱置長度,一些門式支撐柱底部并沒有完全落于基礎梁上,造成受力不均勻。在條形基礎設計時,忽略了縱橫墻交叉處的處理,導致重疊部分容易發生斷裂。此外,地下室墻體的混凝土灌注需要加入適量的防水劑,以提高對地下水的防侵蝕能力。

2.2上部結構設計

從房屋結構的整體框架來看,一些建筑單位設計框架結構填充墻過長,超過了墻體承載力范圍,造成墻體開裂。超過4.8m的梁和6m的屋架需要特別處理才能不發生變形,有的單位忽視了對支撐面進行鋼筋混凝土墊塊的設置。一些房屋的構造柱設計達不到抗震要求,房屋的整體抗震能力有待加強。一些門窗上部沒有設置圈梁,造成墻體對門窗的壓力增大,會對門框和窗體造成擠壓變形。一些磚垛墻的承重力計算驗算不準確,導致強度不足,對樓板、樓體的承載力不足,產生了結構強度的不足,一些室內樓體荷載壓在鋼箭磚過粱之上,局部承載壓力不足。

2.3其他方面的問題

此外,建筑結構設計常見的問題還有建筑材料沒有標明等級和相關參數,沒有預留設備安裝洞,或者預留洞、預埋件不達標等。

3、建筑節能設計的對策

3.1采用節能技術和措施

把建筑節能工作的重點放在圍護結構保溫,推廣水源熱泵、地源熱泵等新技術,應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如現在江蘇地區低層和多層房屋都統一安裝了太陽能,而高層建筑則少有人嘗試,如果在高層建筑上為每戶安裝壁掛式外墻太陽能,則可以解決居民夏季洗澡及使用熱水問題,相比使用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節約的能源是很可觀的。此外,為了解決我們能源和環境的瓶頸,我們必須以實際的能耗數據為導向,以真正降低能源消耗為目標,開展建筑節能工作,從行為、管理、技術全方位落實,才能真正完成建筑節能重大任務。

3.2建筑朝向節能設計

朝向對能耗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正東向或正西向的房屋同正南的房屋相比,全年綜合耗電量大約增加20%。在住宅設計中,坐北朝南似乎已成為一種定律,戶戶朝南又是房產商的招牌售房口號,但這種做法不一定與當地的太陽入射角和主導風向存在因果關系,理想的日照方向有時恰恰是最不利的通風方向。朝向選擇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1)冬季能有適量并具有一定質量的陽光射入室內,炎熱季節盡量減少太陽直射室內和外墻面。

(2)夏季有良好的通風,冬季避免冷風吹襲。由于冬夏季太陽入射角的差別和朝夕日照陰影的變化,我們應利用合理的朝向,使建筑在夏季盡量避開南向烈日的炙烤,而冬季爭取盡可能多的溫暖陽光,使建筑獲得冬暖夏涼的宜人室內環境。

3.3住宅建筑外墻設計

近年來,隨著我國相關環保產業的大力發展,關于住宅的建筑節能材料也日趨多樣化。墻體型節能材料通過外墻外保溫技術,利用雙層聚苯保溫板,采用中空隔熱原理,在雙層聚苯保溫板和外掛玻璃幕墻間采用斷橋和充空氣夾層的手法來減少墻體結構的基本耗熱量并達到一定的室內保溫效果。目前市場上相關材料種類數量都相對較多,因此在選擇過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種材料的性能、價格、壽命等相關參數并結合具體實際,不能盲目選擇。新型的復合燒結墻體節能體系,可以生產出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強度、多功能的墻體材料。發展綠色制磚技術,合理利用現有資源,設置生活及建筑垃圾,使“無用”變“有用”,還能更好的保護不再生資源,起到增強墻體節能的作用。大力推廣節能型燒磚窯的研究和開發,提高技術設備水平,降低能耗,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結合不同地區的資源情況,制定符合本地區特點的墻體節能體系的研發和運行。

3.4組織好建筑物室內的通風設計

通風節能設計,不僅有利于改善住宅室內的空氣品質,滿足人體健康舒適的要求,還叫減少開空調的時間,降低建筑的能耗。因而在建筑群體總平面布置和單體設計時,考慮自然通風是十分必要的。自然通風最基本的動力是風壓和熱壓,建筑物正面迎風時,建筑物表面的阻擋會使其迎風而產生正壓區,氣流繞過建筑物各側面及背面,便會隨之形成負壓區,使得建筑迎風面和背風面產生壓力差,改善了自然通風的條件。

4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對建筑物的要求也逐漸增高,不只是對建筑物的美觀程度有一定的要求,也對建筑物的綠色環保節能及智能化有較高的需求,建筑方面相關的從業人員要對房屋建筑設計的方法進行不斷的探討,對先進的核心科技進行熟練的掌握,使建筑中科技智能化的含量加以提高。房屋建筑最主要的功能是供人們生活居住,因此,要處處體現出人文精神,并盡量的滿足人們對房屋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蔡杰,胡凡,孫巧麗.房屋建筑設計中的樁身自重問題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21).

[2]陳丙恒,車愷.房屋建筑設計的節能技術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6).

猜你喜歡
房屋建筑設計措施
解答排列組合問題的幾種常用措施
安東尼·高迪建筑設計研究
敘事思維下的建筑設計與表達
傳統建筑設計元素在現代商業建筑設計中的運用
會建造房屋的石蠶
求函數零點個數的措施
解答高中數學問題的幾個常用措施
劇院建筑設計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劇院
房屋漏水后的“奇觀”,實屬罕見
暴雨過后房屋滲漏,接水“神器”們責無旁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